合肥8月9日電 (儲瑋瑋 劉鴻鶴)今年上半年,安徽汽車產量達149.95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量73.09萬輛,雙雙位居全國第一,引外界關注。 「數字汽車以算法和數據為核心驅動,深度融合感知、計算、通信、控制、交互和服務架構,是具備智能、可進化能力的下一代汽車形態。」安徽省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建設戰略諮詢委員會執行秘書長、安徽省未來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創新中心主任任林傑9日在接受採訪時說。 7月1日,位於安徽省合肥市的一家汽車製造基地,機器人在造車流水線工作。 記者 儲瑋瑋 攝 任林傑介紹,數字汽車以整車物理結構為「硬體骨架」,以電子電氣架構為「神經中樞」,以數據為進化的「核心燃料」。「誰能在數字汽車物理結構、信息架構和數據系統方面率先實現革新和突破,就能掌握數字汽車發展主動權。」 目前,安徽集聚了7家整車企業,引育規上限上零部件企業3000餘家、後市場企業1700餘家。合肥長安汽車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認為,數字汽車是以智能駕駛為核心,具備高效交互體驗和服務的新型汽車產品形態。 7月1日,蔚來汽車創始人、董事長李斌在合肥接受採訪時說,汽車行業因智能電動汽車的浪潮,重新成為科技創新的制高點。智能電動汽車是信息技術、能源和汽車三個行業融合的創新產物。 2024年11月12日,工人在黃山市的一個汽車配件生產車間工作。 記者 韓蘇原 攝 7月下旬,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尹同躍在此間介紹說,2025年,奇瑞銷量將突破300萬輛、營業收入6000億元人民幣,衝刺全球汽車行業前十。未來,奇瑞將聚焦電動化、智能化、低碳化和全球化,並全面擁抱AI(人工智慧)。 在任林傑看來,汽車整車與零部件企業應是「魚水關係」,隨著AI技術發展,雙方界限會變模糊,應通過合作共同應對智能化、電動化帶來的挑戰與機遇。 「數位技術已成為貫穿汽車研發、生產、應用全生命周期的『創新催化劑』。」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總工程師葉盛基認為,全球汽車產業發展浪潮的背後,正是智能汽車生態對傳統汽車產業邏輯的助推升級:汽車不僅承載著交通工具的功能,而且是能持續升級的「移動終端」。 2024年10月1日,2024合肥國際新能源汽車展覽會吸引眾多消費者參加。 記者 韓蘇原 攝 任林傑強調,數位技術可以優化底盤控制、電驅動系統控制和通信體系,從而增強汽車的智能化和安全性。此外,它還貫穿於汽車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環節,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慧實現精準的產品定義和設計優化,有效縮短研發周期並降低成本。 儘管安徽汽車產業取得了顯著成績,但仍面臨挑戰。任林傑指出,產業規模日益龐大,這要求有關方面對創新技術的捕獲和研判需更加精準。地緣政治等因素也給汽車出海帶來一定困難。 「今後,安徽將聚焦整車產品創新和零部件供應鏈創新,以創新引領推動產業繼續保持領先。」任林傑說,安徽還將吸引全球研發和創新資源,與現有產業生態結合,共同打造產品、品牌和汽車文化。 任林傑對安徽汽車產業充滿信心,認為這裡將成為具有全球引領力的汽車產業集群。「未來,安徽產業集群將以汽車為核心母生態,連接飛行汽車、低空經濟、空天地一體化智慧交通、具身智慧機器人等泛產業集群。在母生態中,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AI、新能源等將得到廣泛應用。」他說。(完)
當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面對「高溫+暴雨」雙重挑戰,保障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和電力可靠供應至關重要。 「今年夏天,多地電力負荷屢創新高,高溫和強降雨疊加會增加設備故障風險,影響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華北電力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教授艾欣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要增強能源供應能力,確保煤炭、天然氣等燃料充足,各類支撐調節性電源盡開,提前制定極端天氣應急保障措施。 在河北,面對風、光等可再生能源發電具有間歇性等問題和不斷攀升的用電負荷,當地提前部署,制定了詳盡的迎峰度夏能源保供工作方案,從風險防控到資源調配,探索了一套上下一體的閉環管理運維系統。 在湖南,水電、火電、風電機組高效運行,光伏板廣泛分布,形成了「水電蓄能、火電穩供、新能源添力、外電入湘」的多維布局,構建起「水火風光氣」協同發力的能源保供體系。 火力發電運行平穩,受環境、氣候等不利因素影響較小,煤炭在能源保供中扮演著「壓艙石」和「穩定器」的角色。 安徽淮南是華東地區規模較大的能源基地,數百米深井下,採煤機正從煤壁開採出滾滾「烏金」;不遠處的潘集電廠,4臺66萬千瓦燃煤發電機組「火力全開」保障供電。 黃驊港是西煤東運南煤北運海上運輸的重要港口,船船「烏金」在這裡裝卸。據了解,7月該港完成煤炭進港1976.1萬噸,同比增長20%;完成煤炭裝船1942萬噸,同比增長16.5%,保障了迎峰度夏期間電煤供應。 「迎峰度夏以來,全國統調電廠煤炭庫存持續保持在2億噸以上,可用天數超過30天。」國家能源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近期,煤炭中長期合同價格和現貨價格均有不同程度回落,有效降低用能成本。 「今年迎峰度夏期間,電力區域供應不平衡的現象仍然存在,跨省輸電是解決該問題的有效手段。」艾欣表示,跨省輸電需求增加,優化電網結構至關重要,要推進電網智能化建設,增強電網「彈性」和自適應能力。 「保障能源供應可以避免停電等造成經濟損失,從而保證經濟社會穩定運行。在高溫天氣下,居民用電負荷佔比巨大,保障電力供應可以保障民生,同時也是檢驗能源體系韌性的重要指標。」艾欣說。 國家能源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將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和電力供需形勢,指導各地和電力企業充分做好機組穩發滿發、跨省跨區電力餘缺互濟,及時協調解決出現的問題,保障人民群眾清涼度夏用電需要,全力服務支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人民網記者 王紹紹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23954
74
2025-11-10 19:13
74816
73
2025-11-10 19:13
67421
52
2025-11-10 19:13
62785
91
2025-11-10 19:13
37654
93
2025-11-10 19:13
69548
56
2025-11-10 19:13
95327
79
2025-11-10 19:13
52978
71
2025-11-10 19:13
54697
16
2025-11-10 19:13
64781
82
2025-11-10 19:13
63287
38
2025-11-10 19:13
32869
64
2025-11-10 19:13
53167
57
2025-11-10 19:13
18672
34
2025-11-10 19:13
56149
86
2025-11-10 19:13
42596
35
2025-11-10 19:13
95214
28
2025-11-10 19:13
98672
26
2025-11-10 19:13
41327
78
2025-11-10 19:13
54378
39
2025-11-10 19:13
53872
35
2025-11-10 19:13
43796
84
2025-11-10 19:13
47163
26
2025-11-10 19:13
75341
71
2025-11-10 19:13
64359
76
2025-11-10 19:13
93856
52
2025-11-10 19:13
68514
39
2025-11-10 19:13
76841
23
2025-11-10 19:13
94517
48
2025-11-10 19:13
89714
97
2025-11-10 19:13
78952
45
2025-11-10 19:13
74129
53
2025-11-10 19:13
54863
16
2025-11-10 19:13
46712
76
2025-11-10 19:13
72548
31
2025-11-10 19:13
27985
68
2025-11-10 19:13
49153
85
2025-11-10 19:13
24381
52
2025-11-10 19:13
61832
81
2025-11-10 19:13
74852
64
2025-11-10 19:13
63817
43
2025-11-10 19:13
47659
16
2025-11-10 19:13
81453
96
2025-11-10 19:13
49287
94
2025-11-10 19:13
61589
92
2025-11-10 19:13
61942
78
2025-11-10 19:13
67523
16
2025-11-10 19:13
68421
63
2025-11-10 19:13
12369
72
2025-11-10 19:13
52491
64
2025-11-10 19:13
24168
19
2025-11-10 19:13
61478
26
2025-11-10 19:13
38947
94
2025-11-10 19:13
| 打开b站看直播 | 鲍鱼直播 |
| 咪咕直播 | |
| 蜜桃app | 蝶恋直播 |
| 直播全婐app免费 | |
| 色花堂直播 | 花蝴蝶app直播 |
| 伊人直播 | |
| 伊人app | 国外b站刺激战场直播app |
| b站刺激战场直播 | |
| 密桃直播 | 密桃直播 |
| 咪咕直播 | |
| 秀色直播 | 咪咕直播 |
| 贵妃直播 | |
| 春雨直播 | 凤凰网直播 |
| 看b站a8直播 | |
| 樱花直播nba | 免费直播行情网站大全 |
| love直播 | |
| 月夜直播在线观看 | 黄播 |
| 春雨直播全婐app免费 | |
| 小猫咪视频 | 柚子直播 |
| 夜月视频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