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品質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還老百姓藍天白雲、繁星閃爍。黨的十八大以來,大氣汙染治理跑出中國加速度,日益增多的藍天白雲,給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幸福感。今天(8月10日)的《感知生態之變》,讓我們一起來看這場「藍天保衛戰」帶來的變化。 霧霾少了 鋼鐵廠綠意蔥蔥 蕩鞦韆,餵大鵝,誰會想到,這是在邢臺的一家正在生產的鋼鐵廠裡。每到周末,大批遊客的到來讓廠門口的小超市都跟著紅火了起來。 超市店主 張紅云:飲料、冰棍,小朋友的玩具賣得可好了,以前我們這人都不願來,空氣都嗆人。 空氣,曾經是邢臺深深的痛。2013年,在全國74個重點監測城市中,邢臺排名倒數第一。 這是當時,環境監測衛星拍到的德龍鋼鐵廠,霧霾最嚴重的時候幾乎看不出廠區輪廓。而如今,卻是清晰可見,綠意蔥蔥。 鋼鐵行業的變化,只是中國打贏藍天保衛戰的一個縮影。 為了還藍天給百姓,國家相繼展開大氣汙染防治行動、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和空氣品質持續改善行動,2013年以來,重汙染天數減少超過90%,中國成為世界上空氣品質改善速度最快的國家。 藍天在增多 空氣中都是花草樹木的芬芳 藍天在增多,空氣裡的氣味也在發生著變化。清華大學研究團隊用嗅覺可視化技術,還原出了氣味的變遷過程。 清華大學未來實驗室嗅覺計算研究組群負責人 路奇:10年前我們經常能聞到煤煙味,這是PM10這種顆粒物的含量非常高。還有像燒焦的火柴頭味、消毒水味,這是屬於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含量很高。十年間,這些汙染物含量大幅下降。現在不僅聞不到這些難聞的氣味,同時我們在做實驗的過程中會越來越多地檢測到蒎烯、檸檬烯等化合物,這些是屬於花草樹木所散發出來的芬芳。 空天地一體化 上億條數據展現精準治理 氣味變遷的背後,是中國空氣治理越來越精準的腳步。 在北京,一張精密的空天地一體化「感知網絡」,將3000多條路網、20萬輛重型柴油車、2000多個工地、上千家涉氣企業納入監測,每天匯集上億條數據展開精準治理。 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大氣環境處處長 謝金開:這些年,北京PM2.5的年均濃度已經從每立方米近90微克下降到30.5微克,但是想再進一步改善,需要0.1微克、0.1微克地去摳,抓住每一點改善的可能性。 我們對339個城市十年間發布的空氣數據進行分析,發現每立方米空氣中的PM2.5減少了將近40%,隨之而來的,每個城市的藍天平均數增長了22天。 如今的中國,藍天白雲已不再是奢望,人們從天津的樓頂可以直接遙望北京CBD。在成都的家門口就能拍到200公裡外的雪山美景。各地公布的觀星點位比2016年增加了20倍。 北京市民:現在藍天白雲不是新鮮事了,要趕上霧霾天那才是新鮮事。 北京市民:原來就是看見藍天就想拍照,現在可不是了,有晚霞、彩虹,我們才拍照。空氣好了,我們審美都提高了。
8月11日電 據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網站消息,國家疾控局近日發布關於印發傳染病疫情預警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具體內容如下: 國家疾控局關於印發傳染病疫情預警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 國疾控監測發〔2025〕1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疾控局,中國疾控中心(中國預科院): 為規範開展傳染病疫情預警工作,我局制定了《傳染病疫情預警管理辦法(試行)》。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國家疾控局 2025年7月30日 傳染病疫情預警管理辦法(試行) 第一條 為規範和指導傳染病疫情預警工作,防範和化解傳染病疫情風險,預防傳染病對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危害,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傳染病疫情預警(以下簡稱預警)的形成、傳遞、應答和反饋。預警情形包括法定傳染病、新發傳染病、原因不明的傳染病以及其他重點傳染病等引發或可能引發的公共衛生風險,需要提醒可能受影響人群、相關部門或機構提前採取一定的防範準備措施。 第三條 傳染病疫情預警工作遵循生命至上、預防為主、依法管理、屬地負責、及時預警、行動導向的原則。 第四條 本辦法所稱預警包括健康風險提示、警示信息通報及預警決策建議。 (一)健康風險提示是指由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向公眾提示傳染病疫情風險,幫助公眾提高對傳染病的科學認識,引導採取必要、適當的防護措施,保護自身健康。 (二)警示信息通報是指由各級疾病預防控制部門向風險關聯部門、風險關聯地區和屬地醫療衛生機構,通報傳染病疫情風險信息,提示協同做好傳染病風險管控和疫情防控。 (三)預警決策建議是指各級疾病預防控制部門報請衛生健康部門,向本級人民政府提出的發布、調整、終止預警的決策建議。 第五條 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負責建立傳染病疫情預警工作制度,指導各級疾病預防控制部門開展傳染病疫情預警工作。省級及以下各級疾病預防控制部門應當落實傳染病疫情預警工作制度,負責建立健全本行政區域內傳染病疫情預警工作機制,指導本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下一級疾病預防控制部門規範開展傳染病疫情預警工作。根據風險評估結果,負責進行警示信息通報、報請衛生健康部門向同級人民政府提出預警決策建議。 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負責收集多渠道傳染病監測信息,開展傳染病監測信息分析和風險評估。按照風險評估的結果和工作需要,向公眾公布健康風險提示,向同級疾病預防控制部門提出警示信息通報、預警決策建議等建議。 第六條 各級疾病預防控制部門會同同級衛生健康、教育、民政、農業農村、海關、移民、林草等有關部門,以及毗鄰地區疾病預防控制部門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建立聯席會議和聯絡員制度,及時通報和會商傳染病監測信息、風險評估結果和措施建議,實現信息互通和預警聯動。 第七條 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收集多渠道傳染病監測信息,開展傳染病疫情風險評估,識別可能存在的公共衛生風險,評價疫情風險等級。風險等級分為極低風險、低風險、中風險、高風險四級。風險等級為低風險及以上的,形成健康風險提示,提出警示信息通報、預警決策建議等建議。風險等級為極低風險的,繼續做好常態化監測工作。 風險分級標準由國家疾控局另行組織制訂。 第八條 風險評估等級為低風險,需要公眾採取一定防護措施的,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向公眾公布健康風險提示。 健康風險提示可包括傳染病病原特徵、流行病學特點、主要臨床症狀、近期監測結果、防治要點、重點人群防護措施和公眾防護建議等。健康風險提示應當科學明了、通俗易懂,避免使用過於專業性語言,可通過各類渠道進行傳播。 第九條 風險評估等級為中風險,需要醫療衛生機構、風險關聯部門和地區採取一定專業防範措施的,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應當向同級疾病預防控制部門提出警示信息通報的建議,同步做好健康風險提示。 各級疾病預防控制部門收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建議後,應當及時會同相關部門綜合評價醫療秩序和經濟社會影響,確需進行警示信息通報的,應當及時向相關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下級疾病預防控制部門、屬地醫療機構,以及風險關聯部門和風險關聯地區疾病預防控制部門進行通報。警示信息可包括傳染病危害、影響範圍、發展趨勢等疫情情況,業務技術培訓、人員設備物資準備以及病例識別報告、重點機構健康管理、重點場所通風消毒、職業人群防護等措施建議。 警示信息通報應當保證時效性,以安全、內部的形式進行,並同時向屬地政府和上級疾病預防控制部門報告。疾病預防控制部門應當建立進行警示信息通報的工作流程。 第十條 風險評估等級為高風險,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應當在2小時內向同級疾病預防控制部門提出發布傳染病預警、依法採取預警措施的建議。 各級疾病預防控制部門收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建議後,應當組織多領域的風險評估專家組對本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風險評估結果進行論證,對傳染病疫情風險進行全面分析和綜合研判。確需人民政府發布預警的,疾病預防控制部門應當及時報請衛生健康部門向本級人民政府提出發布預警、依法採取相應預警措施的書面建議,同時報告上一級疾病預防控制、衛生健康部門。 第十一條 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指導接到預警的單位依法採取健康監測、減少聚集、加強防護、資源準備、培訓演練等疫情風險管控措施,配合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開展病例排查、疫情報告和會商研判等工作,消除或降低疫情發生擴散的風險。人民政府發布預警的,各單位應當依法落實預警措施。 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應當持續監測傳染病疫情發展趨勢,評估研判疫情及其風險的演變態勢,提供公共衛生專業支持。 第十二條 各級疾病預防控制部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應當加強風險溝通,主動收集公眾、醫療衛生機構、風險關聯部門預警應答情況,評估預警效果,發現沒有達到預期預警效果的,應再次預警。 第十三條 各級疾病預防控制部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依據疫情風險發展態勢,動態調整預警類型和內容。對於政府已向社會發布預警、根據疫情變化應當予以調整的,疾病預防控制部門提出預警調整建議,報請衛生健康部門報本級人民政府依法決定。 第十四條 傳染病疫情發展擴散、構成一般及以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各級疾病預防控制部門應當報請衛生健康部門,及時報告本級人民政府並提出應急響應建議,根據本級人民政府部署,依法採取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措施。 第十五條 各級疾病預防控制部門應當對本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健康風險提示,以及下級疾病預防控制部門的警示信息通報和預警決策建議加強指導,對發現的問題,應當予以督促調整。如果傳染病疫情未出現跨域擴散風險或風險等級未出現明顯變化的,原則上,上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不應對下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發布的健康風險提示進行重複預警。 各級疾病預防控制部門應當總結分析傳染病疫情預警經驗做法,不斷優化預警的形成、傳遞、應答和反饋機制,加強與應急響應協調聯動,實現預警工作的持續優化與改進。 第十六條 各級疾病預防控制部門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應當鼓勵和支持推動建立傳染病疫情預警指標閾值、疫情資料庫、算法模型庫,加強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技術研發應用,為實現多點觸發、智慧化預警提供支撐。 第十七條 各級疾病預防控制部門為傳染病疫情預警工作提供必要的人員經費、設備設施和制度保障,加強跨部門、跨機構互聯互通。依託已有信息系統和網絡基礎,建設或依託國家級、省統籌區域傳染病監測預警與應急指揮信息平臺,支撐預警業務需要。 第十八條 預警內容應當清晰準確、權威專業,注意保護個人信息,不得擅自發布,不得隨意編造和傳播。 第十九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27491
56
2025-11-14 13:37
54913
81
2025-11-14 13:37
49623
63
2025-11-14 13:37
83416
26
2025-11-14 13:37
28567
47
2025-11-14 13:37
82936
15
2025-11-14 13:37
36241
78
2025-11-14 13:37
76251
49
2025-11-14 13:37
76458
93
2025-11-14 13:37
74318
81
2025-11-14 13:37
21685
48
2025-11-14 13:37
92751
98
2025-11-14 13:37
38941
24
2025-11-14 13:37
15486
34
2025-11-14 13:37
89765
15
2025-11-14 13:37
74985
36
2025-11-14 13:37
64397
89
2025-11-14 13:37
36794
95
2025-11-14 13:37
15368
79
2025-11-14 13:37
65742
97
2025-11-14 13:37
83647
58
2025-11-14 13:37
94238
71
2025-11-14 13:37
15473
42
2025-11-14 13:37
31627
56
2025-11-14 13:37
32956
46
2025-11-14 13:37
35468
43
2025-11-14 13:37
32754
15
2025-11-14 13:37
67312
51
2025-11-14 13:37
38914
53
2025-11-14 13:37
86519
34
2025-11-14 13:37
43296
73
2025-11-14 13:37
51427
74
2025-11-14 13:37
16752
93
2025-11-14 13:37
83195
17
2025-11-14 13:37
71968
57
2025-11-14 13:37
81467
47
2025-11-14 13:37
95238
69
2025-11-14 13:37
35269
93
2025-11-14 13:37
67245
49
2025-11-14 13:37
24971
43
2025-11-14 13:37
57491
83
2025-11-14 13:37
89341
57
2025-11-14 13:37
19286
91
2025-11-14 13:37
69274
57
2025-11-14 13:37
39256
76
2025-11-14 13:37
65397
31
2025-11-14 13:37
74136
35
2025-11-14 13:37
67589
19
2025-11-14 13:37
28945
91
2025-11-14 13:37
57916
21
2025-11-14 13:37
76519
18
2025-11-14 13:37
69258
74
2025-11-14 13:37
| 直播全婐app免费 | 花瓣直播 |
| 海棠直播 | |
| 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 | 莲花直播 |
| 9i安装下载 | |
| 零点直播 | 趣播 |
| 大鱼直播 | |
| 海棠直播 | 零七直播 |
| 小k直播姬 | |
| 黑白直播 | 花瓣直播 |
| 青稞直播 | |
| 魅影视频 | 魅影5.3直播 |
| 私密直播全婐app免费 | |
| 就要直播 | 魅影看b站直播 |
| 香蕉直播 | |
| 嗨球直播 | 春雨直播安装包 |
| 比心直播 | |
| 嫦娥直播 | 绿茵直播 |
| 魅影直播 | |
| 绿茵直播 | 四季直播 |
| 蜜桃ap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