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8月8日電 (黃興鴻 趙雲星)雲南省昆明市宜良縣「宜品雲播」電商直播中心8日揭牌運營。該中心共七大功能區,旨在通過深度整合縣域電商人才與農產品供應鏈,推動該縣農特產品出滇,助力民眾增收,賦能鄉村振興。 地處滇中的宜良縣,素有「滇中糧倉」「花鄉水城」「烤鴨之鄉」等美譽。 8月8日,「宜品雲播」中心內琳琅滿目的農特產品。 黃興鴻 攝 為助力宜品出滇,2022年以來,中共宜良縣委統戰部在該縣城主要特色街區、餐飲酒店、鄉鎮(街道)以及鄉村旅遊景點開設27家線下「宜品良鋪」,10家線上銷售平臺,帶動「花、果、茶、鴨」系列農特產品銷售額累計達42億元。其中,優質蔬菜、非洲菊種苗、板慄等遠銷新加坡、泰國、越南、馬來西亞、緬甸等國家。 為進一步叫響「宜品良鋪」品牌及拓寬線上銷售渠道,促進產業增值、企業增效、民眾增收,中共宜良縣委統戰部發揮統一戰線獨特優勢,今年創新打造「宜品雲播」中心。 「宜品雲播」中心佔地7000平方米,分電商培訓、直播間、產品展示區、產品打包區、洽談區等七大功能區,深度聚焦農特產品數位化轉型,實現產品「產、供、播、銷」閉環。 記者在產品展示區看到,宜良鮮花餅、蜂蜜、板慄、大米、野生菌等農特產品琳琅滿目。 8月8日,嘉賓參觀「宜品雲播」中心。 黃興鴻 攝 趙煒是入駐「宜品雲播」中心的主播之一,他的另外一個身份是宜良縣新的社會階層人士。「2019年,我幫助媽媽做短視頻、直播帶貨等,生意越來越好,後來我也進行直播帶貨。」他介紹,2024年,母子倆直播銷售總額達1200萬元,產品除自家的牛乾巴、臘肉、香腸外,還有來自周邊多個州市的20餘種農特產品。他將繼續努力,貢獻「新」力量,尋找更多雲南優質農特產品銷售,帶動更多農戶實現增收。 中共宜良縣委統戰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匯聚統戰力量,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為「宜品雲播」中心對接更多市場資源,將其打造成為「宜品出滇」的重要窗口、推動宜良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引擎。(完)
6月24日下午,在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賀蘭縣金貴鎮保南村,36歲的「公益紅娘」馬英與村婦聯執委、入黨積極分子、青年志願者一行7人,照例開展每月兩次的入戶走訪。他們來到保南村七隊的村民家中,宣講移風易俗理念。 馬英是賀蘭縣金貴鎮去年招募的首批13名「持證上崗」公益紅娘之一。賀蘭縣婦聯主席徐曉慶介紹,為進一步推動移風易俗、倡導婚育新風、解決未婚青年婚戀難題,賀蘭縣分兩批次為全縣65個行政村和15個社區招募近100名「公益紅娘」。他們主要是村(社區)裡的基層青年幹部、網格員、信息員、返鄉就業青年,以及熱心村集體事務的村民。賀蘭縣婦聯為他們頒發了「公益紅娘」聘書。 這些「公益紅娘」活躍在各村(社區),發揮各自熟悉村情動態的優勢,向村民開展「倡導移風易俗抵制高價彩禮」宣傳,為適婚單身青年牽線搭橋,拓寬交友渠道,搭建溝通交流平臺;引導適婚青年樹立文明、科學、理性的婚戀觀、家庭觀,倡導「低彩禮」或「零彩禮」結婚;廣泛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規,引導村民爭做婚育新風的踐行者、優良家風家教的傳承者、文明鄉風的參與者。 馬英自2020年起在村裡擔任信息員,對村民情況比較了解。響應金貴鎮號召,她成為村裡首位「公益紅娘」,投身移風易俗工作,並於去年年底當選村婦聯主任。「很高興能擔任『公益紅娘』,引導村民們樹立文明務實的婚戀觀和家庭觀,為適婚青年『牽線搭橋』。」馬英說。 保南村現有1107戶居民,常住人口1100多人。馬英介紹,截至今年3月,全村有40多名未婚青年。長期以來村裡活躍著一男一女兩名「職業媒婆」,提供有償婚介服務,每促成一樁婚事,會從彩禮中抽取一定金額作為「謝媒禮」。他們雖然熟悉本地單身青年情況,但出於盈利目的,牽線時側重彩禮高低,而非雙方感情基礎。當地青年婚嫁彩禮曾一度接近20萬元,給不少家庭帶來沉重負擔。 擔任「公益紅娘」一年多,馬英感到,改變陳舊落後婚俗觀念的關鍵在於做通家長的思想工作。 起初,部分家長認為女兒婚事是家事,彩禮高低關乎「面子」。馬英和同事們耐心勸導:「如果男方因彩禮負債,女兒婚後日子也難過。不如降低彩禮,讓小兩口輕鬆過日子,還有能力孝敬雙方父母。」這一理念漸漸被村民們接受。經過持續努力,抵制高額彩禮、倡導移風易俗的理念已在保南村生根。 馬英介紹,目前保南村婚嫁彩禮普遍降至6.6萬元。許多女方家庭還會主動陪嫁汽車,幫助年輕人開啟新生活;越來越多男青年選擇就近在金貴鎮就業安家、購置婚房。一套80平方米的住房總價10萬多元,年輕人的結婚成本降低了,有了安居樂業的基礎。2024年5月以來,村「兩委」為8戶「零彩禮」「低彩禮」結婚的青年家庭,頒發「農村婚俗新風光榮證」。 保南村的婚俗之變,離不開產業發展帶來的底氣。近年來,當地通過發展露地蔬菜、設施溫棚蔬菜產業,建成涵蓋西北特色餐飲、牛羊肉銷售的便民集市,村民收入穩步提升。馬英說,隨著物質生活的改善,村民們逐漸認識到,幸福生活和彩禮多少沒有關係,勤儉務實的良好家風才是家庭長久和睦的根基。 馬英介紹,保南村婦聯今年持續加強對適婚青年的公益性婚戀服務,同時積極引導「職業媒婆」轉變觀念、共同參與移風易俗工作。保南村創新接地氣的工作方式,用村民易接受、聽得進、記得住的形式,讓移風易俗理念融入村民日常生活,不斷鞏固移風易俗成果。 64歲的譚雪琴是賀蘭縣洪廣鎮廣榮村婦聯執委。因家庭變故,她獨自將兩兒兩女撫養成人。她深知普通家庭養育孩子的艱辛,主動以低於5萬元的「低彩禮」送女兒出嫁。在她看來,「彩禮應該是兩個家庭幫扶一個新家庭,而不該是一個家庭『扶貧』另一個家庭」。 譚雪琴於去年5月申請成為全縣首批「公益紅娘」,不定期走進村裡的巾幗手工車間,通過「板凳故事分享會」,向婦女宣傳移風易俗、抵制高額彩禮的理念;她和其他「公益紅娘」共同解讀移風易俗政策,用當地方言創作表演小品《彩禮風波》、拍攝短視頻《彩禮》,引導村民多渠道了解並接受婚育新觀念。 今年2月底,得知鄰居魏宗禮之子魏剛剛和曹旭東之女曹婉瑜準備談婚論嫁,譚雪琴主動到曹旭東家,促成兩家以8萬元彩禮結親。隨後,曹旭東夫婦又將這筆彩禮以現金和添置生活用品的方式,贈予女兒。 曹旭東說:「我從未想過通過嫁女兒獲得錢財,把彩禮陪嫁給女兒,是希望孩子們成家後把日子過好。村裡有了『公益紅娘』是好事,能推動移風易俗,有助於形成文明婚嫁的好風氣。」 據團賀蘭縣委統計,今年1-3月,賀蘭縣青年婚嫁彩禮平均數額為7.02萬元,較往年大幅下降。今年以來,當地有17對新婚青年「零彩禮」結婚,65對新婚青年以低於8.5萬元的「低彩禮」結婚。 為嘉獎踐行文明新風的青年家庭,6月初,賀蘭縣婦聯聯合當地13家「愛心企業」,為全縣200戶「零彩禮」「低彩禮」結婚的青年家庭發放「禮遇卡」,可在當地餐飲、化妝品、家居、婚慶服務等門店,享受不同程度的消費優惠和專屬服務。 團賀蘭縣委書記邢冰表示,在積極培育「公益紅娘」團隊的同時,賀蘭縣團組織今年著力培育「鄉村勸導員」,組織他們通過開展主題團日、發放倡議書等形式,在青年中宣傳落實婚俗新風,鼓勵倡導「零彩禮」「低彩禮」;同時開展「彩禮新聲·青年有話說」訪談,放大青年榜樣的影響力、引領力。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焦敏龍來源:中國青年報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伊人直播网站 | 深夜直播 |
青柠直播 |
花蝴蝶app直播 | 曼城直播 |
就要直播 |
嫦娥直播 | 绿茵直播 |
成人免费直播 |
樱花直播nba | 打开b站看直播 |
花间直播 |
私密直播全婐app免费 | 美女直播app |
妖姬直播 |
伊人直播 | 比心直播 |
富贵直播 |
桃子直播 | 秀色直播app下载安装app |
荔枝直播 |
苹果直播 | 大鱼直播 |
浪花直播 |
黄播 | 黑白直播体育 |
花椒直播 |
小妲己直播 | 花儿直播 |
杏爱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