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斯穆特-霍利關稅法》開啟了一場全球貿易災難。近百年後,美國再次站在了類似的岔路口。8月7日午夜,美國對多個貿易夥伴加徵的新一輪關稅正式生效。根據總統川普籤署的行政令,數十個國家和地區被徵收10%-50%不等稅率,將美國整體關稅水平推至1935年以來的最高點。川普稱這些關稅為美國「賺來了數萬億美元」,並堅稱貿易協議正讓美國「再次富裕」。但從市場到學界,並沒有人為其政策背書。近期,三裡河就新一輪加徵關稅採訪了多名美國經濟學家。他們普遍認為,川普所犯的錯誤,比當年的《斯穆特-霍利關稅法》有過之而無不及。在他們看來,沒有人能在貿易戰中真正勝出。美國鮑爾州立大學經濟學教授麥可·希克斯對三裡河表示,這份加稅清單既沒有評估對國內經濟的影響,也未考慮美國的盟友關係或國家利益。惠譽評級首席經濟師布萊恩·庫爾頓稱,美國的有效關稅率上升至17%,這將是自1935年以來的最高水平,2024年時該數字僅為2.3%。彼時,在《斯穆特-霍利關稅法》的影響下,美國經濟非但沒有好轉,反而進一步陷入大蕭條。時任總統胡佛本意是保護本國產業,卻招致全球報復,從而重創美國和世界經濟,其負面影響甚至持續至二戰。「將川普的政策與當年類比,對胡佛政府反而不公。」希克斯強調,當今人們對關稅危害的認知遠勝上個世紀,因此,川普所犯的錯誤比當年更為嚴重。美國桑福德大學經濟學教授阿爾特·卡登也認為,川普正在犯與大蕭條時期同樣的錯誤。但不幸的是,這些錯誤在政治上很受歡迎。人們只關注肉眼可見的好處,卻忽視了難以察覺的成本。與關稅政策同步推進的,是一套以投資換取豁免的談判機制。多個國家和地區宣布巨額投資或採購承諾,以期換得較低稅率。韓國稱將在美投資3500億美元,歐盟則聲稱企業將投入至少6000億美元,日本也推出了5500億美元基金。希克斯認為,這些所謂的讓步多數本就存在,如今只是為安撫川普而刻意擺上檯面。此前許多聲勢浩大的投資承諾最後都化為泡影,因此本輪貿易談判,並不意味著美國贏得了勝利。現下,川普已經開啟了新的貿易競爭時代。卡登認為,新一輪加徵關稅意味著更高的物價、更少的商品和更大的資源浪費,直接削弱全球貿易效率。與此同時,美國對外善變並強硬的姿態,反向促進了其他國家間的橫向協作。就在同一天,中國海關總署公布今年前7個月外貿數據,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3.5%,對東協、歐盟、非洲、中亞等地的出口快速增長,對美出口的下滑被有效填補。這一數據被多家美國媒體形容為「打破預期」。希克斯警告,美國選擇對全球約98%的國家發動單邊貿易戰,這種反覆無常且怪異的關稅徵收方式將對供應鏈轉移產生重大影響。「即便關稅取消,許多企業也理所當然地認為美國是一個不穩定的經商之地。這無疑將損害美國的經濟以及我們與盟友的關係。」近百年前,美國用關稅築起壁壘,也拉開了全球衰退的序幕。百年之後,代價或許更加高昂。(「三裡河」工作室)
北京8月13日電 (記者 應妮)如何看待醫學的理性與非理性?為何醫學發達的現代社會卻容易引發健康焦慮?「當醫學遇見『非理性』」——「醫學文化史」系列新書分享會暨跨學科對話日前在京舉行,來自醫學界和文化界的知名專家、作家進行了深入探討。 對話會現場。 人民文學出版社供圖 人民文學出版社副總編輯孔令燕介紹,「醫學文化史」系列源自英國著名醫學史家、倫敦大學學院醫學史中心榮譽教授羅傑·庫特的宏大構想,由全球五十五位頂尖學者耗時八年撰寫,是首次系統梳理醫學文化史的開創性著作。2021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引進該系列,歷經五年翻譯與編輯,現已出版《醫學文化史:古代卷》《醫學文化史:中世紀卷》《醫學文化史:文藝復興卷》《醫學文化史:啟蒙時代卷》四冊,後兩冊《醫學文化史:帝國時代卷》《醫學文化史:現代卷》將於近期面世。 北京大學醫學史研究中心主任、「醫學文化史」系列譯叢主編張大慶指出,20世紀60年代「病人權力運動」催生了醫學史研究的重大轉向:從醫生主導的「自上而下」專業史研究,發展為融合患者視角的「自下而上」文化史研究。這一轉變使得普通人的醫療體驗和健康觀念進入學術視野,醫學史研究不再僅是醫學專業人士的領域,更多人文學者開始參與其中。面對醫學與文化的雙重複雜性,該叢書突破傳統通史體例,創造性採用環境、食物、疾病、經驗等八個主題貫穿各卷,全面涵蓋醫療健康領域的核心議題。該書價值在於揭示了醫學發展始終與文化演進緊密交織,通過呈現不同歷史時期人們對疾病的理解和治療實踐,幫助讀者認識到現代醫學觀念的歷史相對性,從而更理性地看待當代醫學的成就與局限。 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李敬澤從文學視角解讀醫學的文化屬性,認為醫學從來就是文化的一部分,涉及人對身體和生命的自我想像,「即使今天,我們的身體也並非完全交給理性和醫學」。面對現代醫學的局限性,他提出自己的理解:醫學始終面臨「可怕的絕對」,即某些疾病無法治癒、生命必然終結的終極命題。這使得醫學註定無法完全理性化,必須保留對非理性維度的包容。他認為「醫學文化史」系列圖書的價值正在於呈現這種張力:既包含有趣的「無用知識」,展示古人「奇怪」的治療方法,更以此為認知鏡鑑,幫助我們理解醫學發展的文化語境。他倡導寬容的醫學觀,即現代人應當接納理性治療與傳統經驗的共存,這種開放態度,恰恰體現了對醫學文化本質的深刻把握——它永遠是人類認識自我、應對生死這一永恆命題的文化實踐。 「醫學文化史」系列圖書書影。 人民文學出版社供圖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副院長石川引用特魯多醫生墓志銘「醫學有時是治癒,常常是幫助,總是去安慰」,強調醫生需破除「萬能幻覺」,既要保持悲憫之心又要接受醫學的局限性。「例如對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及精神疾病而言,醫學更多是在尋求最佳管理方案而非徹底治癒。」他還從臨床實踐出發,分享了精神醫學發展中的文化啟示,重點剖析了精神醫學的特殊性——從希波克拉底的"黑膽汁"理論到中世紀的"驅魔"實踐,精神疾病認知始終與文化觀念緊密交織。 在對話中,張大慶還指出,當代醫學面臨一個顯著悖論:隨著檢測技術日益精密,人們發現的「異常指標」越來越多,但真正的健康感受卻可能不升反降。他以甲狀腺結節為例,現代儀器的高敏感性使得幾乎人人都有結節,但這種過度診斷反而可能引發健康焦慮,形成「健康主義悖論」——越是追求絕對健康,越容易陷入對健康的持續擔憂中。 這一現象背後是深刻的文化變遷。李敬澤指出,現代社會塑造了一種「絕對健康」的幻象,將健康異化為對各項指標的機械追求。「當人們用這種完美主義標準審視自身時,反而會陷入持續的不健康感。」他認為這種現象在臨床上表現為「疑病症」的增多,以及患者症狀描述的日益複雜化——文化水平越高、表達能力越強的患者,其症狀主訴往往越豐富多元。(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橘子直播 | 夜月视频直播 |
花椒直播 |
97播播 | 柚子直播 |
妲己直播 |
荔枝直播 | 快猫 |
九球直播 |
五楼直播 | 美女直播app |
免费直播行情网站大全 |
520直播 | 花椒直播 |
花儿直播 |
黄播 | 秀色直播app下载安装app |
巧克力直播 |
69美女直播 | 绿茵直播 |
520直播 |
西甲直播 | 婬色直播 |
浪花直播 |
凤凰网直播 | 蜜疯直播 |
零点直播 |
奇秀直播 | 五楼直播 |
荔枝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