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昌吉8月12日電 題:十年蛻變:醫療援疆傳幫帶 「輸血」變「造血」 作者 劉遠 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昌吉分院主樓內,寬敞明亮,各診療區呈魚骨狀隱入走廊盲端,既保證私密性又減少擁堵。腫瘤防治中心前,20餘位首席專家名冊依次排布,呈現出聯合診治模式。內窺鏡中心正迎來新儀器,全流水線可追溯系統支持患者便捷地進行各類內窺鏡檢查。 「10年前,我們是昌吉市醫院中的倒數。」昌吉分院黨委書記、副院長熊健回憶道。 如今,該院在政府的支持及40餘位援疆專家的幫助下,已具備準三級醫院的技術水平。其年門診就診數量由10年前的20萬人次提升至70萬人次,年手術數量由2000臺提升至12000臺。 「以前學技術靠外出進修,鍛鍊機會少。現在在本地就可向援疆專家學習先進設備、手術操作技術。」熊健說。 當前,該院正打造「傳幫帶」模式,通過臨床帶教、技能實訓、選派當地醫生到福建泉州進修,給予醫生更多動手機會,幫助醫生熟練掌握技術。目前醫院累積帶教已超200人次。 呼吸科與危重醫學科主治醫師林洪盛來自福建省泉州市第一醫院,是2024年底來到昌吉的援疆醫生,他幫助昌吉分院的支氣管內窺鏡檢查轉為「無痛」模式。 「麻藥影響呼吸系統。對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的患者來說無痛檢查的併發症最是棘手」,林洪盛解釋道,以往屬地醫生未開展過該項目,缺乏應對相關情況的經驗,難以邁出第一步,「我正好有應對突發狀況的經驗,可為其提供技術支持」。 目前,該院已實現無痛支氣管內窺鏡檢查的全覆蓋,病人接受度更高,每月可接診約50例患者。 「讓技術留下來最重要。」不到一年時間,林洪盛已帶教了8位醫生,在他看來,讓更多當地醫生掌握使用先進設備的能力,才能更好服務患者。 8月11日,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昌吉分院黨委書記、副院長熊健向來訪者介紹腫瘤防治專家團隊。劉遠 攝 在對口援疆政策支持下,昌吉分院正以「精準化、組團式」為核心思路,優先攻堅腫瘤防治,同步推進神經、心血管學科建設,輔以血液淨化等配套服務。 「腫瘤、神經、心血管疾病是致病、致殘、致死率最高的三種疾病。」熊健稱,「將三者作為重點建設學科,就是把援疆資源用在刀刃上,更好解決本地百姓急難愁盼。」 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昌吉分院目前是新疆唯一一家設有放療科的縣級醫院。在福建援疆泉州分指揮部的支持下,該科室於2021年開始籌建,先後投入370萬元人民幣援疆資金用於機房提升改造,於2024年11月正式成立並開機運行。 腫瘤醫學中心腫瘤科主任江連發來自福建省安溪縣醫院,他憑藉自己多年的經驗,幫助提升昌吉分院腫瘤防治中心的醫療水平與服務質量。 江連發所在的科室採用調強放射治療(IMRT)和容積旋轉調強放射治療(VMAT)等高精尖放療技術對患者進行醫治。他介紹道:「這種治療方式靶區更小、放療更精準、正常組織保護得更好,能極大程度減輕患者痛苦,減少併發症。」 江連發說,醫院放療科自去年開科以來,已收治患者80人。「作為援疆醫生,要秉持從『輸血』到『造血』的理念,發揮好『傳幫帶』作用,幫助把科室醫生培養成當地醫院能獨立完成放療全流程的骨幹力量。」(完)
台州8月4日電(傅飛揚 元萌)一條老街,如同貫穿古今的基因鏈,牽動著一座城市的脈搏。如今,在浙江台州,越來越多的老街「圈粉」市民遊客,成為文旅產業發展「新寵」。 頂層設計賦能 台州溫嶺市的坊下街,一直以來承載著當地人的記憶與鄉愁。2024年底,一場聚焦老街復興的協商懇談會,開啟了坊下街有機更新的序幕。 懇談會上,民眾代表、政協委員、專家學者等圍繞坊下街區文化場館項目規劃和建築設計方案建言獻策。最終,多方達成共識,要做好「頂層設計」,更要下好「繡花功夫」,打破「千街一面」的同質化文旅體驗,讓坊下街成為當地獨具特色的消費集聚地。 今年3月,溫嶺坊下街市級文物修繕工程啟動,在保留小南門城門、林家裡、姚家裡、息廬等傳統建築格局的同時,因地制宜完善功能布局,讓「老底子」街區煥發新活力。 近年來,在台州路橋區,十裡長街(二期)成為城市提質煥新的亮麗風景。它的蝶變,與「頂層設計」密不可分。 路橋十裡長街風光。元萌供圖 2024年4月,路橋區舊改辦與路橋區社發集團完成運營管理權交接,開展大商圈管理辦公室實體化運作。十裡長街振興領導小組、十裡長街大商圈協調機制等,自上而下協同聯動,為長街運營管理保駕護航。 在現狀調研與大量文獻研究基礎上,當地對十裡長街的空間格局、街巷肌理進行梳理,打開「水街一體」發展空間。如今,十裡長街保留了近三分之一的原住民生活,重塑河街相伴的典型水鄉風貌,使市井煙火、鄉愁滋味與現代城市交相輝映。 賡續老街文脈 在台州,和合文化、宋韻文化、商貿文化等多元文化場景,塑造出老街獨特的文化韻味與煙火氣息。 城市化浪潮下,地處台州黃巖老城核心區域的司廳巷、東禪巷裡豐富的歷史遺存,在歲月侵蝕下不復光彩。如何以「新舊共生」的創新理念,探索古巷的文化傳承新路,成為城市規劃者與當地居民共同關心的問題。 為此,當地深入挖掘司廳巷、東禪巷的深厚文脈,從文化基因解碼的角度出發,把士紳文化、商賈精神等元素轉化為可感知的文化符號,將歷史遺存與現代生活場景有機融合。 今年6月,黃巖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發布《黃巖區東城街道司廳巷、東禪巷街區有機更新實施方案》,用「繡花功夫」修復歷史建築,同時植入文化創意、社區服務等功能,實現歷史與現代的融合。 在路橋十裡長街,主題文化街區、主題文化館和主題文化店蓬勃發展,構建了屬於長街的「主題文化矩陣」。2024年底,十裡長街入選浙江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主題街區。 今年,台州非遺百工館的開放,則進一步推動路橋實現「歷史活起來、文化動起來、城市亮起來」的願景。該館以「活態傳承」為核心理念,集非遺展示、技藝體驗、創意研發於一體。 「我們接手老街運營後,到各地走訪調研非遺業態,發現杭州手工藝活態館在非遺方面做得很好,就主動聯繫負責這個項目的文旅公司對接資源。」路橋區社發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從傳統百工到現代製造,遊客可在館內一站式讀懂台州非遺的前世今生。 激活新興業態 一條老街,如何激活新興業態,開啟文旅發展的高光時刻? 入選第四批國家級旅遊休閒街區的臨海紫陽街,趕上了縣域旅遊熱的風口——2024年,紫陽街所在的台州府城文化旅遊區接待遊客2345萬人次,直接帶動文旅消費約85.31億元。 如今的紫陽街,秉持「遠悅近來、主客共享」理念,開枝散葉出文藝賦美、文化夜遊、國風快閃等文旅新業態,打造年輕人喜聞樂見的「生活圈」。 近日,紫陽街上的實景演出。元萌供圖 走進位於紫陽街的大書場茶館,桌邊總是坐滿了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戲臺上,評書表演藝術家一襲長衫,手執醒木,將戚繼光抗倭的故事娓娓道來。 現場,年輕觀眾佔了八成以上。在該茶館負責人李晨晨看來,年輕人是傳統文化傳承的主力軍,他們針對這一群體加入了變臉、微情景劇等更具互動感的表演,還推出了以朱自清作品為靈感的「匆匆」「荷塘月色」等人文茶飲。 位於台州椒江區的葭沚老街則創新「日夜潮玩」遊覽模式與文旅消費場景,致力於打造新一代「城市會客廳」——葭沚老街新推出「主理人街區」項目,吸引有想法、有創意的年輕化業態落戶,為老街注入澎湃生命力。 以活躍的產業經濟、高度的人口集聚、優質的旅遊資源、堅實的文化基礎為依託,文商旅創新融合……放眼台州,一條條老街正不斷煥發新活力。(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小狐狸直播 | 深夜直播 |
妖姬直播 |
九球直播 | 樱桃直播 |
秀色直播 |
伊人app | 抖音成人版 |
奇秀直播 |
伊人直播网站 | 直播黄台app凤蝶 |
凤蝶直播 |
打开b站看直播 | 莲花直播 |
免费播放片色情a片 |
夜月视频直播 | 河豚直播 |
仙凡直播 |
大鱼直播 | 贵妃直播 |
秀色直播app下载 |
月夜直播 | 香蕉直播 |
六月直播 |
糖果直播 | 桃子直播 |
奇秀直播 |
大鱼直播 | 凤凰网直播 |
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