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8月7日電 (記者 蔡敏婕)今年是人民音樂家冼星海誕辰120周年。哈薩克斯坦音樂家拜卡達莫夫之女拜卡達莫娃7日把一批冼星海相關物品捐贈給廣州番禺。她希望通過這次捐贈,能夠讓這份友誼在新時代繼續延續下去,成為哈中兩國人民友好往來的新起點。 拜卡達莫娃向廣州番禺捐贈冼星海珍貴物品。廣州市番禺區人民政府 供圖 80多年前,冼星海在哈薩克斯坦與音樂家拜卡達莫夫結下深厚友誼,共同創作交響詩《阿曼蓋爾達》,這段友誼成為中哈友好交往的重要歷史見證。 7日當天,拜卡達莫娃帶著家族珍藏的冼星海珍貴的相關物品,包括鋼琴家座椅、訪問冊、泛黃的家庭檔案、通信手稿、回憶記錄,以及冼星海在哈期間創作的手稿與影像出現在捐贈儀式上,並分享這些藏品的背後故事。 「這把鋼琴座椅是冼星海和我父親拜卡達莫夫共同使用過的。」1938年,拜卡達莫夫被學校授予「優秀教師」稱號,並獲贈一架鋼琴。「我的父親和冼星海先生經常使用這個凳子,他們坐在上面演奏音樂,或進行創作。所以我稱呼這個凳子為『友誼之凳』,它見證了兩位音樂家的創作過程。」拜卡達莫娃表示。 在這些捐贈物品中有不少檔案資料,記錄了冼星海在莫斯科的經歷、在阿拉木圖的故事。 「冼星海是中國人民心中偉大的音樂家,他也備受我們哈薩克斯坦人民歡迎。作為和他有親密聯繫的家庭,我們有責任去搜集、整理他的事跡,從而讓更多人知道。」如今拜卡達莫娃把這份珍貴的檔案交給番禺,希望冼星海的事跡和精神被更多人了解並傳承。 「冼星海有諸多抗日救亡作品,曾鼓舞無數人奮起抗爭,這些作品裡有我們共同的歷史記憶。」拜卡達莫娃還表示,番禺作為冼星海的故鄉,是這些珍貴物品最應歸屬的地方,「他的根在這裡,關於他的記憶也該回到這裡。」 她希望番禺人民能透過這些物品,更真切地感受到他的才華與精神,「現在,我把這份責任傳遞給番禺人民。相信在這裡,這些故事能繼續傳遞善意與力量,就像當年父親幫助星海那樣。」(完)
崔志偉,1987年生,中共黨員,工程師,現任中建二局河北分公司雄東片區A單元安置房及配套設施項目項目書記。自2012年投身建築行業以來,他已在施工一線堅守12年,足跡遍布運城、石家莊、深州、雄安新區等地,參與建設多個重點項目,榮獲公司 「敬業模範」 等榮譽表彰。雄東片區A單元安置房及配套設施項目,肩負著雄安新區高鐵樞紐周邊居民搬遷的重要使命,是中建二局河北分公司在雄安新區的開篇之作,更是企業踐行國家發展戰略、助力新區建設的生動實踐。該項目工程體量大、工期緊張、施工標準嚴苛。圓滿完成建設目標,既是必須完成的政治任務,也是企業義不容辭的使命。懷揣這份責任,2020年7月,崔志偉主動請纓奔赴雄安,與項目團隊一道,在那片荒草叢生的「沼澤地」裡,開啟了艱苦卓絕的初期攻堅。「外協部長」—— 衣食住行的拓荒者初到雄安,項目團隊一度手足無措,而歷經多個項目磨礪的崔志偉,早已做好「從零開始」的準備。作為項目「對外協調」負責人,他首要任務是選定管理人員的住宿與辦公區域。「近一點、大一點,能辦公能睡覺就行」,標準雖不高,但對初來乍到、人地兩生的崔志偉而言,並非易事。那些天,他對著地圖反覆研究,跑遍周邊村落,翻遍通訊錄,打遍聯繫電話。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在項目場地附近的小步村找到一家廢舊工廠,經過五天的水電網絡改造,項目部終於「安營紮寨」。解決了吃住問題,真正的挑戰才剛剛拉開序幕。施工場地水系發達,荒草長得比人還高,身高一米八的崔志偉走進去都不見蹤影。「這裡離白洋澱近,土地鬆軟,荒郊野外手機信號也差,剛開始同事們到現場測量,都得穿雨鞋、拿對講機,不敢往深處走。」崔志偉回憶道。道路是最急需解決的難題。找準關鍵後,崔志偉不辭辛勞,多次登門拜訪,想方設法與相關部門和村民溝通協調,最終贏得了地方政府和村民的信任與支持,順利辦下各類證件,開墾了荒地,安裝了信號基站,接入了村民的灌溉用水,為項目順利進場施工築牢了根基。「工地大喇叭」—— 質量進度的守護者雄東安置房項目作為雄安新區當前任務最緊迫、關注度最高的重大民生工程之一,其施工進度時刻牽動著每一位回遷百姓的心。2021年8月,經過施工團隊一年的奮戰,項目如期實現全面封頂。那一刻,崔志偉深感肩上的擔子更重了。一方面,要加強外部對接,保障工期履約,確保居民如期入住;另一方面,更要堅守住房品質,為回遷百姓打造「幸福安居」的家園。這份沉甸甸的責任,反而激發了他更強的動力。崔志偉深知,項目從規劃、建設到運維,每一個工藝細節都嚴格遵循國內最高標準,容不得半點馬虎。因此,無論後勤工作多繁忙,他每天都會擠出時間到施工現場巡查。同時,崔志偉號召項目班子成員帶頭組建黨員志願服務隊,劃分責任區,全力保工期、抓安全、強質量。他還多次在施工現場組織「工地開放日」活動,邀請業主走進工地,親自向參觀群眾講解他們的「未來新居」,看著前來參觀的新區群眾臉上洋溢的幸福笑容,崔志偉覺得一切付出都值得。「為了讓回遷村民全程安心,我們定期邀請他們來現場監工,耐心講解現場安全文明施工、各工程分區、智慧展廳等內容,還通過『VR看新房』等方式,讓新區百姓零距離感受『未來新居』的品質。」崔志偉介紹說。「後勤書記」—— 團隊精神的塑造者在項目一線堅守十多年,崔志偉深知工程人的艱辛。他常說:「我多忙點、累點沒關係,只要能最大限度提升職工群眾的幸福感,就值了。」自雄東安置房項目組建以來,管理團隊最多時達100多人,建設高峰期有5000餘名工人。面對如此龐大的建設團隊,崔志偉始終將職工關愛放在心上、落實在行動上。他每月組織項目管理人員「生日會」,為員工加油鼓勁、送上祝福;牽頭開展新員工「百日成才」成長計劃,號召項目領導班子與新員工籤訂「導師帶徒」協議,培養了一批又一批青年項目人才……此外,他還帶領黨員志願服務隊,組織農民工工友接種疫苗、進行核酸檢測,嚴格落實防疫措施,守護工友身心健康;搭建「工人大舞臺」,豐富工友業餘生活;設立信訪接待室,確保每一位工友的訴求都能得到妥善解決。「人心齊,不扯皮」,這條標語懸掛在雄東安置房項目部最醒目的位置,既是對項目職工最有力的號召,也是這支年輕團隊精神風貌的真實寫照。2021年3月,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心連心」藝術團「奮進新時代 築夢未來城」慰問演出活動走進雄安新區建設一線,並在雄東安置房項目錄製節目。崔志偉帶領項目團隊全力協助,充分展現了雄安建築工地的建設風貌和建築工人的精神風採,為雄安建設者和當地群眾獻上了一場精彩的文化盛宴。河北雄安新區宣傳網信局專門發來感謝信,高度肯定項目團隊從新區大局出發,立足崗位、擔當使命、精益求精、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2022年8月26日,雄東片區A單元安置房項目首批交付儀式隆重舉行。看著即將搬進新家的居民們來來往往,崔志偉百感交集。四年多來,他親眼見證了雄東這片土地日新月異的變化;他用熾熱的匠心,守護著這項偉大時代的民生工程,書寫著雄安新區百姓的幸福安居夢。(李曉天)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深夜直播 | 看少妇全黄a片直播 |
少女6夜半直播nba |
魅影直播间 | 魅影5.3直播 |
婬色直播 |
魅影直播游客免登录 | 魅影直播间 |
蜜疯直播 |
伊人直播网站 | 嗨球直播 |
花间直播 |
魅影5.3直播 | 六月直播 |
抖音成人版 |
love直播 | 黄播 |
花儿直播 |
520直播 | 青草直播 |
香蕉直播 |
秀色直播app下载安装app | 成人性做爰直播 |
成人抖阴 |
520直播 | 青草直播 |
鲍鱼直播 |
妖姬直播 | 春雨app直播免费看 |
花间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