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濰坊虞河沿岸, 夏來綠蔭匝地, 坐落其間的國際和平主題公園, 引市民遊客徜徉納涼。 緊鄰公園的濰縣西方僑民集中營舊址, 被和平元素包裹著, 和平鍾、和平廣場、「和平·友誼」紀念碑…… 這片土地為何如此熱愛「和平」? 一切要從80多年前的那場戰爭說起。 虞河沿岸的國際和平主題公園。濰坊市奎文區委宣傳部供圖 從戰火硝煙中開出「和平之花」 1942年至1945年, 太平洋戰爭的硝煙, 波及遠在萬裡之外的濰縣小城。 為限制在華同盟國僑民自由, 日本在山東設立濰縣西方僑民集中營, 將20多個國家的2000餘名西方僑民關押於此, 以歐美人士居多,包括兒童327名。 民眾在濰縣西方僑民集中營舊址博物館參觀西方僑民集中營專題展覽。梁犇 攝 一時間, 原為西方傳教場所的樂道院, 變成陰森牢獄, 遍布電網、壕溝、塔樓, 還有不斷橫掃的探照燈和機關槍。 這是當時中國單體最大的西方僑民集中營。 美國第二任駐華大使恆安石、山東大學堂總教習赫士、英國奧運冠軍李愛銳等知名人士, 都曾被囚於此。 囚禁西方僑民的濰縣集中營。濰縣西方僑民集中營舊址博物館供圖 現今的濰縣西方僑民集中營舊址。梁犇 攝 其間, 生活在集中營周遭的中國民眾, 冒著生命危險, 向西方僑民伸出援手。 他們輸送物資、捐贈善款, 甚至充當「情報員」, 幫助僑民出逃…… 深厚情誼跨越高牆結下。 逃出集中營的人員與救助過他們的中國民眾合影。濰縣西方僑民集中營舊址博物館供圖 如今, 舊址上建起留存歷史記憶的博物館, 7座遺址建築巍然屹立, 一批批僑民及後代前來觀瞻。 他們帶著共同的記憶而來, 也懷著共同的心願。 2015年8月,倖存者帶著後代重回濰縣西方僑民集中營舊址。曾潔 攝 置身博物館, 文物、史料及口述資料等向觀者 講述集中營的苦難生活, 揭露法西斯的累累惡行。 在「數智魔鏡元宇宙項目」體驗區, 戴上VR設備, 觀眾恍入集中營, 親睹在這裡發生的故事。 民眾在濰縣西方僑民集中營舊址博物館體驗數智魔鏡元宇宙項目。梁犇 攝 當下, 這片遺址撫平戰爭的創傷, 在更廣泛的範圍倡導和平。 舉辦海外展覽、開展中英聯合接力跑、 創設「橄欖枝」志願服務項目…… 博物館開出「和平之花」, 教育青年一代銘記歷史、珍視和平, 也如一座橋梁,連接中外友誼。 2024年9月,2024年國際和平日紀念活動在濰坊舉行。中外嘉賓參觀濰縣西方僑民集中營舊址博物館。梁犇 攝 於城市肌理中刻入和平基因 濰縣西方僑民集中營舊址之外, 濰坊還擁有坊子德日建築群、英國菸草公司舊址、二十裡堡火車站等和平文化地標, 和平基因深植城市肌理。 2021年2月3日, 濰坊成為全球第308座「國際和平城市」, 是繼南京後中國的第二座。 濰縣西方僑民集中營舊址旁的和平廣場和紀念碑。梁犇 攝 在這裡, 曾經的英國菸草公司「蝶變」重生, 變身1532文化產業園。 昔日老廠房、老倉庫煥新迎客, 演唱會、音樂會、藝術展等輪番「上新」。 市民遊客、研學團隊紛至沓來, 在觸摸歷史中感悟和平珍貴。 孩童在1532文化產業園遊玩。濰坊市奎文區委宣傳部供圖 在這裡, 坊子德日建築群是歷史的容器, 憑藉獨有的年代感, 成為年代劇的「天然攝影棚」。 電視劇《南來北往》在坊茨小鎮取景熱演, 吸引劇迷、遊客「跟著影視來旅行」, 側耳傾聽百年小鎮的歷史低語。 坊茨小鎮。濰坊市坊子區委宣傳部供圖 在這裡, 風箏一線牽, 四海情相連。 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風箏運動員、愛好者, 相聚國際風箏會交流「箏」技, 為和平友誼增添新註腳。 濰坊用一根根風箏線, 編織國際「朋友圈」, 串起和平故事。 濰坊國際風箏會吸引中外風箏愛好者同場競技。 梁犇 攝 在這裡, 中小學開「和平教育課程」, 孩子們用稚嫩畫筆勾勒和諧世界; 高等院校建和平學研究院, 跨學科探究和平與發展現實問題; 社區鄉村將和合文化嵌入基層治理, 民眾樂享鄰裡和諧、家庭和美生活 …… 和平交響蕩漾城市每個角落。 濰坊市實驗小學開設和平教育課程。濰坊市教育局供圖 在和平實踐中塑造活力之城 和平與發展是緊密相連的「孿生兄弟」。 在創建和平城市中, 濰坊打開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釋放澎湃「新潮」與蓬勃活力。 濰河大橋之夜。濰坊市政府新聞辦供圖 這裡製造產業「當家」, 總量約佔山東1/10、全國1/100, 集聚形成動力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 食品工業、高端化工4個千億級產業集群。 濰柴、歌爾、豪邁等一批企業遐邇聞名, 以「智造」撬動「製造」。 山東重工集團濰柴高端發動機數位化工廠。濰柴集團供圖 這裡現代農業「支稜」, 包攬全國「米袋子」「菜籃子」「果盤子」, 以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新技術, 建設智慧大棚、數字家庭農場。 「蔬菜標準」輸向全國27個省區, 壽光蔬菜、安丘大蔥、昌樂西瓜等農產品叫響全國。 今年3月,AI機器狗「旺財」在濰坊壽光現代農業高新技術試驗示範基地大棚內巡檢蔬菜病蟲害情況。周藝偉 攝 這裡文旅消費「滾燙」, 從民俗文化新體驗到購物街區新場景, 從餐飲門店煙火氣到音樂演唱掀熱潮, 處處躍動青春倩影。 年輕靈魂玩轉「白加黑」, 激活城市「流量密碼」。 2025濰坊風箏嘉年華「箏箏日上 青春飛揚」群星演唱會舉辦現場。濰坊市文旅局供圖 這裡對外姿態開放, 海陸空八方通衢, 經貿網絡覆蓋200多個國家和地區, 與全球40餘座城市締結友城關係, 以國際風箏會、魯臺經貿洽談會、中日韓產業博覽會等為窗口, 連結世界,擴容「國際朋友圈」。 濰坊中日韓產業博覽會吸引外賓覓合作新機。趙曉 攝 濰坊, 這座從戰爭創傷中走出的和平城市, 猶如一面鏡子, 映照歷史的煙雲, 也照亮現實的道路, 警醒著世人: 記取戰爭的慘痛教訓, 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 作者:趙曉 李欣 編輯:梁靜 審校:魏園 責編:宋方燦 (微信公眾號)
拓崗位、優服務、強指導,系列增量舉措相繼推出—— 助高校畢業生走穩就業路(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在行動) 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就業牽動千家萬戶。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 開展校企大對接,激發各類經營主體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加強「清單式」幫扶,提供公益性崗位兜底安置,強化基層就業導向,設立職業生涯諮詢特色工作室……一段時間以來,教育部會同相關部門圍繞擴崗位、優服務、強指導等推出系列增量政策舉措,全力促進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 做好相關幫扶 築牢就業底線 暑假期間,北京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就業專任教師孫雅楠依然持續關注著學生們的就業進展。 孫雅楠給英語專業2025屆畢業生小張打去電話:「最近有一場企業招聘,職位是電子商務,和你挺匹配的。你先了解一下相關信息,想參加的話,等會兒我們通話模擬一次面試。」 聯繫未就業學生,一對一推薦就業崗位;推出暑期「線上公開課」「線上諮詢」等服務,為學生未來職業發展答疑解惑;關注未就業學生的求職狀態,進行心理輔導……「用心用情幫助每個學生,這是我們的職責。」孫雅楠說。 目前,進一步做好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幫扶是重中之重。教育部高校學生司(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依託國家大學生就業服務平臺,開展不斷線的線上雙選會;面向社會需求相對不足的相關專業的畢業生,加快推進就業能力提升「雙千」計劃……各地各高校持續做好就業指導,為離校未就業畢業生提供不斷線的就業服務。 針對困難群體畢業生,各地各高校加強「清單式」幫扶,築牢就業底線。 江西中醫藥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專業2025屆的小潘,屬於困難群體畢業生。結合學校的兜底保障政策,老師幫助她爭取到校內管理助理崗位,主要職責是協助整理檔案、協調師生事務等。 「管理助理崗位給了我一個緩衝期,不僅有工資,還提供免費住宿,減輕了我的生活負擔。」現在,小潘一邊工作,一邊尋找未來發展方向。 「對難以通過市場化渠道落實畢業去向的困難群體畢業生,我們提供公益性崗位兜底安置,指導高校開發助管、助教等校內崗位。」江西省教育評估監測研究院高校就業指導監測中心主任朱易介紹,截至目前,全省高校已開發校內兜底崗位1100餘個。 溫暖幫扶託舉夢想。據了解,教育部部署高校按在校生規模2‰的比例,開發管理助理、教學助理崗位,聯合舉辦科研助理崗位供需對接暨直播帶崗活動;在財政部支持下,指導地方實施「宏志助航計劃」,完成培訓2025屆畢業生10萬人;會同共青團中央組織高校團幹部、區縣團幹部與困難家庭畢業生「一對一」結對幫扶,累計幫扶7.1萬人。 開發增量崗位 推動校企對接 前不久,吉林省教育廳組織的「百校對百縣」線上招聘會,受到離校未就業學生的廣泛關注。 「500餘家企業參與、提供崗位4000餘個,這場招聘會能直接和用人單位連線溝通,對我很有幫助。」通化師範學院藥物製劑專業2025屆畢業生李欣穎,在招聘會上與一家生物製藥公司成功對接。 李欣穎的順利就業,得益於吉林省實施的「三管三促進」政策,即管行業必須促進就業、管屬地必須促進就業、管生產經營必須促進就業。「這一舉措明確了全省各級行業管理部門、屬地管理主體和其他有關部門促就業的任務分工、職責邊界和協同要求。」吉林省教育廳高校學生處副處長陳雷介紹,目前全省開發增量崗位12.1萬個。 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關鍵是拓渠道、挖崗位。 ——不斷完善穩就業的政策工具箱,及時推出增量儲備政策。 教育部發布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增量政策舉措,推動31個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出臺地方性增量政策或拓崗位落實舉措,結合自身區域定位和重點產業發展需要,將促進畢業生就業與推動本地招才引才工作統籌推進,加大政策配置和資金投入。 ——激發各類經營主體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河南將符合穩崗擴崗專項貸款條件的小微企業單戶授信額度提高至5000萬元;江蘇組織5萬名畢業生開展就業見習,對留用率達50%以上的企業按1000元/人的標準進行一次性獎勵補貼…… 「近期,教育部組織開展東中西部校企大對接活動,面向經濟發達地區地級市和就業資源薄弱高校,持續開展校企對接會。同時,指導各地教育部門會同地方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和社會服務機構,在畢業生常住地開展百城職達家門口系列招聘會。」教育部高校學生司(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還將在浙江寧波、廣東佛山等地舉辦校企對接會,組織2025屆未就業畢業生參加。 鼓勵投身基層 奔赴廣闊天地 「是留在大城市,還是回到貴州老家?」面臨選擇,哈爾濱工業大學化工與化學學院2025屆畢業生康聰曾有些猶豫。 在瀏覽學校就業網時,康聰發現,學校開設了西部地區專項諮詢室。帶著疑問,他進行了諮詢。「結合我的專業背景、貴州就業崗位供給情況,以及基層治理領域就業的發展前景,老師與我一起制定了求職攻略,讓我更有信心投身基層、建設家鄉。」如今,康聰成為貴州省一名選調生。 「學校建設全國職業生涯諮詢特色工作室,新增西部地區專項諮詢室,受到廣泛好評。」哈爾濱工業大學就業指導中心教師盧浩澤介紹,截至目前,該校超過80%的西部就業畢業生投身國防航天、基層治理等領域。 高校畢業生是黨和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據了解,為強化基層就業導向,教育部開展基層就業卓越獎學(教)金推薦和獲獎人物事跡宣傳,引導高校畢業生樹立正確擇業觀、就業觀。同時,教育部會同共青團中央穩步推進「西部計劃」規模擴容;聯合國務院國資委部署開展夏季招聘,重點挖掘基層崗位3萬餘個。 基層天地廣闊,大有可為。 看崗位——內蒙古社區民生工作志願服務計劃招募5000人,擴大「三支一扶」招募規模至3000人,「西部計劃」新招募1000人以上。 看政策——甘肅採取省級財政適當補貼、畢業生與用人單位雙向選擇的方式,支持1萬名未就業普通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單位就業,按照每人每月1500元的標準,給予項目人員生活補貼,補貼期限3年。 看舞臺——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每年舉辦赴西部就業出徵儀式,激勵廣大畢業生涵養家國情懷,紮根西部建功立業。 從聆聽學校西部計劃政策宣講會,到參與「蹲苗計劃」主題培訓,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林產化工專業2025屆畢業生方佳旖,奔向了新疆這片沃土。「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八師134團工作兩周了,工作團隊的激情、當地百姓的熱情、國家保障的溫情都讓我更加堅定當初的選擇。」方佳旖表示,要不負青春、踏實肯幹、擔當盡責,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 本報記者 丁雅誦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樱花直播nba | 快猫 |
嫦娥直播 |
黑白直播 | 贵妃直播 |
69美女直播 |
小蝌蚪app | 暖暖直播 |
成人免费直播 |
柠檬直播 | 桔子直播 |
小白兔直播 |
红桃直播 | 成人抖阴 |
密桃直播 |
黄瓜直播 | 月夜直播在线观看 |
大鱼直播 |
美女直播 | 蜜疯直播 |
打开b站看直播 |
六月直播 | 零七直播 |
河豚直播 |
黑白直播 | 魅影直播视频 |
蜜疯直播 |
五楼直播 | 直播全婐app免费 |
六月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