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8月12日電 (記者 李姝徵)記者12日從上海市公安局閔行分局獲悉,今年3月及7月,警方連續破獲兩起針對「蜂花」品牌的銷售假冒註冊商標商品案,打掉兩個犯罪團夥,累計抓獲17名犯罪嫌疑人,現場查獲假冒「蜂花」產品3000餘瓶、標籤4萬餘張,涉案金額逾1000萬元。 警方清點假冒「蜂花」產品。(上海市公安局閔行分局 供圖) 今年年初,上海蜂花日用品公司通過閔行公安「一站式」警企在線服務平臺反映,其電商部門發現多個電商平臺存在店鋪未經授權銷售「蜂花」洗髮水、護髮素等產品。經企業鑑定,相關商品均為假冒註冊商標產品,涉嫌侵犯智慧財產權,損害品牌聲譽。 接報後,警方迅速成立專案組開展偵查。經查,30餘家店鋪使用「正品國貨」標籤並配以「蜂花」產品圖片,上架銷售多款洗護產品,其中「生薑健發」「石榴滋養」洗髮露及兩款「柔順營養」護髮素為假冒高發品類。這些假冒產品在外包裝、香型等方面與正品高度相似,普通消費者難以有效識別。部分店鋪還同時混售其他日化用品,以「魚目混珠」方式幹擾平臺監管和消費者判斷。據統計,涉案店鋪的假冒「蜂花」產品銷售金額均超過5萬元。 偵查過程中,專案組還發現犯罪團夥為製造「原產地」的假象,刻意將發貨面單標註為「上海」,企圖利用「蜂花」作為本土老字號「原產地」的公眾認知,為假冒商品披上「正品」外衣,而實際發貨地則為外省某地。 經深入調查,專案組確定犯罪團夥具有明顯「家族化」特徵。其中,犯罪嫌疑人遊某負責拓展下線,其妻王某負責接單發貨,其母楊某負責資金管理,由王某堂兄楊某的日化加工廠生產假冒「蜂花」產品,最後通過電商渠道銷售。據此,警方還鎖定了以陳某、郭某為首的下遊銷假團夥。 圖為抓捕現場。(上海市公安局閔行分局 供圖) 3月,專案組在多地同步開展收網,抓獲遊某、王某等7名犯罪嫌疑人,並當場查獲完整制假生產線及相關設備。 專案組持續深挖擴線,於7月鎖定並抓獲另一10人犯罪團夥。經查,犯罪嫌疑人楊某松夥同他人,從外省採購假冒「蜂花」成品,以當地承租的倉庫作為儲藏、貼標、物流中轉的據點,並通過線上店鋪銷售牟利。據嫌疑人交代,一款市場價30餘元的洗髮水,在其網店的售價低至半價,而採購成本僅為3元至4元,仍具可觀利潤空間。 此外,為規避電商平臺監管和消費者投訴,嫌疑人楊某松還頻繁借用他人身份信息「換殼」開設新網店,數量達20餘家。 目前,上述兩起案件中的17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罪,已被閔行警方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其中,3人已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起訴,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完)
國風是什麼?9歲男孩鄭一帆在上海書城看到酷似「黑悟空」的山西非遺壁畫《永安寺神猴》,接著走進體驗室學做螺鈿包掛,「我跟媽媽是非遺手工的老搭檔了,還一起做過中藥香囊、中式插花、扎染、蘇繡。」對鄭一帆來說,「國風」切身可感,在他手下飛速打磨的螺鈿葫蘆包掛上,鑲嵌的貝殼逐漸透出亮光,小小的他不斷將傳統文化請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上海書城的「拾光共聚場」傳統文化體驗空間,鄭一帆展示自己製作的螺鈿包掛。(孫彥揚攝)本屆書展是帶有「國風」味道的。8月14日下午,當作家祝勇攜新作小說《國寶》在上海展覽中心與讀者交流,另一邊在書展雙主場之一的上海書城,76歲退休教師丁照宏正在觀賞來自山西的非遺壁畫展。他告訴記者,年輕時就喜歡沿著福州路逛書店,現在書城很人性化,書架開架隨時看書,展覽旁邊就是讀書分享會和非遺手工空間,還有坐下來喝茶歇腳的地方。「這裡有很多年輕人,現代青年仍然喜歡在書店裡待著,真是一件好事情。」與眾多市民的感受相契合,上海書城正從傳統閱讀空間轉型為「可遊、可玩、可學」的城市文化會客廳,為推動上海文旅商體展融合提供新場景。本屆書展雙主場之一的上海書城,讀者正在觀賞山西古建壁畫展覽。(孫彥揚攝)把「國風」請入日常生活選取鮑魚貝等貝類切片,鋸成六芒星、寶相花等傳統花紋並鑲嵌在葫蘆狀木板上,再打磨掉多餘的膠水……在上海書城六樓的「拾光共聚場」傳統文化體驗空間,10歲的陳藝和媽媽謝晨正在體驗螺鈿這一項傳承了三千餘年的非遺鑲嵌技藝。這是陳藝第一次做非遺手工,她經常走到非遺講師如煜的身邊請教細節,「打磨的環節要依次用不同程度的砂紙,我自己可不能馬虎。」打磨很費氣力,正是關鍵的一步,如煜介紹,「這個技藝最大的亮點就是打磨過程中貝殼逐漸露出它應有的璀璨,尤其是小朋友來體驗,會很有新奇感。」陳藝和媽媽謝晨正在體驗螺鈿技藝。(孫彥揚攝)兩個多小時後,螺鈿包掛誕生,手工客們帶著「福星高照」的寓意回家。此前,掐絲琺瑯做成的白玉蘭書籤也頗受歡迎,如煜很是欣慰,「一般提起非遺都是傳統技藝或是大的器件,那如何讓更多的人參與其中?就像這樣用非遺技藝做些我們身邊的小物件,讓它們走進我們的日常生活,成為一種休閒方式,這也成為優秀傳統文化的一種可視化表達。」人們正在製作螺鈿包掛。(孫彥揚攝)書展期間,這裡共有八場活動,讀者可根據自己的喜好體驗掐絲琺瑯書籤、螺鈿包掛、宋代點茶、中藥香囊等多種傳統技藝。以本屆書展為起點,「拾光共聚場」未來將常態化運營,開展非遺手作工坊、戲曲文化沙龍等活動。用非遺技藝打通文旅商展山西古建壁畫現存古蹟佔全國總量85%以上,跨越千年,規模與藝術價值均居全國之首。400多公斤的山西古建壁畫作品從山西「跋涉」而來,上海書城的閱讀空間中更添「國風」亮色,其中,既有持續爆紅的遊戲《黑神話:悟空》、熱映電影《浪浪山小妖怪》取景地永安禪寺的壁畫《永安寺神猴》,亦有《永樂宮》《巖山寺》等經典。山西古建壁畫《永安寺神猴》。(受訪者供圖)儘管已近八十歲,丁照宏仍然喜歡新鮮事物,他在一幅《白虎星君》止步不前。山西古建壁畫第五代非遺傳承人崔煜堃主動上前介紹,「白虎有『戰無不勝』的寓意,古代打仗前通常會祭祀白虎星君像。這幅畫首先是線條的粗細變化造成視覺張力,其上有24k純金,濃鬱色彩則是採用的天然礦石顏料。」山西古建壁畫仿佛「金牆玉璧」,其上常貼金、貼寶石,就連多彩的礦石顏料也價值不菲,因此山西開化寺國寶級壁畫《清涼蘭若圖》的存世版本中,多是流傳時被扣下真金的累累斑痕,這也造就了文物的獨特記憶。上海書城六樓,人們正在觀賞山西開化寺國寶級壁畫《清涼蘭若圖》(複製圖)。(受訪者供圖)山西古建壁畫《白虎星君》。(受訪者供圖)與書展相呼應,崔煜堃特地將《善財童子》展陳在顯眼位置,他作畫時添入了當代闡釋。「相傳,善財童子曾受文殊菩薩教誨,他在畫中面龐和姿態皆有純粹、虔誠之意,可視作虛心求學的典範,這也融入到書展和書城的氛圍中。」用非遺技法結合當代審美,這樣一幅非遺壁畫作品,做泥底、勾線、填色,往往要花兩三個月的時間完成。山西古建壁畫《善財童子》。(受訪者供圖)此番山西非遺壁畫來滬展覽,僅是上海與山西兩地文旅資源聯動的一種嘗試。崔煜堃說,期待上海讀者在對山西壁畫文化增加認知後,到山西當地走走,當地會組團講解導賞。而上海書城也將常設壁畫課程,「或許從學著繪製一個『金剛降魔杵』開始,逐漸走進山西古建壁畫的世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贵妃直播 | 凤凰网直播 |
红桃直播 |
妲己直播 | 河豚直播 |
色花堂直播 |
私密直播全婐app | 妲己直播 |
雨燕直播 |
桃子直播 | 柚子直播 |
九球直播 |
桃子直播 | 私密直播全婐app |
桃花app |
秀色直播app下载 | 蜜桃app |
荔枝直播 |
花瓣直播 | 私密直播全婐app |
b站刺激战场直播 |
黄瓜直播 | 绿茵直播 |
秀色直播 |
桃花直播 | 巧克力直播 |
杏爱直播 |
蜘蛛直播 | 奇秀直播 |
海棠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