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8月13日電 綜合消息: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宣布,將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於8月15日在美國阿拉斯加州舉行會晤,俄方此後證實正在進行籌備工作。美國白宮方面12日表示,川普將在會議期間「傾聽」,以了解如何結束俄烏衝突。有分析人士指出,美方似乎正在對此次會晤進行降調。 從美俄雙方當前釋放出的信息來看,俄烏問題將成為本次元首會晤的重點。不過,受到近期美俄分歧加劇、烏克蘭缺席等因素影響,本次會晤能否在相關問題上取得實質進展仍是個未知數。 美國福克斯新聞網稱,今年美俄兩國就俄烏問題進行了多輪接觸和會談,但成果有限。此外,俄方持續對烏髮動飛彈和無人機襲擊,引發川普不滿。 另一方面,作為俄烏衝突的直接參與方,烏克蘭並未受邀參加聚焦俄烏問題的美俄元首會晤,這引發了烏克蘭以及歐盟方面的不滿。 烏總統澤連斯基近期多次強調,任何和平協議都必須有烏克蘭的參與,同時烏方需要「明確的安全保障」。 歐盟26國領導人12日發表聯合聲明,強調涉烏克蘭問題的外交解決方案必須維護烏克蘭和歐洲重大安全利益。不過,匈牙利總理歐爾班當天說,歐盟不應為未邀請其領導人參加的談判設定條件,而應自行啟動與俄羅斯的峰會。 俄羅斯智庫瓦爾代國際辯論俱樂部發展基金會董事會主席安德烈·貝斯特裡茨基分析說,歐洲多國對俄美元首會晤非常不滿,正在對美國施壓。 另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俄國防部12日通報說,烏克蘭正在策劃旨在破壞俄美元首會晤的挑釁行動。 有分析人士指出,目前,美方似乎有意降低外界對美俄元首會晤成果以及迅速達成俄烏停火協議的期待。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川普11日說,他與普京的會晤是一次「試探性會晤」,結果「或好或壞」,但相信雙方會進行「建設性對話」。路透社稱,美國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12日將本次會晤形容為一次「總統的傾聽練習」,同時只有俄烏衝突中的一方出席。 美國前外交官唐納德·赫夫林(Donald Heflin)日前撰文稱,本次美俄元首會晤過於倉促且政治意圖明顯,許多外交人士認為,此次會晤恐難取得實質成果,「僅能收穫某種聲明和元首合影。」(完)
美國向印度揮出了一記「重拳」。 7月30日,川普公開稱印度經濟「已經死了」。8月6日,他籤署行政令,以印度「進口俄羅斯石油」為由,對其輸美產品徵收額外的25%關稅。 根據7月31日的另一道行政令,從8月7日起,美國開始徵收第一輪25%的關稅。兩輪疊加後,印度輸美商品稅率升至50%。 國際評級機構穆迪認為,這一懲罰性關稅將對「印度製造」構成嚴峻挑戰。 2024年,美印雙邊貿易總額約為1300億美元。印度對美主要出口產品包括藥品、汽車零部件、電器產品和寶石。若懲罰性關稅全面生效,印度製造業競爭力將受到削弱。彭博經濟研究估計,印度GDP增速或因此放緩0.9個百分點。 印度總理莫迪曾對爭取美印經濟合作抱有幻想。出於地緣政治考量,這些年來美國政府一直在拉攏印度。跨國公司亦看好印度的增長趨勢,因其擁有年輕的人口結構、保持政治穩定。 但這場突如其來的關稅風暴,打破了這種默契。 針對「死亡經濟體」的諷刺,莫迪號召民眾支持國貨。外部壓力正炙烤著他已推行十餘年的核心經濟議程——「印度製造」(Make in India)。 「印度製造」的標識。 該計劃於2014年啟動,目標是到2025年將製造業佔印度GDP的比重提升至25%,打造全球製造中心。旗艦級項目「生產關聯激勵」(PLI)計劃,旨在扶持汽車、電信、半導體等領域,同時吸引外資、優化產業結構。 最初幾年,蘋果、富士康等頭部企業紛紛在印設廠,印度逐步成為全球第二大手機生產國,產業集群開始成形,「印度製造」似乎正在起飛。 但隨著時間推移,「硬幣的另一面」逐漸顯露。 媒體披露,除手機與藥品外,其他產業推進緩慢。部分參與企業遲遲未能動工,補貼發放比例不足8%。官方也開始放風:該計劃可能調整或終止。 路透社統計顯示,PLI計劃實施後,印度製造業的GDP佔比反而從15.4%下降至14.3%。 富士康在印度的一家工廠。 問題的根源,指向印度更深層的結構性問題。 在旁遮普邦,一個耗資超過200億盧比的鐵路建設項目,啟動近40年仍未完全竣工。土地徵用、環保審批、公用設施遷移……種種障礙環環相扣,施工進度一再拖延。 這並非孤例。 據《印度時報》披露,目前全國近580個國家公路項目面臨延期,270多個項目獲批後,因土地問題遲遲未能招標開工。 印度《經濟時報》直接點明印度製造業發展的瓶頸——工業基礎設施、物流和交通運輸不足,阻礙高效供應鏈形成;監管複雜、土地徵用緩慢、企業技術落後也構成掣肘;儘管勞動力規模龐大,但先進位造業存在技能錯配,職業培訓水平亟待提升。 如今,美國關稅政策與這些結構性問題疊加,令「印度製造」道阻且長。 美國是印度最大的出口市場,約佔印度出口的18%。凱投宏觀預計,美國加徵關稅可能致印度2025年至2026年的經濟增速從預期的7%降至近6%,嚴重削弱其製造業吸引力。 以電子製造業為例,蘋果公司原計劃到2025年將全球25%的iPhone產能轉移至印度,如今卻被迫加速向美國出貨,以規避高關稅風險。印度原本寄望的「供應鏈轉移紅利」尚未完全兌現,就面臨被關稅壁壘阻隔的可能。 莫迪的「世界第三大經濟體」願景,與那條「40年未竟的鐵路」所代表的現實,形成了鮮明對照。 要擺脫「死亡經濟體」的標籤,不論口號還是喊話,都遠遠不夠。印度須頂住內外壓力,真正拿出推動結構性改革的決心與舉措。 (「三裡河」工作室)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魅影app免费下载安装 | 么么直播 |
趣爱直播 |
红桃直播 | 杏爱直播 |
秀色直播app下载 |
夜月直播www成人 | 直播全婐app免费 |
蜜桃app |
曼城直播 | 荔枝网直播 |
520直播 |
六月直播 | 蜜桃视频 |
榴莲视频 |
黑白直播体育 | 私密直播全婐app免费 |
桃花app |
看b站a8直播 | 私密直播全婐app |
桃花app |
月夜直播app夜月 | 彼岸直播 |
嗨球直播 |
魅影9.1直播 | 春雨直播安装包 |
荔枝直播 |
么么直播 | 凤蝶直播 |
六月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