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8月14日電 (陳好 姜煜)在上海海關所屬徐匯海關監管下,上海LNG(液化天然氣)站線擴建項目(一階段)最後一批主體成套設備——高壓泵機櫃體14日完成通關。這標誌著該項目(一階段)主體成套設備完成了進口,為項目(一階段)建成投產奠定堅實基礎。 上海LNG站線擴建項目(一階段)現場。謝宗贏 攝 上海LNG站線擴建項目既是國家油氣重點工程,也是上海市、浙江省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重大工程。作為全市天然氣供應的主力氣源,上海LNG項目年供應量佔上海市場的50%,肩負著保供應與應急調峰的功能。近年來,上海LNG項目還支持國際航行船舶LNG燃料加注、新船測試等新興業務發展,助力上海港躍升為全球第三大、國內第一大LNG保稅加注港。 今年以來,上海LNG站線擴建項目(一階段)已順利完成4座儲罐水壓試驗、聯合中控搬遷、碼頭工程交工驗收等重要節點,8月內還將完成儲罐竣工驗收和工藝管道壓力試驗,預計將於今年年底投產。 徐匯海關因地制宜優化監管措施,保障上海LNG站線擴建項目(一階段)進口主體成套設備順利高效通關。據徐匯海關查檢二科科長顧睿菲介紹,在進口設備監管工作中,海關精準對接建設進度和進口需求,有效統籌各項便利化舉措,在確保設備質量安全的前提下,全力助推項目建設加速。 申能LNG副總經理王皓表示,上海LNG站線擴建項目於2022年11月開工,項目(一階段)投產後,將為長三角地區提供210萬立方米/小時的供氣能力,顯著提升區域天然氣儲備、供應及應急能力;項目建設完成後,洋山港將建成總接卸能力超1200萬噸/年、儲罐容量近180萬立方米的超大型接收站,更好地支持上海經濟社會發展和能源結構轉型。(完)
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正在火熱進行中。令人矚目的是,人形機器人正加速場景化應用落地——它們告別「站樁」展示,轉向探索替代人類作業的場景與方案,核心競爭力聚焦「能否更快上崗」,工廠搬運等模擬場景已大量呈現。在尋找落地場景時,「先上崗、再進家」成為機器人普及的現實路徑。展望未來,業內人士表示,若進展順利,人形機器人的「ChatGPT 時刻」最快有望在1~2年內到來。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露 現場直擊:處處可見廠商為自家機器人找「幹活場景」 當前,人形機器人技術正處於從實驗室技術向產業化應用跨越的關鍵階段,在工業、商業、消費、特種等場景裡逐步探索。 大會期間,記者走訪現場發現,與去年行業普遍「秀」機器人才能不同,今年業內更關注機器人如何真正投入工作、實現商業化落地。從企業展臺布置的倉庫包裹分揀流水線,到商業空間的導覽臺,處處可見廠商們為自家機器人尋找「幹活場景」的努力。 中國電子學會理事長徐曉蘭在本次大會分享了人形機器人十大最具潛力的應用場景,包括:3C製造領域的物料質檢,電力生產領域的電站操作,船舶製造領域的打磨拋光,安全應急領域的災害應對與安全救助,商業服務領域的導覽迎賓與服務交互,家居服務領域的生活協助、陪伴及日常照料,農業生產領域的田間精細作業等。 「先上崗,再進家,是機器人普及的現實路徑。」越疆科技市場總監謝凱旋認為,人形機器人率先落地的,將是低速、高頻、剛需的商業場景,例如藥房搬運、零售導引、園區巡檢等。這些場景任務明確、環境可控,適合技術早期階段部署。傅利葉機器人創始人兼CEO顧捷表示,相比於機器人進入大眾消費市場、進入普通人家庭的場景,進入工廠、醫院這一類專業場景是行業優先集中探索的方向。 不僅僅是單個機器人進入工廠,未來更是「群體打工」。記者注意到,本屆展會上已有多家企業展示出多機協同作業的能力。「工業場景的本質是系統性。人形機器人要想提高工廠效率,還得具備多機協同的系統性『會做』。」魔法原子總裁吳長徵表示,其多機系統在工業場景下,強調的是系統化優化,比如多臺機器人可以協同完成生產線操作,在動作路徑、任務分配上實現高效協同。 高速成長:去年機器人產業營收近2400億元 「今年上半年機器人行業非常火爆。得益於市場與政策的雙重支持,整機廠商及零部件廠商平均實現了50%到100%的增長,需求端的拉動有力推動了全行業發展。」在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上,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表示。數據顯示,2024年,機器人產業營業收入近2400億元。今年上半年,工業機器人產量37萬套,服務機器人產量882.4萬套,同比分別增長35.6%和25.5%。 王興興認為,現在最大的問題其實是模型問題,當前的機器人模型架構不夠好不夠統一。吳長徵分析稱,真正讓機器人「用得起來」,不是某一個算法或傳感器的突破,而是全鏈路的整合能力。比如要確保機器人交付給客戶後能穩定運行,這背後牽涉的是供應鏈體系是否可靠、交付服務體系是否閉環。 展望 人形機器人「ChatGPT時刻」最快1~2年內到來 展望未來,根據瑞銀髮布的人形機器人行業報告,預計全球人形機器人數量2035年將超過200萬臺,2050年將超過3億臺,2050年市場規模將達1.4萬億~1.7萬億美元,人形機器人的價格成本或將下降七成以上。吳長徵預測,未來3年機器人能力將有10倍增長,5年將達100倍,屆時它們才有可能真正進入千行百業。 「如果順利,未來1~2年或者2~3年可以達到人形機器人的ChatGPT時刻,最慢的話3~5年。」王興興如是預測。他還表示,未來2~5年智慧機器人技術的重心,是統一、端到端智慧機器人大模型,更低成本、更高壽命的硬體,超大批量的製造,以及低成本、大規模算力。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1982
86
2025-10-26 01:39
15967
38
2025-10-26 01:39
17839
42
2025-10-26 01:39
15328
87
2025-10-26 01:39
82976
14
2025-10-26 01:39
87134
94
2025-10-26 01:39
64235
26
2025-10-26 01:39
15796
85
2025-10-26 01:39
81273
14
2025-10-26 01:39
18265
78
2025-10-26 01:39
71495
15
2025-10-26 01:39
19324
19
2025-10-26 01:39
45937
67
2025-10-26 01:39
16527
54
2025-10-26 01:39
86524
39
2025-10-26 01:39
64571
98
2025-10-26 01:39
46129
83
2025-10-26 01:39
93847
23
2025-10-26 01:39
41653
71
2025-10-26 01:39
29843
97
2025-10-26 01:39
93267
56
2025-10-26 01:39
74593
65
2025-10-26 01:39
57164
72
2025-10-26 01:39
25631
27
2025-10-26 01:39
43871
81
2025-10-26 01:39
23691
65
2025-10-26 01:39
35964
48
2025-10-26 01:39
73469
72
2025-10-26 01:39
24358
29
2025-10-26 01:39
96821
83
2025-10-26 01:39
73649
57
2025-10-26 01:39
32587
69
2025-10-26 01:39
53941
34
2025-10-26 01:39
18972
21
2025-10-26 01:39
23167
58
2025-10-26 01:39
96714
84
2025-10-26 01:39
41927
27
2025-10-26 01:39
17648
18
2025-10-26 01:39
76913
24
2025-10-26 01:39
54137
18
2025-10-26 01:39
95236
26
2025-10-26 01:39
14587
16
2025-10-26 01:39
65127
65
2025-10-26 01:39
42819
79
2025-10-26 01:39
25679
74
2025-10-26 01:39
72438
43
2025-10-26 01:39
12769
74
2025-10-26 01:39
14635
15
2025-10-26 01:39
51927
78
2025-10-26 01:39
63417
36
2025-10-26 01:39
71982
81
2025-10-26 01:39
73541
15
2025-10-26 01:39
79162
14
2025-10-26 01:39
| 秀色直播 | 月夜直播 |
| 杏仁直播 | |
| 比心直播 | 香蕉app免费下载 |
| 柚子直播 | |
| 桃鹿直播 | 河豚直播 |
| 桔子直播 | |
| 名模直播 | 就要直播 |
| 富贵直播 | |
| 花蝴蝶app直播 | 蝴蝶直播 |
| 柠檬直播 | |
| 少女6夜半直播nba | 河豚直播 |
| 小猫咪视频 | |
| 趣播 | 六月直播 |
| 魅影5.3直播 | |
| 花蝴蝶app直播 | 直播黄台app凤蝶 |
| 伊人直播 | |
| 免费直播平台 | 蝴蝶直播 |
| 樱花直播 | |
| 520直播 | 抖音成人版 |
| 国外b站刺激战场直播ap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