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見的氣象災害中,哪些因突發性強、影響範圍小而難以實現精準監測?公眾有時感覺「天氣預報不準」又是什麼原因?面對洪澇或乾旱災害,不同場景下公眾應掌握哪些核心自救技能?針對這些問題,人民網採訪了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原氣象服務首席專家朱定真進行解讀。 哪些氣象災害最難精準監測?為何有時感覺「預報不準」? 談及氣象災害監測預警的難點,朱定真指出,在常見的14類氣象災害中,春夏季局地暴雨、冰雹、雷電、雷雨大風因「突發性強、影響範圍小」,因而最難實現精準監測。預報時,我們可以依據天氣背景判斷其可能出現的上述天氣,但要精準到具體時間、具體地點,至今仍是世界性難題。 朱定真解釋道,天氣系統是開放的,影響天氣變化的因素非常多,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關係,會因發生時的季節、地區、環流分布等變得極為複雜。因此,以當前的天氣學理論、預報技術方法、觀測手段及密度等,還無法實現天氣預報100%的準確率。 洪澇與乾旱,不同場景下如何自救互救? 關於洪澇災害,朱定真指出,洪澇本是自然現象,自然界中積雪融化、大雨暴雨、山洪泥石流等都可能引發洪澇現象。當洪水、澇漬威脅人類安全、影響社會經濟活動並造成損失時,便形成了包括洪災、澇災和漬災在內的洪澇災害。 面對洪澇,朱定真強調個人需做好預防:汛期易受洪水影響地區的群眾應養成收聽、收看天氣預報及預警信息的習慣,偏遠地區群眾要關注危險警示;洪水到來前,需抓緊時間轉移或做好準備——有條件者可修築或加高圍堤,無條件者應選擇基礎牢固的屋頂、臨時避難臺等場所;準備幾天的食品,將衣被等禦寒物放至高處,搜集木盆、木塊等加工為救生設備;將不便攜帶的貴重物品做好防水處理,綑紮後埋入地下或放至高處,小件貴重物品可縫在衣物中;備好醫藥、取火等物品,保存好可用的通信設施。 若被洪水圍困,朱定真提醒,被困者切不可絕望或消極等待,要主動尋找生機;洪水洶湧時絕對不能下水,因水中的漩渦、暗流,上遊衝下的漂浮物,以及可能遭遇的毒蛇毒蟲咬傷、觸電等,都極易造成傷害。在互救方面,遇到他人水中遇險,需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伸出援手,且應掌握心肺復甦、人工呼吸等急救常識。 「乾旱災害是因降水減少、水利工程供水不足導致用水短缺,進而危害生活、生產和生態的事件。」朱定真指出,在乾旱、半乾旱氣候區和溼潤、半溼潤氣候區都可能發生,尤其在乾旱、半乾旱氣候區,因降水量年際變化大,乾旱發生頻率更高。 應對乾旱時,朱定真建議,旱區群眾可通過修建家庭水窖蓄水、改種作物品種、打井取水、尋找新水源等措施,積極開展生產自救,減少損失;日常生活中更要注意節約用水,個人力量雖有限,但全社會共同努力能產生顯著效果。
三明8月11日電 (章龍 陳睿)「微風輕拂肌膚,空氣中都帶著令人愉悅的清爽。」近日,來自福建福州的遊客蔡炬輝被三明市泰寧縣新橋鄉大源村的優美環境所沉醉。這個藏在閩西北群山中的古村落,正是三明市勾勒城鄉共美圖景中的生動一幕。 福建三明。林文斌 攝 三明素有「中國綠都」的美譽。近年來,三明市大力推進重點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完成鋼鐵、水泥等行業廢氣治理項目。2024年,全市6個縣空氣品質位列全省前十,19個國控斷面首次實現全域優質水。 以綠為底,三明市推動鄉村與城市共赴美麗之約:閩臺鄉建鄉創合作交流中心架起連心橋,幾十條鄉村振興精品線路如彩練纏繞山間,三元區、泰寧縣成為閩臺合作的樣板,越來越多村落躋身中國傳統村落名錄……每一項成效都是城鄉融合發展的有力見證。 依託優渥的生態家底,三明市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和文旅產業。在建寧縣一家現代化牧場車間裡,奶牛們正有序地進行自動化擠奶。「我們堅持生態養殖,牛奶品質有保障,產品銷往全國各地。」牧場負責人介紹,牧場通過「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帶動周邊農戶發展牧草種植,實現增收致富。 從沙縣農村產權交易中心到福建兩山生態產品交易公司,三明市構建起「市級中心+縣級分中心+鄉鎮服務站+村級服務室」四級體系,交易品種拓展到林權、碳票等18類。泰寧縣的林業碳票跨區域交易1.73萬噸,明溪縣的「觀鳥經濟」經營權拍出28萬元,這些創新舉措讓生態資源有了「市場價」。 在城鄉物資流通上,三明市積極整合農村運輸閒置資源,精準打通農產品進城「最初一公裡」和民營快遞進村「最後一公裡」。如今,232條農村客貨郵融合線路穩定運營,客貨郵服務實現全市建制村100%覆蓋。 「過去賣黃花梨,得凌晨3點起床趕班車,現在客貨郵專線直接到村口收貨!」建寧縣溪口鎮果農李建國如是說。除了建寧的黃花梨,大田的高山茶、永安的芙蓉李等優質農特產品,通過這張「毛細血管網」,48小時內就能擺上上海、福州的商超貨架。 三明市將精神文明建設作為打通城鄉壁壘、促進融合發展的強勁引擎,著力營造「向上向善」社會風尚,依託全市78個樂齡學堂及遍布城鄉的長者食堂、文化活動室等陣地,創新推行「共學、共餐、共伴」互助養老模式,讓老人走進學堂,擁抱健康生活。 如何讓文化活水更可持續、精準「滴灌」?三明市創新實施文化特派員制度,選派文藝骨幹駐村開展文化服務。 在尤溪縣洋中鎮,文化特派員指導村民成立了腰鼓隊、廣場舞隊,還幫助挖掘整理當地民俗文化。「村裡有了自己的文化隊伍,節日活動搞得紅紅火火。」村民們對豐富的業餘生活十分滿意。 精神文明建設與鄉村治理的深度融合,讓三明城鄉呈現出和諧發展的美好景象。生態優美、交通便捷、鄉風文明,三明正向著革命老區共同富裕的目標闊步前行。(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94235
65
2025-11-26 19:44
34697
57
2025-11-26 19:44
18495
85
2025-11-26 19:44
82193
45
2025-11-26 19:44
47291
23
2025-11-26 19:44
76843
52
2025-11-26 19:44
73428
62
2025-11-26 19:44
91236
72
2025-11-26 19:44
68957
49
2025-11-26 19:44
56982
23
2025-11-26 19:44
89364
69
2025-11-26 19:44
52346
32
2025-11-26 19:44
73591
27
2025-11-26 19:44
43618
18
2025-11-26 19:44
13698
26
2025-11-26 19:44
41389
74
2025-11-26 19:44
45981
17
2025-11-26 19:44
59274
23
2025-11-26 19:44
62541
69
2025-11-26 19:44
28691
95
2025-11-26 19:44
56419
69
2025-11-26 19:44
37914
31
2025-11-26 19:44
35678
68
2025-11-26 19:44
62571
58
2025-11-26 19:44
34527
79
2025-11-26 19:44
26758
79
2025-11-26 19:44
81479
24
2025-11-26 19:44
73521
49
2025-11-26 19:44
38641
73
2025-11-26 19:44
16754
96
2025-11-26 19:44
26831
65
2025-11-26 19:44
71934
47
2025-11-26 19:44
35612
78
2025-11-26 19:44
17925
42
2025-11-26 19:44
54197
57
2025-11-26 19:44
47516
89
2025-11-26 19:44
13896
63
2025-11-26 19:44
36947
58
2025-11-26 19:44
48159
69
2025-11-26 19:44
49872
16
2025-11-26 19:44
48235
14
2025-11-26 19:44
95347
82
2025-11-26 19:44
47318
48
2025-11-26 19:44
12456
46
2025-11-26 19:44
24859
23
2025-11-26 19:44
35478
15
2025-11-26 19:44
28753
89
2025-11-26 19:44
52983
19
2025-11-26 19:44
93246
45
2025-11-26 19:44
83579
68
2025-11-26 19:44
86374
45
2025-11-26 19:44
64871
82
2025-11-26 19:44
58714
41
2025-11-26 19:44
| 嗨球直播 | 樱桃直播 |
| 打开b站看直播 | |
| 私密直播全婐app | 香蕉app免费下载 |
| 小蝌蚪app | |
| 荔枝网直播 | 春雨app直播免费看 |
| 比心直播 | |
| 免费播放片色情a片 | 黑白直播 |
| 看b站a8直播 | |
| 仙凡直播 | 黑白直播体育 |
| 蜜疯直播 | |
| 免费直播 | 橙色直播 |
| 青稞直播 | |
| tvn直播 | 蜜桃直播 |
| 迷笛直播 | |
| 魅影视频 | tvn直播 |
| 成人免费直播 | |
| 莲花直播 | 妖精直播 |
| 直播黄台app凤蝶 | |
| 贵妃直播 | 直播软件下载 |
| 婬色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