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8月7日電 針對柬泰達成停火執行及監督安排,中國外交部發言人8月7日答記者問時指出,中方對此表示歡迎,願繼續為柬泰和平解決邊境爭端發揮建設性作用。 有記者提問,據報導,8月7日下午,柬埔寨—泰國邊界總委員會(GBC)特別會議在馬來西亞舉行,柬泰雙方就停火監督機制及後續安排達成共識。中方受邀參會,請問對此有何評論? 發言人表示,根據7月28日柬泰領導人吉隆坡會晤共識,柬泰舉行邊界總委員會特別會議,就停火執行安排、監督機制及後續事項達成共識,為雙方實現有效停火、鞏固持久和平奠定基礎。中方對此表示歡迎。 發言人說,當前,柬泰邊境局勢持續趨緩,這充分證明對話協商是化解紛爭的正確之道。中方秉持公道公允立場,支持柬泰雙方加強溝通、妥處分歧,支持以「東協方式」推動政治解決,願繼續為柬泰和平解決邊境爭端發揮建設性作用。(完)
盛夏的海南,諸多農作物新品種的夏收、夏種、夏管同時上演。海南一制種企業負責人王仕明正忙著將東方市感城鎮的一塊撂荒地盤活。「通過土壤改良,讓這裡成為常年可種植作物的制種基地。」王仕明說。 從利用當地氣候加代繁育到常年種子研發,從分散科研到集群協同,從育種到制種再到種業全產業鏈,依託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海南正不斷刷新中國種業的底色。 2018年4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考察。總書記強調,良種在促進糧食增產方面具有十分關鍵的作用。要下決心把我國種業搞上去,抓緊培育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優良品種,從源頭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總書記在田頭看見我,第一句話就是『老謝,你也來啦』,非常親切,讓我非常感動。」中國科學院院士、福建省農業科學院研究員謝華安說,總書記到南繁基地和水稻展示田考察,說明他對國家的糧食生產和糧食安全非常重視,時時記在心上。 謝華安帶領團隊觀察水稻新品種結實粒情況(央廣網發 潘麗燕 攝) 一粒種子,連著「國之大者」,關係國家糧食安全主動權。牢記總書記的殷殷囑託,這幾年,謝華安帶領團隊在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持續攻關,培育出耐儲存、高產量的水稻新品種,讓實驗室成果在田間結出碩果。 三亞崖州灣科技城高新區是海南種業的主陣地。「2022年4月,總書記再次前來考察南繁科研育種工作,他強調,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須把種子牢牢攥在自己手裡。這些叮囑我牢記心間,激勵我持續奮鬥。」崖州灣國家實驗室科研人員喬繼月說。 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科研人員紮根南繁熱土,快速成長為育種、制種主力軍。為了培育高耐鹽水稻新品種,喬繼月和所在團隊成員頂著烈日,在試驗田中對大量野生稻進行逐株篩選,目前已成功篩選出耐鹽的種質資源,為水稻耐鹽鹼遺傳改良提供了關鍵分子靶標。 喬繼月在做野生稻分子標記篩選實驗(央廣網記者 索迪 攝) 科研發力,技術賦能。近些年,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為種業科研裝上「中國芯」,雷射雷達、高光譜相機、各種傳感器為育種材料進行全方位、實時「體檢」,海量育種數據與大數據算法密切配合,作物新品種培育迎來加速度。 「好種多打糧。我們也通過努力,推動實驗室的科研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50年前,王仕明父親作為制種員從江西來到海南建設繁種基地。現在,王仕明在三亞、東方、樂東建設了2萬畝科研和生產基地,每年生產600萬斤到800萬斤水稻種子,可供全國300萬畝到400萬畝大田種植使用。 王仕明觀察不同品種水稻的生長情況(央廣網記者 索迪 攝) 如今,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已成為農業科研的加速器、種子供給的常備庫,每年有超過300萬份育種材料及品種進入南繁,全國已育成的農作物新品種中有70%以上經過南繁選育。追光逐熱,向「種」圖強,海南正加快建設服務全國的「南繁矽谷」。 「『南繁矽谷』就是中國種子的底座,我們要育成更多優良的種子,讓中國人種的是中國好種,中國飯碗裝的是中國糧。」謝華安說。 總監製:駱紅秉 總策劃:張軍 於鋒 監製:伍剛 宮歆慧 統籌:陶玉德 策劃:林韋瑋 卜葉 記者:索迪 剪輯:陶淦 鳴謝:崖州灣國家實驗室 崖州灣科技城管理局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夜月视频直播 | 河豚直播 |
蜘蛛直播 |
夜魅直播 | 水仙直播 |
快猫 |
魅影直播视频 | 桃花app |
小草莓直播 |
杏爱直播 | 黑白直播 |
魅影9.1直播 |
橘子直播 | 春雨直播全婐app免费 |
魅影直播 |
伊人app | 橘子直播 |
魅影app免费下载安装 |
成人抖阴 | 魅影9.1直播 |
尖叫之夜免费直播 |
秀色直播app下载 | 伊对免费下载 |
九球直播 |
秀色直播app下载安装app | 伊人直播网站 |
直播全婐app免费 |
苹果直播 | 蜜疯直播 |
比心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