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8月11日電(呂松洋 吳煒 覃世勇)8月11日,廣西南寧至憑祥高鐵崇左至憑祥段(簡稱:南憑高鐵崇憑段)接觸網一次送電成功,為下一步聯調聯試提供動力保障,向年內通車目標邁出重要一步。 南憑高鐵崇憑段接觸網由廣西交通投資集團投資建設、中國鐵路南寧局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國鐵南寧局)代建、中鐵電氣化局承建。 圖為作業人員正在進行驗電操作。 吳東霖 攝 接觸網是高鐵的動力主動脈,承擔著為列車提供動能的重任。接觸網送電作為項目聯調聯試前的一道關鍵工序,主要是將地方電網的220千伏三相交流電,通過鐵路牽引變電所轉化為27.5千伏單相工頻交流電後,再輸送到線路上方的接觸網中,為列車運行提供動能。 為確保接觸網一次送電成功,廣西交投南崇公司、南寧鐵路工程建設指揮部、中鐵電氣化局、南寧高鐵基礎設施段等單位制定詳細的接觸網送電實施方案,組織技術人員對接觸網、變電所等設施進行檢測調試。此外,還提前完成電力系統與變電遠動系統對接調試工作,對包括接觸網、牽引變電所、分區所和電力配電所在內的所有相關設施進行調試與驗收,確保遠程控制通道暢通無阻,使全線牽引供電系統達到安全送電標準。 「接觸網送電後,接觸網導線及其相連部件帶有27.5千伏高壓電,相當於家庭用電220伏電壓的125倍,接觸網2米範圍內均為高壓危險區。」廣西交投南崇公司工程管理部工程師吳小健說。為確保人身安全和鐵路供電安全,請南憑高鐵沿線居民嚴格遵守鐵路安全相關法律法規,嚴禁進入防護網、翻越柵欄,鐵路兩側各500米範圍內禁放風箏、氣球等漂浮物,切勿攀爬杆塔或拋擲雜物。 據悉,送電完成後,8月12日、13日,國鐵南寧局南寧機務段等單位將對線路開展熱滑試驗,這是在接觸網「帶電」情況下,通過試驗列車對接觸網與受電弓的弓網關係進行檢測,精準測量受流網壓等關鍵參數,實現對接觸網「弓網系統」的全面「體檢」,為後續安全運行奠定堅實基礎。 南憑高鐵崇憑段正線全長81.522公裡,設計時速250公裡,線路東起崇左南站,經寧明縣、龍州縣,終至憑祥市憑祥東站。項目建成通車後,南憑高鐵將全線貫通運營,南寧至憑祥實現高鐵直達,兩地列車運行時間將由現在的4個多小時壓縮到1個多小時,形成中國對接東協便捷的運輸通道,對於完善邊境交通基礎設施,提升廣西與東南亞等地區的互聯互通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完)
北京8月9日電 (記者 孫自法)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編著、科學出版社出版的《隨州周家寨漢墓簡牘》8月9日在北京首發,新書進一步從術數史、風俗史、社會史等角度展現西漢時期的社會細節。 考古發掘出土簡牘文獻的重要收穫 《隨州周家寨漢墓簡牘》圖書為8開本上、下兩冊,上冊對年代跨度為西漢早期後段到西漢中期的周家寨墓地的21座漢墓進行全面闡述;下冊則整理公布編號M8墓地出土的全部簡牘內容,包含《日書》《文書》《告地書》《籤牌》4類。 8月9日,《隨州周家寨漢墓簡牘》新書發布暨學術座談會在北京舉行。記者 孫自法 攝 周家寨漢墓出土簡牘保存良好,內容豐富,書法精美,學術價值重大,是中國近年來考古發掘出土簡牘文獻的又一次重要收穫。簡牘主體內容為《日書》,經綴合、編連後總數為502枚,可分為78篇,其中57篇為原有篇題,涉及古人的衣食、居處、出行、婚嫁、農事、仕宦、生死、鬼神等社會生活與信仰方面的宜忌與選擇。其中,帶有樸素唯物思想的批判日書的文字內容也出現在M8墓地竹簡之中。 對構建漢代考古年代序列意義重大 作為中國2021-2035年國家古籍工作規劃重點出版項目、簡牘高質量整理出版工程項目等重要成果,《隨州周家寨漢墓簡牘》通過對簡牘的科學發掘和精細化整理,為脆弱簡牘的保護研究提供新的實踐範本。同時,《日書》等新的考古資料問世,有望推動學界重新評估術數在漢代社會的影響力。 據對出土的《告地書》木牘文字進行分析,周家寨墓地應與西漢桃侯國的公共墓地有關,M8墓地下葬年代、墓主身份明確,對於構建江漢地區乃至全國漢代考古年代序列具有重要意義,對研究西漢侯國地理制度及其歷史演變也大有裨益。 8月9日,《隨州周家寨漢墓簡牘》新書發布暨學術座談會在北京舉行。記者 孫自法 攝 2000年,位於湖北隨州西北郊的孔家坡墓地曾出土一批西漢前期《日書》。2014年,在與之毗鄰的周家寨墓地再次出土一批西漢前期《日書》以及一枚記載桃侯國內容的紀年木牘《告地書》。這兩批出土年代、內容都非常接近的《日書》尚屬全國孤例,堪稱「隨州日書雙璧」。 提供漢代思想文化研究第一手資料 《隨州周家寨漢墓簡牘》新書發布暨學術座談會當天舉行,中國古蹟遺址保護協會理事長宋新潮、中國古文字研究會會長吳振武分别致賀信。宋新潮指出,這批簡牘不僅確認了西漢桃侯國的地理位置,其豐富的《日書》內容更為研究漢代社會思想、術數文化提供了珍貴的第一手資料。吳振武表示,《日書》這類術數內容資料,可以直接反映當時社會的思想和文化,對於復原古代中國人的日常生活、考察古代中國人的認知水平,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 座談會上,簡牘發掘、整理、出版團隊與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武漢大學等專家學者代表進行交流研討認為,《隨州周家寨漢墓簡牘》也是一份考古報告,其多學科協同的科技考古研究,代表著考古材料整理研究的方向,也豐富了對漢代考古的認識。 8月9日,《隨州周家寨漢墓簡牘》新書發布暨學術座談會在北京舉行,與會專家學者代表合影。記者 孫自法 攝 他們表示,湖北歷年共出土戰國楚簡、秦漢至六朝簡牘3.5萬餘枚,具有數量批次眾多、時代序列完備、文本內涵豐富的顯著特點,因此是簡牘的出土重地、保護要地和研究高地。 據湖北省文化和旅遊廳透露,2025年正值湖北江陵望山楚簡出土60周年、雲夢睡虎地秦簡出土50周年,湖北將舉辦「睡虎地秦簡出土5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推動文明對話,促進交流互鑑。(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阴桃直播 | 嫦娥直播 |
少女6夜半直播nba |
香蕉直播 | 魅影直播游客免登录 |
仙凡直播 |
心跳直播 | 蜜疯直播 |
绿茵直播 |
月神直播 | 樱花直播 |
橘子直播 |
红杏直播 | 飞速直播 |
牡丹直播 |
黑白直播体育 | 奇秀直播 |
水仙直播 |
心跳直播 | 伊人下载 |
美女直播 |
花瓣直播 | 桔子直播 |
魅影视频 |
蜜桃视频 | 魅影9.1直播 |
私密直播全婐app免费 |
茄子直播 | 茄子直播 |
香蕉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