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遺產如何在數字時代煥發新生?「永不消失的遺產2025」全球創客大賽日前在大報恩寺遺址博物館正式開營,通過跨文化合作與數字創意,邀請青年創客共同探索文化遺產保護的創新路徑。本屆大賽收到了來自19個國家的近700份申請,覆蓋國家和報名人數均超去年首屆。經過線上角逐,最終8支隊伍、31名選手入圍南京決賽,開啟為期半個月的駐地創作。參賽者將圍繞主題「一城·一塔·一河」:明城牆、大報恩寺琉璃塔、秦淮河,設計一件可互動、可參與、可感知的戶外數字藝術裝置。來自倫敦大學學院、北京郵電大學、南京藝術學院、布裡斯託大學、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等高校的導師們,決賽期間將全程參與指導、評審與互動,助力選手優化創意與技術實現。 入圍決賽的31名選手來自建築、藝術、科技等領域,有些是英國、德國、希臘、印度、亞塞拜然等外籍青年,他們組成八支隊伍亮相。來自InterAct團隊的選手Lampiri表示:「我是在Instagram上看到這個賽事的。作為一名XR藝術家,能有機會用數字藝術詮釋中國的文化遺產,這太令人興奮了。」 城南長幹裡片區是市民和遊客進入南京的首站,承載著許多人的集體記憶。今年大賽將明城牆、大報恩塔、秦淮河作為整體創作對象,要求選手的裝置作品將三大文化地標相互聯結。大賽期望通過「一城一塔一河」的聯動,讓這些地標變為有機的文化整體,從而賦能城市文旅融合發展。實地探訪激發了選手對「文化共生」的思考。8月2日至3日,參賽團隊們深入大報恩寺遺址、明城牆與秦淮河沿線,以創作者的眼光不斷尋找數位技術與文化遺產的結合點。「站在大報恩塔遺址上,看著秦淮河與明城牆交相輝映,這種呼應的空間關係將成為我們作品重要的視覺語言。」來自「絲路餘聲」團隊的尹韶陽說。 與去年純數位化呈現不同,2025年大賽強調實體裝置的「可互動、可參與、可感知」。這種轉變推動選手突破虛擬邊界——更多參賽團隊們側重將AR技術與實體裝置結合,打造多感官交互的體驗。「我們考慮到了周圍環境的影響,設計了聽覺、視覺、觸覺等交互感,將給觀眾帶來瞬間爆發的美好體驗。」來自「網格工作室」團隊的張雨瑤透露。「文化遺產保護不應局限於靜態展示,而是要紮根於城市獨特的文化土壤,讓歷史真正融入城市血脈。」南京師範大學歷史文博學院教授祁海寧說。 本屆賽事特別設置了公眾參與環節,後續創作中,選手將與本地居民、文化工作者開展互動工作坊。倫敦大學學院沉浸式非虛構敘事講師Niall Hill表示,「當地人的參與對於地方遺產的保護尤為重要,創作者和真實在場的人互動,作品才會激發更多共鳴。」在接下來的創作階段,參賽團隊將在導師指導下進一步完善設計方案、製作實物模型。最終路演評審將於8月14日舉行,由來自國際的專家評審團評選出一項優勝作品。
福州8月7日電 題:兩岸青年體驗非遺技藝 同心傳承中華根脈 作者 葉秋雲 「這些工具充滿歷史感和力量感,感覺很有故事。」近日,臺灣師範大學學生賴玉寅在福建理工大學體驗畲族銀器製作技藝的「敲打成型」環節時,手持錘子專注敲打著銀器。他說,看似簡單的重複敲打,實則力道和角度都大有學問。 時值第十三屆海峽青年薈舉辦期間,第二屆海峽兩岸(福州)大學生公益廣告創意大賽暨學術交流活動在福州舉行,兩岸青年跟隨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銀飾鍛制技藝(畲族銀器製作技藝)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林偉星學習畲族銀器製作技藝。 8月5日,第二屆海峽兩岸(福州)大學生公益廣告創意大賽暨學術交流活動在福州舉行。圖為兩岸青年體驗畲族銀器製作技藝。(福建理工大學 供圖) 熱衷中華傳統文化的賴玉寅,對此次體驗興致濃厚。他說:「製作時,最專注的就是敲打的節奏感。整個世界仿佛只剩下槌子和銀器的清脆聲,能專心感受每一次敲擊帶來的微小變化,完全沉浸其中。」 「兩岸在老技藝的傳承與創新上很相似。」製作過程中,賴玉寅聯想到了臺灣傳統工藝的保護。他說,傳承都依賴師徒口傳心授,創新則都在努力結合現代審美,讓老手藝走近年輕一代。 作為指導老師,林偉星看著兩岸青年認真製作銀飾,十分欣慰。他認為,金銀器製作技藝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讓兩岸青年共同體驗非遺,能讓他們真切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與工匠精神。 7月30日,兩岸近百名青少年走進福州市鼓樓區文化館,體驗非遺篆刻技藝。記者 呂明 攝 在第三屆兩岸青少年「創未來」科普夏令營活動中,兩岸近百名青少年走進福州市鼓樓區文化館,體驗非遺篆刻技藝。臺灣大學生吳哲維循著印材上用黑筆描好的名字筆畫執刀刻石,當名字逐漸清晰時,他說,「印材是石料,下刀需用力,可見篆刻很考驗功力。」 臺灣中原大學學生楊進忠則與大陸同學組隊,在福州圍繞中國傳統木結構建築營造技藝展開設計,共同搭建了公共藝術裝置《渡夢歸脊》。他認為,以閩南宗族文化和建築特徵為核心靈感的公共藝術裝置《渡夢歸脊》,承載了遊子尋根、家族凝聚、血親同源的情感。 當前,福建積極鼓勵臺胞參與非遺傳承與保護。據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透露,在福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有臺胞1名、省級傳承人有臺胞12名。 首位臺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卓聖翔表示,非遺的傳承與創新需要兩岸青年同心協力。兩岸青年攜手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根脈,既能為彼此搭建深度交流、共築夢想的橋梁,也能讓兩岸傳承人共同發力,讓非遺傳承下去。(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91752
71
2025-11-17 21:04
58623
73
2025-11-17 21:04
57483
47
2025-11-17 21:04
74983
78
2025-11-17 21:04
42895
87
2025-11-17 21:04
52479
14
2025-11-17 21:04
45716
75
2025-11-17 21:04
31598
47
2025-11-17 21:04
34758
18
2025-11-17 21:04
31845
48
2025-11-17 21:04
57862
71
2025-11-17 21:04
21473
86
2025-11-17 21:04
59832
72
2025-11-17 21:04
41582
21
2025-11-17 21:04
26175
41
2025-11-17 21:04
58194
98
2025-11-17 21:04
97843
58
2025-11-17 21:04
78562
96
2025-11-17 21:04
84957
53
2025-11-17 21:04
48791
35
2025-11-17 21:04
47263
23
2025-11-17 21:04
54628
47
2025-11-17 21:04
53216
16
2025-11-17 21:04
67193
49
2025-11-17 21:04
69274
85
2025-11-17 21:04
73184
39
2025-11-17 21:04
41793
23
2025-11-17 21:04
26378
79
2025-11-17 21:04
43896
49
2025-11-17 21:04
81453
39
2025-11-17 21:04
78391
13
2025-11-17 21:04
94215
48
2025-11-17 21:04
53897
94
2025-11-17 21:04
64821
48
2025-11-17 21:04
85974
34
2025-11-17 21:04
94371
21
2025-11-17 21:04
82345
23
2025-11-17 21:04
56842
24
2025-11-17 21:04
17859
68
2025-11-17 21:04
25178
87
2025-11-17 21:04
89134
41
2025-11-17 21:04
63817
58
2025-11-17 21:04
24876
59
2025-11-17 21:04
25348
68
2025-11-17 21:04
89421
74
2025-11-17 21:04
82613
95
2025-11-17 21:04
79514
14
2025-11-17 21:04
25867
18
2025-11-17 21:04
89563
54
2025-11-17 21:04
16279
63
2025-11-17 21:04
96857
71
2025-11-17 21:04
92713
92
2025-11-17 21:04
| 魅影直播间 | 黑白直播体育 |
| 心跳直播 | |
| 六月直播 | 蜜疯直播 |
| 蜘蛛直播 | |
| 魅影视频 | 趣播 |
| 婬色直播 | |
| 莲花直播 | 蜜糖直播 |
| 免费直播行情网站 | |
| 月夜直播在线观看 | 杏爱直播 |
| 金莲直播 | |
| 深夜直播 | 青柠直播 |
| 春雨直播全婐app免费 | |
| 快猫 | 成人抖阴 |
| 祼女直播app | |
| 奇秀直播 | 绿茵直播 |
| 零点直播 | |
| 抖音成人版 | 97播播 |
| 河豚直播 | |
| 山猫直播 | 茄子直播 |
| 国外b站刺激战场直播ap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