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這邊停車規範多了,環境也好了不少!」8月8日,金山區漕涇鎮花園居民區的居阿姨,指著新改造完成的停車場,由衷稱讚。改造前的路面這個嶄新的停車場位於漕涇鎮中一西路188弄,曾是一片「老大難」區域,路邊坑窪不平,年久失修的路面甚至長出了雜草。作為漕涇鎮2025民生實事項目之一,這裡的改造牽動著周邊居民的心。如今,隨著中一西路188弄停車場及周邊道路修整工程推進,總面積約2200平方米的區域終於迎來「華麗蛻變」。工作人員正在安裝限位器當天上午,工作人員正忙著在停車場安裝限位器,劃分整齊的停車區域一目了然。「下午就能投入使用,預計可容納30輛車停放。」項目負責人介紹。居民顧先生深有感觸:「以前開車進來,就怕磕著碰著,到處是塵土。現在路平了、乾淨了,心裡別提多踏實!」隨著修整工程的推進,不僅停車場環境得到了提升,入口坑窪路面也被重新鋪平,附近炒貨店的老闆娘張女士欣喜地發現:「改造後不僅道路變寬了,來店裡的顧客也多了!」 新安裝的電動車停車棚精準對接居民「急難愁盼」的,還有新增的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目前,花園新村2號樓、中一西路91弄及276號區域,嶄新的電動車停車棚已全部安裝到位,小區的電動車有了專屬的「家」。「接下來我們會加快充電樁安裝進度,讓居民充電更安心、更放心。」花園居委會副主任林佳燕表示,社區將持續以民生實事為抓手,通過提升老舊基礎設施,讓居民生活的「小環境」更舒心,助力城鎮發展的「大民生」更有溫度。
巴彥淖爾8月14日電 題:河套金秋的「增收密碼」:田成方、果滿枝 記者 張林虎 秋日的河套平原,處處是豐收的景象。在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臨河區的萬畝麥田裡麥浪翻滾,磴口縣的溫室大棚裡果滿枝頭。近年來,當地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特色產業培育,打出政策、資金、科技組合拳,讓土地煥發新生,讓農民腰包更鼓,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邁出堅實步伐。 圖為河套大地鮮食玉米豐收。 臨河區委宣傳部供圖 碎田煥新 糧倉豐盈 臨河區西海村的2000畝麥田裡,金黃的麥浪在秋風中起伏,收割機穿梭其間,將飽滿的麥穗收進糧倉。村民趙栓站在自家15畝地邊,看著車鬥裡堆成小山的麥子,笑意盈盈。「以前地塊碎,農機進不來,全靠人工收,累得直不起腰。現在地塊平了、連成片,從種到收都是機械化,省心不說,產量還高了不少。」 西海村曾長期受地塊零散、鹽鹼化困擾,糧食產量上不去,村民種地積極性不高。2023年,當地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村裡1.36萬畝農田完成改造。2024年,5000畝糧食園區基地建成,主打小麥套種玉米。如今的田間,連片土地平展展鋪向遠方,硬化機耕路四通八達,灌溉管道順著田壟延伸。 「園區裡小麥畝產約600斤,玉米畝產1200斤,算下來一畝地能掙2274元。」村黨支部書記王繼偉算起收益帳,眼裡滿是歡喜,「不光產量提了,種地也省心了,農民收入實打實漲了。」 糧食增產的背後,是真金白銀的投入。臨河區財政局局長郭慶宏介紹,財政部門把農田建設當作「硬任務」,既爭取上級支持,又拓寬投入渠道。數據顯示,2022年至2024年,臨河區完成36.09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總投資達7.5億元。 這些資金重點投向農田平整、水利設施、田間道路等五大工程,靶向解決地塊分散、鹽鹼化嚴重等老難題。如今,臨河區農業規模化、土地集約化、管理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昔日零碎田變成了高產田,農民從體力活中解放出來,將更多精力投入到精細化管理上。 圖為磴口縣河壕村的玲瓏小番茄。馬超峰 攝 棚室增效 果紅民富 在磴口縣補隆淖鎮河壕村駐村工作隊創新實踐園,溫室大棚裡綠油油的枝蔓上,黃色番茄花點綴其間,底部掛著一串串珍珠瑪瑙似的玲瓏小番茄。工人們在篩選車間裡忙著分級打包,裝好的精品果隨即送入保鮮庫,鎖住新鮮與清甜,隨時準備出庫銷售。 「以前這些溫室存在閒置期,現在種上小番茄,實現了一棚兩收。」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賈虎說。2024年以來,工作隊多方調研,提出利用村裡44棟溫室的閒置期種植玲瓏小番茄,採用「黨支部+駐村工作隊+公司+農戶+投資人」的模式,讓閒置資源活了起來。 今年1月至4月,村裡將溫室承包給育苗戶進行頭茬育苗;5月中旬後,又承包給兩家農業公司種植玲瓏小番茄。7月以來,小番茄陸續上市,深受消費者喜愛。「種植企業統一提供種苗、技術和銷售渠道,村民以務工形式參與。」賈虎說。 這樣的模式讓村集體每畝地增收2000餘元,還帶動附近村民務工就業,月增收超5000元。「我家土地流轉出去了,現在在園區打工,月工資5000元,成了上班族。」農民葉德強說。 圖為實施高標準農田改造為高產穩產提供保障。 臨河區委宣傳部供圖 模式創新 機制保障 無論是臨河區的糧田提質,還是磴口縣的棚室增效,都離不開機制的保障。在臨河區,財政部門對涉農資金實行精細化管理,嚴格落實中央和自治區政策,加強資金監管,提高使用質效。 「每一分支農資金都要撬動鄉村振興的大效益。」郭慶宏說,未來還將繼續強化財政支農舉措,拓寬投入渠道,完善資金監管和績效管理長效機制,讓更多農田變成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的良田。 磴口縣則通過創新經營模式,延長產業鏈條,讓小番茄從田間到車間再到市場,形成完整產業鏈。「我們不光要種得好,還要賣得好。」賈虎說,配套設施的完善讓鮮果能及時保鮮、分級,賣出更好價錢。 從麥田裡的機械化耕作,到大棚裡的特色種植,初秋的河套大地,正上演著糧增產、錢增收的生動圖景。(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19423
49
2025-11-16 11:17
42179
13
2025-11-16 11:17
83619
71
2025-11-16 11:17
62189
31
2025-11-16 11:17
62897
84
2025-11-16 11:17
93872
65
2025-11-16 11:17
96438
31
2025-11-16 11:17
92581
78
2025-11-16 11:17
17389
42
2025-11-16 11:17
34562
12
2025-11-16 11:17
78563
17
2025-11-16 11:17
34592
58
2025-11-16 11:17
94652
65
2025-11-16 11:17
56342
13
2025-11-16 11:17
72349
36
2025-11-16 11:17
36541
24
2025-11-16 11:17
16573
13
2025-11-16 11:17
78524
95
2025-11-16 11:17
56948
24
2025-11-16 11:17
94573
23
2025-11-16 11:17
76813
91
2025-11-16 11:17
97342
32
2025-11-16 11:17
72869
27
2025-11-16 11:17
57319
76
2025-11-16 11:17
78924
62
2025-11-16 11:17
98137
51
2025-11-16 11:17
51329
28
2025-11-16 11:17
84516
97
2025-11-16 11:17
18475
28
2025-11-16 11:17
29741
52
2025-11-16 11:17
49231
42
2025-11-16 11:17
12965
49
2025-11-16 11:17
81579
94
2025-11-16 11:17
82914
94
2025-11-16 11:17
32645
53
2025-11-16 11:17
25698
72
2025-11-16 11:17
83974
57
2025-11-16 11:17
57984
68
2025-11-16 11:17
74936
26
2025-11-16 11:17
96345
36
2025-11-16 11:17
46317
46
2025-11-16 11:17
51268
12
2025-11-16 11:17
35146
29
2025-11-16 11:17
82569
93
2025-11-16 11:17
79164
85
2025-11-16 11:17
27159
79
2025-11-16 11:17
15649
89
2025-11-16 11:17
76483
13
2025-11-16 11:17
89675
59
2025-11-16 11:17
36218
86
2025-11-16 11:17
67384
42
2025-11-16 11:17
54867
67
2025-11-16 11:17
16584
93
2025-11-16 11:17
| 深夜直播 | 香蕉app免费下载 |
| 免费直播平台 | |
| 桃鹿直播 | 比心直播 |
| 凤蝶直播 | |
| 曼城直播 | 魅影直播游客免登录 |
| 蜜桃app | |
| 深夜直播 | 莲花直播 |
| 青柠直播 | |
| 魅影直播游客免登录 | 茄子直播 |
| 花间直播 | |
| 小草莓直播 | 心跳直播 |
| 秀色直播 | |
| 么么直播 | 奇秀直播 |
| 红桃直播 | |
| 五楼直播 | 魅影直播 |
| 荔枝网直播 | |
| 榴莲视频 | 伊人直播网站 |
| 成人直播app推荐免费 | |
| 美女直播app | 心动直播 |
| 97播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