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8月13日電 題:穿行北疆 中外視角下內蒙古人權發展的溫暖印記 記者 烏婭娜 從廣袤的草原到蔥鬱的森林,從自動化的工廠到迎來新生活的村民家,從體驗流傳千年的樹皮畫製作到觀禮萬馬奔騰的那達慕會場……過去的一周裡,參加「人權行動看中國·2025」內蒙古行活動的中外嘉賓穿行北疆,用他們的視角記錄和見證了內蒙古大地上人權發展的生動實例。 本次活動以「綠色發展·和諧共生」為主題,來自德國、法國、義大利、中國等10餘國的媒體記者、社媒網紅、專家學者組成採訪團,圍繞內蒙古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民族團結進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領域開展行進式、體驗式探訪,留下了一幕幕溫暖的印記。 圖為中外嘉賓合影留念。姜金攝 守護草原綠水青山 站在烏拉蓋管理區九曲灣景區的觀景臺上遠眺,烏拉蓋河似一條銀色的哈達鑲嵌在綠色的大地上,河水蜿蜒曲折,河邊綠草茵茵、野花叢生。 烏拉蓋管理區是國家第六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在這裡,中外嘉賓感嘆大自然的魅力,並對當地35平方公裡的草原生態保護成果稱讚有加。近年來,烏拉蓋管理區致力於將景區打造為原生態草原旅遊目的地,推動建成集資源保育、科學利用、科普宣教、智慧監測、生態旅遊等綜合功能為一體的實踐創新景區。 置身阿爾山氧心森林浴道,陽光透過樹梢的縫隙灑下斑駁陸離的光影,鬱鬱蔥蔥的樹林將山脈勾勒出連綿起伏的輪廓。 阿爾山坐落在浩瀚大興安嶺林海之中,這裡森林覆蓋率高達81.2%,2019年11月,阿爾山成為第三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阿爾山市通過「全域旅遊、四季旅遊」這一綠色產業為核心的綠色驅動模式,走出了一條生態保護與綠色發展共贏之路。 來自瑞士的網絡達人亞尼拉·帕特裡夏·庫埃斯塔興奮地說:「這裡的景色非常美,打開窗就能看到滿眼綠色,簡直跟瑞士一樣。」 創造農牧民幸福生活 「99號公路」向西烏珠穆沁旗草原腹地延伸,這條解決當地1萬多民眾出行難題的道路,也串聯起當地的千態萬業,盤活了區域文化、旅遊、特色產業等資源,150多戶牧戶通過各種新業態加入到這條綜合性旅遊地標的建設中。 如今,「90後」牧民洪格爾在放牧之餘還在「99號公路」起點開起了燒烤攤,這給他增加了不少收入。他笑著說道:「我的家鄉能被全國各地的遊客知道,我很自豪。」 在中宣部的支持下,興安盟科右中旗巴彥茫哈蘇木哈吐布其嘎查草布斯臺艾裡建起了青貯窖、栽植了經濟林、創建了養牛基地,還種上了防風固沙林。村民白銀寶家從土坯房搬進了寬敞明亮的磚瓦房,小院裡各種蔬菜長勢喜人,牛在基地裡集體餵養。他笑著說:「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 希臘希中文化協會副會長喬月·碧絲芭深有感觸地說:「幸福是最重要的,我在此次採訪過程中看到了,中國是如何付出諸多努力來達到這個目標的。」 傳承文化煥發光彩 拿著自己親手製作的樹皮畫成品,匈牙利智庫歐亞中心主任樂文特·霍爾瓦特說:「文化傳播的方式有很多種,而親手製作和體驗是最直接的,我希望能學習更多的東西。」 阿爾山市白狼鎮地處大興安嶺中段嶺脊,被茂密的原始森林環繞,白狼林俗樹皮畫起源於此。白狼林俗樹皮畫以其獨特的創作材料——白樺樹皮和精湛的製作工藝而聞名,不僅具有獨特的審美價值,也是當地人民智慧和藝術的結晶。 中外嘉賓向製作樹皮畫的老師認真學習,經過描、剪、刻、雕、粘、燙、裝裱等步驟,製作出獨一無二的藝術品。 觀禮2025興安盟那達慕開幕式,中外嘉賓與10餘萬遊客共赴草原之約。萬人同跳安代舞,數百匹駿馬馳騁草原,機器人和機器狗組成方陣,76架無人機託舉紅旗騰空而起……一個個傳統與現代結合的畫面讓每一位嘉賓由衷感嘆。 義大利新絲路促進會會長弗朗切斯科·保羅·馬林焦說:「中國的團結在於對社會整體的發展沒有放棄到任何一個地區,也不允許任何人落後。」 德國網紅娜塔莉·阿隆說:「幾天的行程我感受到了內蒙古的開放、包容和溫暖,我會把這次行程的感受分享到網上,讓更多人看到和了解內蒙古。」 吉林大學法學院院長、人權研究院執行院長何志鵬說:「人權最重要的就是要實現人民的發展需求,內蒙古在人權領域的這些成就,是我們國家社會發展的窗口,也是每一個普通人共同努力的結果。」(完)
村咖還沒「喝明白」,今年以來,另一種新業態的風正「席捲」上海鄉村,成為鄉村旅遊消費的新趨勢——窯烤麵包店。最近,奉賢鄉村的一家新開不久的窯烤麵包店火了。它坐落在奉賢的「遠郊」頭橋街道,開在一間普通、沒有過多裝修的鄉村民宅裡,周邊也沒有知名的文旅景點,背後更沒有「網紅村」的流量支撐。而它的老闆兼「主廚」宋軍明,甚至還是位從事建築工地行業多年且在3個月之前,對麵包毫無研究的「70後」理工大叔。這樣一家稱得上毫無「優勢」可言的麵包店,是怎麼火起來的?選擇在臨近退休的年齡,在麵包這條擁擠的賽道上二次創業,宋軍明的底氣又是什麼?近日,記者前去探訪。正在做麵包的宋師傅。沈思怡 攝瞄準鄉村文旅新風口二次創業一個工作日正午,記者在頭橋街道東新市村的田裡有風窯烤麵包店遇到了從寶山趕來買麵包的市民陳曉華。他在短視頻平臺上刷到宋軍明窯烤麵包的製作過程後,便對這種新奇的麵包念念不忘,當天終於克服物理距離,驅車兩小時來線下打卡。當他站在窯爐旁,品嘗到剛出爐、熱氣騰騰的恰巴塔時,一路的舟車勞頓似乎都在麵包香中紓解了。「我是宋師傅的老粉絲,今天終於嘗到了現制的窯烤麵包,果然很香。」陳曉華說道。像陳曉華這樣遠道而來的客人,宋軍明每天要接待不少。他的麵包工作室不足10平方米,每天要產出100至300隻麵包,品類涵蓋當下流行的恰巴塔、鄉村歐包、吐司等30多種。宋軍明在各大社交平臺上有近萬的粉絲,由此吸引了不少從上海各地趕來購買的顧客,其中不少都是衝著庭院裡那口巨大的窯爐而來。因此,雖只做線下零售,但幾乎每天都供不應求。各式各樣的窯烤麵包。沈思怡 攝記者了解到,窯烤麵包是一種起源於幾百年前歐洲的傳統烘焙工藝,其最大特色是要將麵包放入巨大的窯爐,用果木柴火燒制的餘溫進行烘烤,由此烤制的麵包外皮香脆內陷柔軟,別有一番風味。而窯爐本身獨特的造型,也是吸引消費者的一大亮點。今年上半年,在滬郊多個鄉村,類似的窯烤麵包店層出不窮。有的被打造成復古的南法風格,開業即成為年輕人們的網紅打卡地,流量暴增;有的日售麵包400多個,單價在30到50元左右,日進鬥金引得同行稱羨;甚至,許多精品民宿、露營地、村咖、文創園等已有的業態也紛紛跟進,添置新窯爐,開闢窯烤麵包、手工比薩、烘焙體驗等新業務,儼然成了鄉村文旅的下一個風口。一家位於上海青浦的鄉村窯烤麵包店。圖源網絡一家位於上海青浦的鄉村窯烤麵包店。圖源網絡不過,宋軍明與窯烤麵包的結緣,屬實是巧合。今年3月,一位朋友拜託長期從事建築行業的宋軍明幫忙搭建一個烤麵包的窯爐,他這才知道窯烤麵包這項工藝,在長三角周邊城市考察了一圈後,原本對麵包並不感冒的他和太太立刻被「種草」了。「除了麵包獨特的風味,最打動我們的,是這種麵包在製作過程中不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劑,吃起來更安心,也符合現在都市人對自然健康的追求。」剛出爐的窯烤麵包。沈思怡 攝與此同時,宋軍明原本在浦東經營的建築公司也處於業務收尾的階段,考慮到當下城市居民熱衷鄉村遊,自己又在奉賢鄉下有老宅基房,啟動成本低,他便動起了回村開店、二次創業的念頭。在那之後,他花了一個月時間設計窯爐結構,請專業人士搭建。窯建好後,他與太太又馬不停蹄地拜師學藝,鑽研法國傳統的發酵方式和麵包整形手法,甚至每晚12點還要復盤老師上課的內容,逐漸從最初連麵粉都分不清的「小白」轉變成可以妙手做麵包的「主廚師傅」。不到3個月的時間裡,這家鄉村窯烤麵包店就落地迎客了。宋師傅的鄉村麵包店。沈思怡 攝「初心是為鄉村做點事情」相比許多鄉村文旅賽道上的同行,宋軍明的麵包店屬實有點樸實無華。店裡人手不多,主要靠他和太太兩人負責麵包的製作,另請了一位員工幫忙打下手。夫婦二人每天清晨六點半開始打麵團,七點半燒窯,將窯爐溫度燒至500度後再自然冷卻,九點半左右便能烤制第一爐麵包,十點第一盤麵包出爐,隨後便是不斷地揉面、醒發、烘烤,各品類麵包的製作過程循序往復,一直工作要到下午兩點,待窯爐冷卻至不適宜烘烤方才結束,中間幾乎沒有停歇。宋師傅和太太一起做麵包。沈思怡 攝另一重「樸實無華」則體現在麵包的研發上。除了從師傅那學來的配方,在製作過程中保證用料的品質與無添加,宋軍明和太太還根據村裡時令的瓜果蔬菜研發新口味,如將自家地裡產的南瓜製成餡料打入南瓜吐司,將隔壁村農業合作社種植的火龍果製成顏色鮮豔的火龍果歐包。「目前還在測試階段,如果配方成熟,就把周邊村民種植的南瓜都以市場價收購過來,幫助他們拓寬銷路,實現增收。」他還在考慮,將以頭橋周邊種植的特色農產品作為產品開發來源,比如村子旁邊的草莓採摘園、小番茄基地等。眼下,他還讓許多村民將自家農產品拿到麵包店售賣,讓店裡的大客流為村民帶來更多收益。宋師傅用自家地產南瓜製作的南瓜吐司。宋軍明表示,這種帶動鄉村周邊一同發展的思路,其實是他回鄉開麵包店的初心。「雖然十七歲就離開家鄉外出工作了,但作為土生土長的農村人,我一直想著有天能回來做些有助於鄉村振興的事。如今終於找到一個合適的切口。」坦白說,頭橋街道與東新市村遠算不上奉賢鄉村文旅產業蓬勃的地方,甚至有「欠發達」,雖有個別如蔬菜採摘基地、馬術訓練營、垂釣基地等零星景點,但在如今網紅村「神仙打架」的時代,絕對不算出眾。而宋軍明也深知,僅靠他這樣一家小小的麵包店,去帶動東新市村的鄉村振興,更是不可能的事。東新市村裡的馬術訓練基地。資料圖片「我們現在只做線下,目的就是把奉賢乃至市區的客人吸引過來,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們感受鄉村別有的精緻,再接著談能不能把人'留下來'的問題。」也因此,他店裡許多麵包都是半買半送的,就是希望以好味道與好口碑,換取顧客一次又一次地到店復購。同時,他也在與街道其他的農旅項目對接,希望彼此間能達成某種聯動,為顧客提供更豐富的遊玩體驗。一個積極的變化是,在宋軍明的窯烤麵包店開業不久後,已有不少客戶朋友來向他打聽周邊閒置農宅的資源,表達出想要來此經營中醫館、中式服裝店等的意向。其實,「網紅村」從來不是憑空出現的,它們往往由一兩個亮眼項目帶動,先產生集聚效應,再擴散出更廣泛的漣漪效應。宋師傅的窯烤麵包店,或許正想成為點亮夜空的第一顆星。在他的故事裡,沒有驚天動地的規劃,只有一個歸鄉者的真誠,用手藝聚攏人氣,用善意反哺鄉鄰。或許,鄉村振興的密碼,就藏在這樣一個個帶著煙火氣的嘗試裡,藏在那些想為家鄉做點事的初心深處。從窯爐中剛烤好的麵包。沈思怡 攝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7392
13
2025-11-19 01:01
73864
72
2025-11-19 01:01
53172
98
2025-11-19 01:01
95132
84
2025-11-19 01:01
75384
83
2025-11-19 01:01
32948
81
2025-11-19 01:01
28156
35
2025-11-19 01:01
31825
96
2025-11-19 01:01
31768
31
2025-11-19 01:01
92653
47
2025-11-19 01:01
83912
73
2025-11-19 01:01
13628
28
2025-11-19 01:01
97543
27
2025-11-19 01:01
29164
25
2025-11-19 01:01
35968
73
2025-11-19 01:01
95684
62
2025-11-19 01:01
73469
89
2025-11-19 01:01
68459
62
2025-11-19 01:01
47293
39
2025-11-19 01:01
12954
52
2025-11-19 01:01
54132
32
2025-11-19 01:01
69417
32
2025-11-19 01:01
81463
76
2025-11-19 01:01
86425
36
2025-11-19 01:01
85916
95
2025-11-19 01:01
12739
29
2025-11-19 01:01
61345
54
2025-11-19 01:01
31549
98
2025-11-19 01:01
12498
61
2025-11-19 01:01
89254
21
2025-11-19 01:01
32194
37
2025-11-19 01:01
92761
84
2025-11-19 01:01
63578
62
2025-11-19 01:01
76415
54
2025-11-19 01:01
15367
64
2025-11-19 01:01
28941
64
2025-11-19 01:01
24985
89
2025-11-19 01:01
16248
95
2025-11-19 01:01
17964
43
2025-11-19 01:01
65342
67
2025-11-19 01:01
43896
63
2025-11-19 01:01
32418
28
2025-11-19 01:01
74361
42
2025-11-19 01:01
13524
82
2025-11-19 01:01
42931
92
2025-11-19 01:01
14398
92
2025-11-19 01:01
23618
57
2025-11-19 01:01
21954
71
2025-11-19 01:01
87291
35
2025-11-19 01:01
83761
46
2025-11-19 01:01
84531
53
2025-11-19 01:01
71958
49
2025-11-19 01:01
| 嗨球直播 | 免费直播行情网站大全 |
| 魅影直播 | |
| 魅影看b站直播 | 五楼直播 |
| 柠檬直播 | |
| 夜月视频直播 | 绿茶直播 |
| 柚子直播 | |
| 伊对免费下载 | 成人抖阴 |
| 桃鹿直播 | |
| 樱桃直播 | 抖音成人版 |
| 月夜直播在线观看 | |
| 心动直播 | 橘子直播 |
| 直播软件下载 | |
| 小k直播姬 | 优直播 |
| 鲨鱼直播 | |
| 荔枝直播 | 奇秀直播 |
| 蜜桃app | |
| 夜月直播www成人 | 九球直播 |
| 小猫直播 | |
| 杏仁直播 | 春雨app直播免费看 |
| 趣爱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