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楊雲龍 雖已立秋,但長沙仍持續高溫天氣,加上不時有降雨,蚊蟲活動愈加活躍,不但使人們深受其擾,還可能造成多種傳染病傳播,包括登革熱、基孔肯雅熱等。專家提醒:預防蚊媒傳染病的核心策略就是「清積水、滅成蚊、防叮咬」。 蚊子可通過叮咬傳播多種傳染病 世界上大約有3500種蚊子,目前我國的蚊子種類約390種,主要包括按蚊、伊蚊和庫蚊等三類。蚊媒傳染病,是指通過蚊子叮咬傳播病原體的一類疾病。讓人打寒戰、貧血的瘧疾,讓人出現抽搐、意識障礙的乙腦,使人出現高燒、全身劇痛、皮疹的登革熱等,都屬於蚊媒傳染病。 被蚊子咬一口,癢不是最重要的,其最大危害在於蚊子會通過叮咬傳播多種傳染病。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每年約有72.5萬人因蚊蟲叮咬而死亡。在我國,重要的傳染病蚊媒有四大類:中華按蚊,是瘧疾和馬來絲蟲病的重要媒介;淡色庫蚊和致倦庫蚊,可攜帶西尼羅病毒與乙型腦炎病毒,是班氏絲蟲病的主要媒介;埃及伊蚊,是登革熱的第一大媒介,也是黃熱病的主要傳播媒介;白紋伊蚊,可以傳播登革熱、基孔肯雅熱等多種疾病。 其中,俗稱「花蚊子」的伊蚊最應引起人們警惕,因為它在吸食人體血液的同時,還可傳播登革熱、基孔肯雅熱等急性傳染病。目前,「花蚊子」在湖南省內分布廣泛且密度較高。同時,湖南有大量人員在廣東務工,加之暑期正值旅遊旺季,人員跨區域往來頻繁,使得湖南疫情輸入風險顯著增加。 如何區分登革熱和基孔肯雅熱? 目前,需要關注的兩種急性蚊媒傳染病是登革熱和基孔肯雅熱。登革熱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經伊蚊叮咬傳播的蟲媒傳染病,基孔肯雅熱則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通過伊蚊叮咬傳播的蚊媒傳染病。 臨床上,如何區分登革熱和基孔肯雅熱?湖南省人民醫院急診科二部副主任醫師靖穎霞表示,基孔肯雅熱和登革熱都是由白紋伊蚊或埃及伊蚊(俗稱「花蚊子」)傳播的病毒性疾病;症狀表現常常重疊,如高熱、皮疹、肌肉或關節痛,早期難以區分;目前都沒有特效抗病毒藥。但登革熱和基孔肯雅熱也有以下不同點: 病原體和潛伏期:登革熱的病原體為登革病毒,潛伏期一般為1天至14天,通常為5天至9天;基孔肯雅熱的病原體為基孔肯雅病毒,潛伏期一般為1天至12 天,通常為3天至7天。 典型症狀:登革熱的典型症狀包括——突發高熱,可在40℃以上;「三痛」,劇烈頭痛、眼眶痛、全身肌肉關節痛;「三紅」,即面、頸、胸部潮紅;出現皮疹,四肢及軀幹有充血性紅疹;噁心、嘔吐、腹瀉;存在重症風險,可發展為登革出血熱、休克症候群,危及生命。基孔肯雅熱的典型症狀包括——突然發熱,持續1天至7天,伴寒戰;關節疼痛呈遊走性,多累及手、腕、踝、趾等小關節,也可波及膝、肩等大關節,1周至3周可緩解,也可能持續數月;發病後2天至5天,軀幹、四肢伸展側、手掌、足底及面部出現斑疹、丘疹或紫癜,部分伴瘙癢;還有頭痛、背痛、肌肉痛,以及噁心、嘔吐等;極少數患者會出現嚴重併發症,如出血、腦炎等,重症雖可致死,但致死率低。 如果你過去14天內去過登革熱或基孔肯雅熱流行的熱帶或亞熱帶國家和地區;或者你居住地或工作的地方(社區、街道,甚至城市)1個月內出現過登革熱或基孔肯雅熱病例,且出現登革熱或基孔肯雅熱相關臨床症狀,要儘快去正規醫院就診,主動告訴醫生你可能的登革熱、基孔肯雅熱暴露史(去過哪裡?周圍有沒有類似病例?),然後按醫生要求用藥,別自己亂吃藥。 預防策略是「清積水、滅成蚊、防叮咬」 伊蚊依賴積水繁殖,家庭作為蚊蟲孳生和叮咬的高頻場所,正是防控的第一道防線。「沒有積水就沒有蚊蟲孳生,沒有蚊蟲叮咬就沒有相關感染疾病傳播。」湖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防所主任技師黃誼提醒,預防登革熱和基孔肯雅熱等蚊媒傳染病的核心策略就是「清積水、滅成蚊、防叮咬」! 陽臺與窗臺是積水「重災區」。夏季,居家要翻盆倒罐清積水,徹底清除房前屋後、陽臺、樓頂的閒置容器(如盆、罐、桶、廢舊輪胎)內的積水;家養水生植物至少每周換水1到2次,並衝洗植物根部、清洗容器內壁,或改用沙石養植;疏通溝渠,保持排水溝渠暢通,清除淤泥和垃圾,防止積水;陽臺地漏需加裝防蚊網,每周用開水衝洗殺滅蚊卵;封蓋儲水容器,儲水的水缸、水池等要嚴密加蓋或安裝紗網;小型水景可投放食蚊魚;及時處理垃圾,妥善處理廢棄瓶罐、一次性飯盒等垃圾,防止積水。 居民要避免叮咬,做好個人防護。居家防蚊,安裝紗門紗窗並確保完好無損;使用蚊帳(特別是嬰幼兒和老人),蚊帳可浸泡殺蟲劑增強效果;使用電蚊拍、合格的殺蟲氣霧劑滅蚊;使用正規品牌的電蚊香液、蚊香,睡前1至2小時點燃,睡覺時關閉並通風。戶外活動時,可穿淺色長袖上衣和長褲,減少皮膚暴露;皮膚塗抹含避蚊胺、派卡瑞丁或驅蚊酯的驅蚊液,儘量避開7時至9時、16時至18時蚊蟲活躍時段外出,遠離草叢、樹蔭、積水等蚊蟲密集區,必要時可藉助化學藥劑增強防護。
認識自己的優缺點、規劃職業生涯、寫簡歷、準備面試……求職過程中,高校畢業生第一次面對這些問題。不少高校在就業指導教師數量有限的條件下,正嘗試運用AI幫助畢業生找到適合的工作。 一名高校教師說:「AI可以幫助我們做很多重複性、事務性的工作,比如梳理信息、優化簡歷、模擬面試,從而更好地配置資源,讓教師真正做到『一生一策』,為學生提供個性化、針對性的建議。」 溫州大學正在推進「人工智慧+」課程改革,引入簡歷會診系統及知識圖譜課程;昆明理工大學在就業指導課上引入大模型,幫助學生篩選求職信息、定位目標崗位、優化簡歷;華東師範大學試點、推廣「成長型簡歷」AI工具…… 各種AI應用與設備成了提高工作效率的「助教」。 成長型簡歷、AI面試艙賦能大學生就業 一份精煉且清晰的簡歷,是畢業生求職的「敲門磚」。AI工具除了能優化簡歷文字、針對不同崗位調整重點,還能提醒學生從簡歷「反推」,認識自己的長處與不足,從而找到努力方向。 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輔導員陶潔請學生在碩士入學時就製作簡歷,把本科階段的學習情況、實踐情況都呈現出來,每年更新一次,再藉助AI工具,指導學生將自己的成長型簡歷電子化,並分模塊梳理。「有了電子記錄,輔導員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動態。如果哪個學生一直沒有更新簡歷,系統篩查出來,我就知道這個學生需要重點關注了;學生可以在系統裡和我互動、提問,我能在線上予以簡單回應。」 除了記錄和復盤,AI還能為學生提供新思路。陶潔舉例:「有名學生在讀碩士期間一直埋頭做科研,沒有實習經歷,不知道怎麼去應聘產品經理職位。這時AI會提示:科研能力是一種可遷移的能力,和產品經理的工作邏輯類似。把這項內容寫進簡歷,就是一種很好的補充。」 陶潔也強調,主題班會、定期一對一諮詢等線下交流仍是必要的。「我們在改進這套工具的過程中,始終保留了輔導員工作中人性化、有溫度的部分,即面談時輔導員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價值觀引領。」 除了打造成體系、多功能的AI平臺,一些高校還利用線下場地,引入了AI面試艙、AI面試輔導室等硬體設備。 華東師範大學學生職業發展中心副主任張劍鳴介紹,近10個月來,學校在教學樓、圖書館、學生活動空間等位置陸續安裝了12個「AI面試艙」,目前已服務超5000人次,學校的『青年百問智能體』也有AI面試功能。這可以為學生提供安靜私密的小空間,不用擔心打擾別人,大膽訓練自己。 溫州大學打造了面積超過3000平方米的就業服務一體化中心,包含多功能面試室、AI線上面試廳、面試輔導室等空間,學生既可以掃碼使用線上平臺,也可以隨時到中心使用這些功能空間。就業指導師、職業生涯諮詢師平時就在中心「待命」,學生可以就簡歷優化、面試輔導等問題找就業指導師詢問,也可以預約職業生涯專家進行深層次探討。 溫州大學計算機與人工智慧學院學生小趙今年畢業,成績不錯的他在求職時缺乏自信,不太懂得包裝、推銷自己。學校關注到了小趙的情況,就業指導教師指點他面試技巧,引導他使用AI優化簡歷,用AI面試官進行循環面試練習。後來,小趙收到兩個技術崗位的offer,最後選擇了上海一家科技企業的開發崗位。 魏曉曉表示:「現在學生獲得信息的渠道非常廣泛,遇到問題第一反應就是上網查,但不一定能找到靠譜的信息。學校有了就業指導平臺,學生知道官方提供的信息一定是準確的,而且可以進一步去找老師溝通。總的來說,AI可以賦能學生,實現高質量就業。」 AI幫教師把職業生涯課上成「金課」 高校助力大學生高質量就業,職業生涯發展課是一個關鍵抓手。 華東師範大學《職業認知與生涯發展》課程小組負責人蔣瑾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上學期這門課將AI引入課堂教學與互動、激發學生探索核心興趣點、學生評價等環節,開放選課即報滿,結課後獲得了超出預期的好評。 從2024年開始,昆明理工大學開始嘗試用AI賦能就業指導課。該校就業指導中心就業教育科科長陳桂榮向記者介紹,過去的就業指導課多聚焦於教會學生使用搜尋引擎查找、整理行業信息做求職準備,教師難以對所有學生進行一對一指導。如今,教師的教學重心轉向指導學生掌握與AI高效對話的技巧,藉助智能工具更精準地匹配適合自身的行業、企業及崗位,在此基礎上開展針對性求職準備,效率大幅提升。 陳桂榮觀察到,許多學生在求職時感到困惑,根源在於對進入新階段的未知和自我認知的模糊。AI的加入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新路徑——它可以幫助學生梳理在學習、實踐中體現出的能力和優勢,並將這些優勢清晰映射到目標職業所需的核心能力上,幫助學生建立更明確、更具信心的求職路徑。 山東大學在2024年著手開發建設「山小芽」AI生涯發展助手,依託大數據算力分析,挖掘學生在考研、保研、出國(境)、求職、考公、創業等方面的成長發展需求並進行分析,幫助學生構建就業大數據畫像;學生可以在平臺上對接到專業教師、朋輩導師、業內同行、行業專家、國際組織專家等,預約一對一匹配指導。 山東大學學生就業創業指導中心工作人員竇尚孝告訴記者,2024年9月起,學校將《生涯發展:學業職業目標養成》列為大一新生必修課,並對內容進行「校本化」「院本化」升級改造,推動課程高質量建設。這門課共20學時,12個學時的理論課圍繞各學院學科特色,講解近3-5年的就業數據、就業信息搜集、就業能力提升、創新意識培養等;實踐課鼓勵學生通過「山小芽」平臺,完成生涯困惑諮詢或生涯人物訪談等。 截至目前,「山小芽」已覆蓋1.7萬餘名學生,匯聚專家資源2700多人,月均諮詢量千餘次。山東大學還與南京大學、同濟大學等15所重點高校和百度、科大訊飛、浪潮等企業成立「AI賦能·生涯發展聯盟」,運用大數據精準匹配資源,探索AI賦能生涯教育新範式。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魏其濛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5年08月14日 01版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96453
98
2025-11-20 22:37
93864
43
2025-11-20 22:37
83475
54
2025-11-20 22:37
91562
76
2025-11-20 22:37
38451
31
2025-11-20 22:37
98536
79
2025-11-20 22:37
81765
29
2025-11-20 22:37
26413
64
2025-11-20 22:37
19237
78
2025-11-20 22:37
54268
67
2025-11-20 22:37
73541
43
2025-11-20 22:37
74162
52
2025-11-20 22:37
54928
15
2025-11-20 22:37
62857
18
2025-11-20 22:37
74659
69
2025-11-20 22:37
29546
53
2025-11-20 22:37
18276
83
2025-11-20 22:37
28496
91
2025-11-20 22:37
13967
89
2025-11-20 22:37
41936
15
2025-11-20 22:37
24768
31
2025-11-20 22:37
26897
71
2025-11-20 22:37
61482
74
2025-11-20 22:37
49137
73
2025-11-20 22:37
59863
21
2025-11-20 22:37
61459
23
2025-11-20 22:37
92451
82
2025-11-20 22:37
43295
84
2025-11-20 22:37
16793
87
2025-11-20 22:37
45631
73
2025-11-20 22:37
62934
91
2025-11-20 22:37
81493
42
2025-11-20 22:37
76912
41
2025-11-20 22:37
85371
58
2025-11-20 22:37
28764
21
2025-11-20 22:37
67942
32
2025-11-20 22:37
18375
59
2025-11-20 22:37
63128
68
2025-11-20 22:37
54937
98
2025-11-20 22:37
46917
93
2025-11-20 22:37
85291
61
2025-11-20 22:37
18756
24
2025-11-20 22:37
76453
28
2025-11-20 22:37
89673
56
2025-11-20 22:37
83725
84
2025-11-20 22:37
63241
14
2025-11-20 22:37
91328
54
2025-11-20 22:37
12869
17
2025-11-20 22:37
57936
64
2025-11-20 22:37
23486
89
2025-11-20 22:37
94856
17
2025-11-20 22:37
53798
84
2025-11-20 22:37
64913
91
2025-11-20 22:37
| 名模直播 | 飞速直播 |
| 茄子直播 | |
| 红杏直播 | 小k直播姬 |
| 优直播 | |
| 月神直播 | 伊对免费下载 |
| 魅影直播 | |
| 小猫咪视频 | 杏爱直播 |
| love直播 | |
| 蝶恋直播 | 鲍鱼直播 |
| 杏仁直播 | |
| 莲花直播 | 迷笛直播 |
| 月夜直播app夜月 | |
| 月神直播 | 秀色直播app下载 |
| 咪咕直播 | |
| 名模直播 | 97播播 |
| 六月直播 | |
| 秀色直播app下载 | 妖精直播 |
| 蝶恋直播 | |
| 小猫直播 | 小草莓直播 |
| 小白兔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