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8月5日電 (史玉江 王曉燕)近日,新疆農業科學院研究員張宏芝蹲在田埂邊,指尖划過「核春3號」的麥穗,抬頭對身邊的技術員說:「這品種株型緊湊,抗病性強,按現在的長勢,畝產上800公斤有戲。」 這片麥田,正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新星市優質特色糧食作物創新中心的核心區。 專家查看「核春1號」高產小麥品種長勢。王曉燕 攝 如今,以該中心為先鋒,聯合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下稱「中棉所」)在紅星二場建成的優質抗逆經濟作物科創中心,讓「政產學研」深度融合。 「今年百畝試驗田種了633個品種,僅小麥就有112個,千畝示範區試種了7個品種。」紅山農場四連負責人姜順旺介紹,第十三師新星市優質特色糧食作物創新中心聯合第十三師農科所、青島農業大學等單位,聚焦黑小麥、硬粒小麥等特色糧食育種與高產技術。 紅山農場提供的140畝試驗田成「品種擂臺」。目前,第十三師新星市優質特色糧食作物創新中心已對接相關種業公司開展春小麥萬畝良種繁育,抗逆高產品種累計推廣10萬畝。 位於紅星二場的優質抗逆經濟作物科創中心,依託中棉所優勢,聚焦棉花抗鹽鹼、耐旱品種選育,已培育3個抗逆棉花新品系。 「鹽鹼地試種畝產突破350公斤。」中棉所研究員葉武威表示,這為乾旱鹽鹼地區種棉闢新徑。 「兩中心雖分別側重糧食、棉花,但目標一致:讓技術落地,讓職工受益。」第十三師農科所副所長管利軍說。 「培育一個品種需10年以上,推廣好同樣要下功夫。」張宏芝說,其團隊帶來的「核春1號」「核春3號」等品種目標畝產800公斤以上,還需摸索水肥一體化、化學調控防倒伏等本地適配技術。 張宏芝團隊與第十三師農科所技術員常開「田間研討會」。管利軍說,下一步要將數據轉化為職工們易懂的種植方案。 「以前推廣新品種,大家總說『先看看』,現在見了試驗田收成,都主動來要種子。這就是技術落地的最好證明。」新疆農墾科學院研究員徐紅軍表示。(完)
拉薩8月14日電 題:亞古:清真寺與佛寺正共享一片藍天 記者 江飛波 「上世紀四五十年代,中國西北一帶的部分穆斯林去麥加朝覲,會先到拉薩,再從亞東出境經印度孟買再乘船前往沙特。」拉薩清真大寺教長亞古近日向記者介紹,「那時朝覲旅途用時至少半年,如今乘包機前往已非常便捷」。 位於拉薩八廓街的清真大寺始建於公元10世紀,與數百米外的大昭寺在古城內共存共生已千餘年。作為世居拉薩的藏回穆斯林代表,亞古說,西藏自治區成立60年來,高原藏回群體生活發生巨變,是西藏民族團結與宗教和諧的成果。 8月1日,藍天下,拉薩清真大寺的大門體現出鬥拱結構和藏式塗裝風格的結合。記者 江飛波 攝 「西藏藏回穆斯林跟其他省份穆斯林有些不同。」亞古解釋,藏回的母語是藏語,服飾一般為傳統藏裝,在宗教禁忌和婚喪嫁娶習俗等方面遵循伊斯蘭教傳統,生活飲食習慣與藏族一樣,吃糌粑、喝酥油茶。 「西藏藏回群體這60年來的生活變化主要是實現了『三不愁』(不愁吃、不愁穿、不愁住)和『三有』(有技能、有就業、有收入)。」亞古感慨,相比上世紀朝覲只能翻山越嶺,經歷嚴寒缺氧,如今可以包機前往,既是西藏交通發展的縮影,也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體現。 在西藏,各民族形成了緊密的經濟聯繫。亞古說,拉薩清真大寺外最早是一個草料市場,如今已發展成蟲草交易市場,「那曲、昌都、山南等地的藏族百姓把蟲草賣給回族商人,回族商人再和其他省區的漢族買家聯繫,將西藏蟲草銷售出去。」亞古介紹,這個非常成熟的產業鏈,誰也離不開誰。 2024年7月,拉薩市政協副主席、清真大寺教長亞古(右)到訪青海省宏覺寺,與藏傳佛教僧人交流。(受訪者供圖) 民族交往並不僅限於經濟聯繫。今年1月7日,日喀則定日縣發生6.8級地震,拉薩伊斯蘭教界人士和信眾積極響應,向災區捐款108萬元人民幣。「保護生命是伊斯蘭教的崇高精神。」亞古說。 西藏目前共有約1.3萬穆斯林,其中世居藏回7000餘人。他介紹,藏回同胞和其他同胞一樣,享有平等的政治、經濟以及宗教信仰自由等權利。拉薩清真大寺和小寺共有教職人員18人,如今全部納入了社保體系。 西藏有四座清真寺、兩處禮拜點。亞古特別提到,2024年,政府出資對日喀則清真寺進行重建。「日喀則是我國面向南亞開放的大通道,重建清真寺有助於國際社會了解中國的民族宗教政策。」值得一提的是,重建後既體現了中式建築風格,又融入了高原文化元素。 「近些年來,每到旅遊旺季,陸續有尼泊爾、孟加拉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國家的穆斯林遊客到拉薩清真大寺做禮拜。」亞古說,這表明西藏越來越開放包容。 8月1日,拉薩市政協副主席、清真大寺教長亞古展示阿拉伯文和藏文對照的《古蘭經選》。記者 江飛波 攝 談及時代變遷,亞古說,年輕一代呈現出宗教信仰更理性化、生活方式更現代化的特徵。「清真大寺在保持宗教傳統的同時,也在適應時代需求。在經堂教育中,除了傳統伊斯蘭經典,我們還採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和藏語進行解經。」亞古介紹,阿訇在解經時,以伊斯蘭教的和平、寬容精神,引導年輕一代正確理解信仰。 「西藏的實踐證明,平等政策與法治保障、文化交流相加,等於可持續的和諧。」亞古說,他常以西藏為例向國際友人闡釋:當清真寺與佛寺共享一片藍天時,偏見自然消解。(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莲花直播 | 鲍鱼直播 |
夜月视频直播 |
春雨直播安装包 | 春雨app直播免费看 |
四季直播 |
69美女直播 | 成人性做爰直播 |
黑白直播 |
嗨球直播 | 绿茶直播 |
凤凰网直播 |
彼岸直播 | 橘子直播 |
柚子直播 |
婬色直播 | 黑白直播 |
花瓣直播 |
伊人下载 | 小妲己直播 |
香蕉app免费下载 |
成人抖阴 | 飞速直播 |
青稞直播 |
520直播 | 橘子直播 |
春雨直播全婐app免费 |
月夜直播在线观看 | 秀色直播app下载安装app |
魅影app免费下载安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