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日報見習記者 丁一 □ 法治日報記者 趙麗 □ 法治日報實習生 張茗 22歲的張婷(化名)站在醫療美容機構諮詢室的門口,短短十米的距離,她卻感覺「像是走過了一個世紀」。她踏進這裡的本意只是想做個基礎護膚,卻被引導進了面診室。諮詢師對著她年輕的臉龐,竟給出了「皮膚松需要抗衰」「鼻翼寬要切除」的診斷,然後提出打造「幼態臉」的方案。 作為剛考上研究生的應屆畢業生,身高170釐米的她皮膚白皙透亮,眼神裡還帶著校園生活的神採奕奕。而走出門時,被判定為「不合格」的臉讓她心情沉重,「我才22歲啊」。直到親友點醒,她才恍然:「我好像被製造焦慮了。」 《法治日報》記者調查發現,隨著暑期來臨,不少年輕女性希望利用這段相對空閒的時間進行美容護理,提升個人形象。而在「幼態審美」風靡醫美市場的當下,部分醫美機構瞄準這一群體,他們鼓吹「衰老無關年齡」,以「打造幼態臉」為名,誘導消費者,背後隱藏的則是標準混亂的「診斷」和深埋的消費陷阱。 五家機構方案各異 「幼態臉」究竟是什麼?記者走訪多家醫美機構發現,它通常被描述為接近兒童特徵的臉型:圓潤、飽滿、無稜角。然而,如何「打造」它,往往全憑機構「一張嘴」。 記者以消費者身份暗訪了北京5家宣稱精於打造「幼態感」的醫美機構。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這5家機構對記者同一張臉的「診斷」和改造方案竟然南轅北轍。 在第一家機構,諮詢師拿著工具在記者臉上比畫後,提出要「掃除疲憊感」:填淚溝、填充太陽穴、填鼻基底、打瘦臉針放鬆下頜線,最後還要豐個「嘟嘟唇」。「五官骨相沒問題,但精神狀態很重要,你現在看著像「睡不醒」,需要調整五官的比例。」諮詢師說。 到了第二家,重點變成了眼睛:填臥蠶、加寬雙眼皮、填眉弓和三角區,「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得讓它更精神」。這家機構還拋出一堆新名詞:「撒嬌星星眼」「蝴蝶眼」「精靈耳」「嬰兒嘟嘟唇」,「這些部位的變美思路一致,比如眼睛無非就是用「童顏針」做收緊,或者用玻尿酸加膠原的方式作支撐」。 第三家機構更是發明了「幼態辨識度」的概念。儘管記者年齡不到30歲,還算年輕,卻被指「辨識度不夠」:唇不夠飽滿、鼻子不夠高、下巴不夠尖、眉弓平,導致「面部摺疊度不夠,五官不夠立體,沒有深邃感」。諮詢師甚至聲稱「90多歲都有做幼態臉的」。「年輕人是增加辨識度,年長者是抗衰。」見記者猶豫,對方立刻「關切」地問,「是不是總熬夜累呀?預算不足可以先做部分項目,有些項目今天注射完即刻就會有效果。」 第四家和第五家機構則各有側重:一家要縮鼻翼、延長下巴、豐唇,並以個別演員的「幼態臉」為例說明微翹嘴唇的重要性;另一家則要尖下巴、填太陽穴、墊高鼻子和眉弓,甚至拿出小狗圖片類比「頭包臉」的審美,暗示記者做完後「追求者會排長隊」。 話術精密風險輕描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支撐這些五花八門方案的,是一套精心設計的話術體系,核心直擊消費者軟肋——對衰老的焦慮和對即時變美的渴望。 記者以「幼態」為關鍵詞在某社交平臺上檢索,跳出大量相關帖子,有博主通過「骨相老化」和「飽滿幼態」的強烈反差營銷「幼態臉」,還有博主直接宣傳「童顏針」「少女線提升」等項目。 「人每一天都在衰老,明天又比今天老,如果不抗衰,那就會一直變老」「打造幼態臉之後,你找的男朋友肯定比現在好,追你的人數量肯定大幅增加」……這些說辭在記者走訪多家機構時被反覆提及,而對於可能存在的風險卻被隻言片語模糊帶過。 張婷就是被這樣一套組合拳精準誘導的。她向記者回憶,諮詢師先是拿著高倍放大鏡在她臉上仔細檢查,然後對著屏幕上的模擬圖,逐一「分析」她面部的「不足」:太陽穴不夠飽滿顯得「刻薄」、鼻基底輕微凹陷帶來「苦情感」。這些被刻意放大的「瑕疵」,與「幼態臉」的圓潤、飽滿、緊緻標準形成了鮮明對比。接著,諮詢師便拋出了那套「衰老無關年齡」「20歲就該開始抗衰」的理論,並描繪了打造「幼態臉」後「桃花運爆棚」的美好前景。 在這種氛圍下,原本只打算做基礎護膚的張婷,心理防線被一步步擊破,開始認真考慮對方推薦的注射填充方案。而當她詢問注射玻尿酸、肉毒素等項目的風險時,對方輕描淡寫道「風險很低啦」「我們是大醫院(微創科),幾乎沒風險」「材料選對就沒問題」,甚至戲謔地說「如果有風險,那就是讓你變美的風險」。 要想打造一張「幼態臉」,價格並不便宜。 記者走訪發現,有些機構的報價動輒數萬元,高端材料或「套餐」可達十幾萬元。為了促成交易,銷售們使出渾身解數,營造稀缺感和緊迫感。 有銷售以自身「慘痛」經歷現身說法:用了特價產品下巴出問題,最後花萬元補打「童顏針」才解決,暗示「一分價錢一分貨」。有銷售利用促銷節點,「6支玻尿酸打包價12800元,限時!交500元定金就能鎖定,過半個月就恢復19800元了」,更多銷售則是以「長遠帳」說服消費者選擇高價材料,「預算高些,維持久,少修復,長遠看更划算」。 為何「幼態審美」能如此輕易地撬動消費,甚至製造焦慮? 西南政法大學一位負責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師分析道,容貌焦慮容易引發模仿衝動,人在焦慮時容易失去理性判斷,傾向於「隨大流」。網絡上精心修飾的「完美幼態圖」天然帶有引發焦慮的傾向。一些商家深諳當下社會人們追求「即時滿足」的心理,承諾快速變美變年輕,正是投其所好。而追求幼態外貌的深層心理,其實是渴望被喜歡、被接納的安全感,就像在社交平臺上精心修圖求贊一樣。 在北京某知名醫美機構長期擔任美容顧問的李女士坦言,「幼態臉」等概念本質是營銷工具。一些機構利用這些詞彙製造焦慮,讓顧客覺得自己不夠美,它巧妙地模糊了年齡界限,讓任何年齡段的消費者都能被納入「需要改善」的範疇。與此同時,這些機構對於「輕醫美」安全性的過度強調,也誤導了部分消費者。 「實際上,強行套用流行模板,尤其對骨骼定型的成年人進行過度填充,可能適得其反,導致「饅化臉」(面部過度填充症候群),表情僵硬不自然。」李女士說。 系統化精細化治理 記者調查發現,圍繞「幼態審美」的營銷亂象只是醫美行業問題的冰山一角。虛假宣傳盛行、服務邊界模糊、消費者維權困難等問題相互交織。 記者在第三方投訴平臺檢索「幼態臉」等關鍵詞發現,相關投訴有500多條,投訴內容多為:所做項目涉嫌虛假宣傳,加量加價注射,誘導消費者購買項目,做完項目後面部不協調甚至毀容等。 上海市消保委曾發布通報稱,受理美容、醫美等相關投訴9000件,美容抗衰、輕醫美服務水平良莠不齊,消費者維權舉證難,主要問題包括機構誇大效果、以低價為噱頭吸引消費者,實際消費時卻以多重話術誘導加價下單;機構存在經營資質不全、資質缺乏、收費不透明、價格不對外公示等情況。 北京交通大學法學院副教授付新華指出,大量醫美廣告使用「打造幼態臉」「改善疲憊感」等模糊且無醫學依據的表述,用「無創」「零恢復期」等淡化風險,已涉嫌違反廣告法。更棘手的是社交平臺上的「種草筆記」「變美心得」等軟文,常無顯著廣告標識和風險提示,形成「內容即廣告」的灰色地帶,監管面臨取證難、定性難、處罰輕的困境。 「《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執業醫師法等已對醫療美容設置了「機構持證、人員持證」的雙重門檻,但現實中既存在非醫療機構超範圍經營,又存在無證人員違規手術的隱患。」付新華說,無論是受虛假宣傳誤導還是遭遇手術失敗,消費者都面臨「舉證難、認定難、追責難」的三重困境。一些醫美機構常利用厚厚的「知情同意書」規避責任,而參與營銷的博主、平臺等責任歸屬模糊,易致追責鏈條斷裂。 面對亂象,付新華建議,醫美行業治理亟須走向系統化與精細化: 嚴管廣告,清朗環境。明令禁止非醫學術語、情緒化話術和模糊效果承諾,嚴查風險提示缺失。壓實平臺責任,對社交平臺上的「軟廣」必須顯著標識,杜絕隱形營銷。 暢通維權,強化保障。司法實踐中應降低消費者對「廣告誤導—消費決策—實際損害」因果關係的舉證門檻,限制「知情同意書」被濫用於免責。將營銷鏈條上的機構、博主、MCN機構、平臺等均納入責任主體,探索「鏈條共責」。 協同監管,提升效能。清晰界定「輕醫美」項目屬性,嚴格核查機構資質與人員執業資格。建立市場監管、衛健、網信、消協等跨部門協同機制,加強信息互通,完善項目備案、事故報告和信用懲戒體系,建立統一可追溯的資料庫與高效投訴平臺。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習近平總書記20年前在浙江工作時提出的「兩山」理念,已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識和行動,成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 2020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重訪浙江安吉縣餘村,看到村裡的變化後欣慰地說:「餘村現在取得的成績證明,綠色發展的路子是正確的,路子選對了就要堅持走下去。」 答卷,寫在綠水青山間,也寫在億萬人民心間—— 成為全球大氣質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國家,2024年全國重點城市PM2.5平均濃度比2013年下降約60%; 成為全球「增綠」最快最多的國家,貢獻了全球1/4的新增綠色面積; 重點治理區實現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我國在世界上率先實現土地退化「零增長」,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積「雙減少」; 構建了全球最大、發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體系,建成了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產業鏈; 向世界鄭重承諾: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 一項項「之最」「率先」,有力印證了「決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動詮釋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 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成就舉世矚目,成為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顯著標誌。 思想之脈—— 「實現由實踐探索到科學理論指導的重大轉變」 一條江,映照科學理論的實踐偉力。 一江清水出新安,百轉千回下錢塘。新安江,皖浙人民共同的母親河。 一座兩省交界處的水質自動監測站,藏著一段「15萬元撬動Ⅰ類水」的故事。 「受益於新安江生態補償機制,安徽宣城績溪縣荊州鄉和下遊的浙江杭州臨安區島石鎮籤訂了互融合作協議,下遊鄉鎮每年支付上遊15萬元生態補償資金,大家一起常態化聯合巡查、齊抓共管。」績溪縣發展改革委工作人員楊芳介紹,如今,跨區域共護的石門潭水庫水質從Ⅱ類躍升至Ⅰ類,上下遊群眾共享生態紅利。 人們對新安江曾經的故事並不陌生:工業化、城鎮化加速發展,河流汙染,進而影響到下遊水質。這也是擺在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時代課題之一:發展和保護,如何抉擇? 更何況,大江大河涉及跨區域的綜合治理,怎樣「協同」? 「避免重蹈先汙染後治理的覆轍」「浙江、安徽兩省要著眼大局,從源頭控制汙染,走互利共贏之路」……跳出傳統發展範式,這樣的破題方式打開思路:2012年,新安江啟動全國首個跨省流域生態補償機制試點。 從「試點」到「樣板」,從資金補償到產業協作,從協同治理到共同發展,兩省持續開展3輪試點,如今「新安江模式」已升級到「新安江—千島湖生態環境共同保護合作區建設」新階段,「一水共護」正在邁向「一域共富」。 2019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五次會議上指出:「要推廣新安江水環境補償試點經驗,鼓勵流域上下遊之間開展資金、產業、人才等多種補償。」 「從3輪試點到合作區建設,都是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一次次打開人們思想文化空間的結果。」浙皖兩地幹部形成共識。 江河奔湧,哺育著中華民族,孕育了中華文明。 思接千載,習近平總書記站在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高度,擘畫新時代的國家「江河戰略」。 4次主持召開以長江經濟帶發展為主題的座談會,反覆強調「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3次主持召開座談會,研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問題,諄諄囑託「治理黃河,重在保護,要在治理」。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看得最多、想得最深的,「水」是主題之一。「我們不僅抓戰略,還要起而行之,篤行不怠,一以貫之,久久為功。」 「我家門前那條河,變清了,變美了!」這是很多群眾發自內心的感慨。與10年前相比,我國地表水優良水質斷面比例從64.1%提高到90.4%,首次超過90%。 「我對生態環境工作歷來看得很重。在正定、廈門、寧德、福建、浙江、上海等地工作期間,都把這項工作作為一項重大工作來抓。」習近平總書記曾這樣回憶。 新時代為什麼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什麼樣的生態文明、怎樣建設生態文明,需要新思想新理論的科學解答。 「中國現代化建設之所以偉大,就在於艱難,不能走老路」,習近平總書記思慮深遠。 「先汙染後治理」,就是我們決不能走的「老路」。 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才走過的工業化歷程,也積累了大量生態環境問題。身處新的歷史方位,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發展,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怎麼走? 黨的十八大後首次離京考察,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提出「永續發展」的深刻命題,強調:「要實現永續發展,必須抓好生態文明建設。我們建設現代化國家,走美歐老路是走不通的,再有幾個地球也不夠中國人消耗。」 「我們一定要取捨,到底要什麼?」總書記提出的問題振聾發聵。 直面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中,生態文明建設是其中一位; 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中,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其中一條; 在新發展理念中,綠色是其中一項; 在三大攻堅戰中,汙染防治是其中一戰; 在到本世紀中葉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中,美麗中國是其中一個; …………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我們黨波瀾壯闊的治國理政實踐中,生態文明建設始終處於黨和國家事業全局的突出位置,始終是習近平總書記心中的「國之大者」。 對於生態文明建設,要從政治上認識。總書記強調:「我們不能把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提倡綠色低碳生活方式等僅僅作為經濟問題。這裡面有很大的政治。」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一些嚴重破壞生態環境事件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求嚴肅查處。為保護好秦嶺生態環境,總書記先後6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首先從政治紀律查起,徹底查處整而未治、陽奉陰違、禁而不絕的問題」。 2018年5月,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召開,正式提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高高舉起了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思想旗幟。 2022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概括了中國式現代化5個方面的中國特色,其中之一是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2023年7月,時隔5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再次召開,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述新徵程上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需要處理好的重大關係,系統部署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戰略任務和重大舉措,豐富發展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我們不斷深化對生態文明建設規律的認識,形成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思想,實現由實踐探索到科學理論指導的重大轉變。」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把我們黨對生態文明建設規律的認識提升到新高度,為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 深刻闡明人與自然關係,提出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基本方略; 深刻闡明發展與保護的關係,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理念; 深刻闡明環境與民生的關係,提出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重大論斷; 深刻闡明自然生態各要素之間的關係,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體的系統思想; ………… 旗幟引領方向,思想凝聚力量。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對生態文明建設既是理論指導,也是實踐要求,是新時代指引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和美麗中國的思想旗幟。」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主任胡軍表示。 治理之道—— 「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 一粒沙,蘊藏生態治理的系統思維。 「153公裡,全線閉合!」又一個沙漠「鎖邊」工程合龍。中國的治沙故事,再添新篇章。 今年6月30日,寧夏中衛市沙坡頭區長流水村,最後50米草方格扎進溼沙層,寧夏境內騰格里沙漠鑲上「綠鏈」。空中俯瞰,無數的草方格猶如一張巨網,縛住連綿起伏的沙丘。寧夏中衛市國有林業總場正高級林業工程師唐希明說,草方格內,植下草籽、灌木,長成後就能達到長效固沙的效果。 翻開黃河「幾字彎」攻堅戰寧夏騰格里沙漠全面鎖定行動布局圖,除了通過工程固沙、退化林修復等措施治理沙漠以外,中衛市還規劃了「光伏治沙示範區」「林果增收樣板區」「沙漠旅遊度假區」等示範工程。 從「單一治理」轉向「系統治理」,中衛市構建起防沙治沙用沙新格局,為守護黃河中上遊安瀾築起生態防線。 2000多公裡之外的塔克拉瑪幹沙漠,綠色阻沙防護帶「合龍」點,去年種下的玫瑰蓬勃生長。隔絕萬裡黃沙的「綠圍脖」,生機勃勃。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中蘊含了豐富的系統觀念,為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科學方法論指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生態是統一的自然系統,是相互依存、緊密聯繫的有機鏈條。「如果種樹的只管種樹、治水的只管治水、護田的單純護田,很容易顧此失彼,最終造成生態的系統性破壞。」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創造性提出「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4年後,將「草」納入這個體系;2021年全國兩會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總書記強調一字之增:「要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這裡要加一個『沙』字。」 「要從系統工程和全局角度尋求新的治理之道」。著眼生態文明建設的複雜性、長期性、艱巨性,總書記登高望遠,打開視野。 理念一變天地寬。 治沙如此,治水、治山、治汙亦如是。 問題在河裡,但根子在岸上。湖南長沙瀏陽河,長沙人民的「母親河」,也曾因養殖廢水、生活廢水的排放而發黑髮臭。「我們堅持流域綜合整治,狠抓養殖汙染治理,通過源頭控汙、集鎮截汙、農村減汙,有效改善了河水水質。」瀏陽市普跡鎮黨委書記趙舟飛說。 「上遊重生態涵養,中遊重控源治汙,下遊重基礎設施建設。」長沙市水利局副局長彭萬貴介紹,治理理念和方式的變化,讓瀏陽河恢復水清岸綠景美,成為百姓身邊的「幸福河湖」。 「系統觀念是具有基礎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按照生態系統的整體性、系統性及其內在規律,堅持整體保護、系統修復和綜合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環境保護。 採取有力措施治理突出生態環境問題。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持續開展,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黃河生態保護治理攻堅戰等深入實施,土壤汙染源頭防控行動、農業農村汙染治理攻堅戰等穩步推進,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構建從山頂到海洋的保護治理大格局。創造性提出生態保護紅線制度,全面推進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把最珍貴的自然資產、最美的國土嚴格保護起來,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 「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從內蒙古烏梁素海到甘肅瑪曲草地,從江西於都的丘陵治理,到湖北石首的農田生態系統修復,我國實施52個「山水工程」,累計完成生態保護修復面積超過1.2億畝,生態系統穩定性和可持續性穩步提升。 實踐之重—— 「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 一本「天空日記」,記錄製度建設的鏗鏘腳步。 「環境變好了,天藍了,水也綠了,我可以拍攝的主題越來越多。」河北石家莊市民王汝春,用4000多張照片記錄同一片天空,見證藍天之增。 「連續拍攝了11年,藍天照一年比一年多。」王汝春打開電腦,展示自己製作的《2014—2024年石家莊市空氣品質變化圖》。這張圖以空氣品質指數100為水平線,空氣品質優良天拍攝的照片放在水平線以上,汙染天拍攝的照片放在水平線以下。 「一目了然!2014年的時候,汙染天數比較多,大多數照片都在橫線下邊,而近些年隨著空氣品質越來越好,照片基本在橫線上面了。」王汝春說。 如今,王汝春的鏡頭裡不僅有藍天白雲,還有滹沱河澄澈如鏡的河面、珍稀的野生動物,以及口袋公園裡居民的幸福笑臉。 壓減燃煤、調整產業、聯防聯控、依法治理……繼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後,空氣品質持續改善行動計劃接續實施,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大規模開展PM2.5治理的發展中國家,攻堅克難,力度空前。 制度建設鮮明貫穿其中。 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是我國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中的關鍵一環。2015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會議審議通過《環境保護督察方案(試行)》。 當年年底,因空氣品質而備受關注的河北省,成為首個督察試點。督察組直奔問題、直奔現場,反饋報告直指病灶、一針見血。 曾經,全國10個汙染最嚴重城市中,河北佔了7個。如今,河北省設區市已全部退出全國「後十」。 經國序民,正其制度。制度是關係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問題,對生態文明尤其如此。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設,強調:「要把制度建設作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中之重」「必須始終堅持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保持常態化外部壓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兩個重要文件相繼出臺,形成生態文明體制的綱領性架構,生態文明頂層設計和制度體系建設加快推進。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的重要方面,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作出重大部署,以「制」促「治」,築牢基石。 「對那些損害生態環境的領導幹部,只有真追責、敢追責、嚴追責,做到終身追責,制度才不會成為『稻草人』、『紙老虎』、『橡皮筋』。」習近平總書記嚴肅指出。 牢牢牽住責任制這個「牛鼻子」,生態文明建設責任全面壓緊壓實。 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縱深推進。10年來,動真碰硬開展兩輪督察「全覆蓋」,第三輪已完成4批次督察,查處一批破壞生態環境的重大典型案件,解決一批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環境問題,取得很好的政治效果、經濟效果、環境效果和社會效果。 今年4月,《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條例》發布實施,以黨內法規的形式,對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作出更高層級、更加全面的規範。 地方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制不斷建立健全。 今年7月,中辦、國辦印發《地方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制規定(試行)》,明確提出「堅持和加強黨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全面領導,健全落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制」。 生態環境保護能否落到實處,關鍵在領導幹部,根本在制度保障。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汙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等深入推進,「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等全方位壓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 生態文明建設既是發展課題,也是改革命題。 一邊是企業發展需要新建廠房,一邊是生態保護紅線,如何破解? 江西鷹潭市生態環境局的解題辦法就是「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我們運用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成果,綜合考慮汙染物排放量管控、環境風險防控等,幫助一家新材料企業落戶鷹潭市移動物聯網產業園。」鷹潭市生態環境局政務服務科科長吳芳實介紹。如今,該企業已經順利投產,帶動當地銅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升級。 實施分區域、差異化、精準管控的生態環境管理制度,健全生態環境監測和評價制度,完善精準治汙、科學治汙、依法治汙制度機制,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一項項改革創新舉措,不斷夯實中國式現代化的生態根基。 強化美麗中國建設法律保障,堅持在法治軌道上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汙染防治編、生態保護編、綠色低碳發展編……前不久,生態環境法典草案提請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 編纂生態環境法典,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設部署。這是繼民法典之後,我國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充分彰顯了我們黨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堅定決心,必將為美麗中國建設提供更加堅實的法治保障。 治本之策—— 「加快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 一座城,成為生態優先的生動寫照。 河北雄安新區大清河畔千年秀林9號地,中國雄安集團生態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工作人員董增巨仔細查看一棵油松長勢。「這是我在雄安種下的第一棵樹,眼瞅著從3米躥高到了5米多。當年種下這棵油松時,新區總體規劃還未出爐,植綠就已經開始了。」 先植綠、後建城。擘畫千年大計,千年秀林是起筆,也是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生動註腳。 從重綻光彩的白洋澱,到「會發電」的高鐵站,再到一棟棟智慧樓宇,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刻入城市基因。在這裡,城市的黃金地段要留給公園、綠地。 推開中國星網總部的後門,就進入了中央綠谷公園,讓許多北京來的年輕人真切感受到「妙不可言」,也吸引了更多創新人才。作為首批疏解央企中第一家進駐辦公的企業,中國星網已吸引空天信息領域60餘家鏈上企業聚集,助力雄安新區打造第一條產業鏈。 不遠處,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已有200餘家專精特新「小巨人」、獨角獸企業等入駐。一座充滿活力的「未來之城」正拔節生長。 城在林中、人在景中,雄安新區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更加具象。 人與自然的關係是人類社會最基本的關係。中華文明歷來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綠色發展,就其要義來講,是要解決好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問題。」今日中國,天更藍、水更清、地更綠的生態福祉,讓我們重新審視人與自然的關係,也更加堅定我們的戰略抉擇:「順應自然、保護生態的綠色發展昭示著未來。」 生態興則文明興。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趨勢不可逆轉,生態文明也必將伴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愈發壯大。 「沒有中華文化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生態文明建設也是如此,需要生態文化為生態文明建設注入強大動力。 生態文明建設是久久為功的事情,「堅持把綠色低碳發展作為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治本之策」,歸根結底是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問題。 暑期,廣西桂林陽朔縣迎來旅遊旺季。灕江江面上,一張張電動竹筏載滿遊客。「以前這些排筏要燒燃油,不僅成本高,還有噪聲、尾氣。換成電動的之後,用電便宜還環保。」筏工徐卿深有感觸。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灕江綠電中心負責人凡華介紹,灕江1200餘艘竹筏「油改電」,每年可減少碳排放2400多噸。 小小竹筏江中遊,照見中國經濟社會綠色轉型的進程。 綠色能源發展迅速。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清潔發電體系,今年上半年,全國風電、太陽能發電新增裝機規模同比翻一番。 碳市場建設持續推進。2025年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首次擴圍,全球最大的碳市場建設持續取得新進展。 綠色發展提質增效。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汽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產品產量同比分別增長36.2%、53.3%,綠色產業繼續保持較高增速。 每個人都是生態環境的保護者、建設者、受益者,「要把建設美麗中國轉化為全體人民自覺行動」。 「早晨騎單車、乘地鐵,在家節約用電,這些都能計入我的『碳帳本』,攢下來可以做公益,也能兌換商品。」湖北武漢市民魏英積極分享「減碳」生活。 上海徐匯區樂山六七村小區,居民劉月梅對新投用的智能化垃圾箱房連稱方便。「一靠近,投放口就會自動打開,旁邊就是洗手池。」《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施行6年來,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居全國前列。 陝西延安黃龍縣,街頭擺放的四色垃圾桶井然有序。吃完晚飯,居民王玉芬把菜葉倒進綠色的廚餘垃圾桶,「剛開始覺得麻煩,現在養成了習慣,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從「隨手扔」到「主動分」,群眾環保意識加強,社會文明程度也在提升。 「加快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綠色低碳理念貫穿經濟全領域、生產全過程,也融入人們生活的點點滴滴。 當綠色低碳環保的理念直抵每個人的內心,綠色生活方式成為每個人的行為習慣,生態文明建設就有了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 建設生態文明,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 「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生態環境要有保證。」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必將為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開闢廣闊前景。 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把美麗中國目標一步步變為現實,讓中華大地藍天永駐、青山常在、綠水長流。 (人民日報 本報記者馮華、李紅梅、寇江澤、董絲雨、潘少軍)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1285
54
2025-10-27 03:48
41359
36
2025-10-27 03:48
47239
67
2025-10-27 03:48
79541
95
2025-10-27 03:48
76428
32
2025-10-27 03:48
43978
14
2025-10-27 03:48
32745
64
2025-10-27 03:48
71834
63
2025-10-27 03:48
56297
69
2025-10-27 03:48
59462
93
2025-10-27 03:48
38412
86
2025-10-27 03:48
46928
94
2025-10-27 03:48
32814
67
2025-10-27 03:48
71845
81
2025-10-27 03:48
31586
49
2025-10-27 03:48
73651
65
2025-10-27 03:48
15934
84
2025-10-27 03:48
37612
72
2025-10-27 03:48
21765
16
2025-10-27 03:48
75284
21
2025-10-27 03:48
85167
39
2025-10-27 03:48
45271
18
2025-10-27 03:48
16782
16
2025-10-27 03:48
91538
31
2025-10-27 03:48
37168
28
2025-10-27 03:48
76934
91
2025-10-27 03:48
75168
19
2025-10-27 03:48
16745
67
2025-10-27 03:48
67842
67
2025-10-27 03:48
31924
31
2025-10-27 03:48
95274
83
2025-10-27 03:48
91523
41
2025-10-27 03:48
84139
43
2025-10-27 03:48
56234
18
2025-10-27 03:48
39415
19
2025-10-27 03:48
21635
21
2025-10-27 03:48
15647
34
2025-10-27 03:48
76582
31
2025-10-27 03:48
37492
29
2025-10-27 03:48
91735
82
2025-10-27 03:48
15368
63
2025-10-27 03:48
92463
49
2025-10-27 03:48
47258
29
2025-10-27 03:48
56748
15
2025-10-27 03:48
73925
97
2025-10-27 03:48
86279
23
2025-10-27 03:48
81935
14
2025-10-27 03:48
42659
69
2025-10-27 03:48
35792
21
2025-10-27 03:48
85436
21
2025-10-27 03:48
69517
97
2025-10-27 03:48
94231
23
2025-10-27 03:48
13427
16
2025-10-27 03:48
| 夜魅直播 | 花瓣直播 |
| 伊人下载 | |
| 仙凡直播 | 雨燕直播 |
| 彼岸直播 | |
| 魅影app下载免费版 | 雨燕直播 |
| 杏仁直播 | |
| 免费直播行情网站 | 抓饭直播 |
| 花蝴蝶app直播 | |
| 阴桃直播 | tvn直播 |
| 优直播 | |
| 花儿直播 | 私密直播全婐app免费 |
| 蜜疯直播 | |
| 夜月视频直播 | 蜜桃app |
| 零七直播 | |
| 榴莲视频 | 伊对免费下载 |
| 蜜唇直播app | |
| 曼城直播 | 么么直播 |
| 午夜直播 | |
| 五楼直播 | 绿茶直播 |
| 秀色直播app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