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業餘足球聯賽,竟有100萬人次現場觀賽! 「蘇超」在第八輪結束時交出的這份成績單,令人驚嘆。這一數據,不僅遠超國內一些著名專業賽事,且直追歐洲五大聯賽! 何止「蘇超」,這個夏天,全國各地群眾性體育賽事簡直「燃爆了」!東南沿海,「浙BA」掀起「百縣大戰」,催生「縣BA」「鎮BA」「樓BA」層層熱浪;西南邊陲,貴州「村超」歷經災後搶建,百支草根球隊熱血回歸;中部江西,「贛超」首輪5個賽區近6.7萬人湧入觀看;北疆內蒙古,牧民縱轡奔赴賽場,激戰草原「村排」…… 從繁華鬧市到遐陬山鄉,從腳沾泥土的農民到穿梭街巷的快遞小哥,愛運動的普通人,懷著前所未有的熱情,投身這場家門口的「運動嘉年華」。 新大眾體育,來了! 體育,從沒有離普通人這麼近過 39歲的戴虎,是江蘇淮安市漣水縣韓陳村黨支部書記,他參加比賽可不容易,白天搶收搶種讓他忙得腳不沾地,晚上還要驅車至50公裡外進行訓練。 7月20日晚,淮安隊客場對陣無錫隊。第68分鐘時,他一腳精彩的搶點遠射,幫助球隊最終以2:1獲勝,這也是戴虎在「蘇超」的第一個進球。 這讓戴虎成了名人,加手機微信的,排成了隊。「沒想到踢場球,能有這麼大的動靜!」他笑得有些靦腆。 「蘇超」516名註冊參賽選手,大多數像戴虎這樣業餘得不能再業餘。 而鄰省「浙BA」的隊員,球場上是前鋒、中鋒、後衛、教練,球場外是小店主、外賣小哥、銀行出納、魚塘老闆、挖掘機手…… 新大眾體育之「新」,新在參與主體廣泛。參與者就是身邊的你我他,特點就是「老百姓自己的賽場」,參賽隊員沒有年齡、職業、技能門檻限制,高興了就上場。 這些天,59歲的內蒙古鄂託克前旗昂素鎮牧民馬·呼格吉拉圖又忙活了起來。 鄂爾多斯草原「村排」火熱舉辦,來自全市的62支農牧民隊伍齊聚賽場,其中不少是他熟悉的球友。 「我們打比賽,中場休息,場下的農牧民啦啦隊員,就自己走上去唱草原民歌、跳當地舞蹈,還有烏蘭牧騎歌舞,熱鬧得很!」馬·呼格吉拉圖說。 「第一次來到鄂託克前旗,有幸參加排球盛會,感覺這個活動特別有激情,這裡的牛肉、羊肉、馬奶酒、草原馬術、草原村排文創產品也都非常棒!」銀川遊客羅茹元一臉興奮。 不經意間,各地的群眾體育活動如雨後春筍般勃勃興起,呈現出「一地一賽一風情」的生動景象:老工業城市湖南株洲,「廠BA」辦得有聲有色;海南文昌漁民「鄉排」,「赤腳明星」在沙灘上光腳扣殺;廣東佛山「龍超」,大家揮槳如飛,演繹驚心動魄的水上漂…… 新大眾體育之「新」,新在地域特色鮮明。不論「村BA」的「六月六」吃新節傳統、「村超」的民族文化展示,抑或「蘇超」的城市文化競爭,無一不透著濃鬱的地方特色。 「地域性帶來了觀賞性!」在上海體育大學交叉學科研究院教授王資博看來,這些賽事讓本地人重新回味和審視本土文化,也讓外地人透過賽事讀懂一方水土的精神密碼。 8月4日,在江西吉水,八都鎮2025年度籃球賽終於揭曉,冠亞軍分別是院背村隊和八都社區隊。獎品是繫著紅綢帶的土豬。最終,兩支隊伍各分得一頭。 院背村的12名隊員卻有些犯難,該怎麼分?18歲隊員胡錦浩提議:「不如給村民分分,一起樂和樂和?」 可問題來了:村裡有幾百戶人家,該給誰?胡錦浩與村幹部商量後,決定將豬肉分給村裡75歲以上的老人。 消息傳到了亞軍八都社區隊,他們也決定把豬肉送到困難群眾家裡。 這樣的暖心故事,還有很多很多。聽說因大雨影響了貴州「村超」,「蘇超」上泰州和徐州球迷齊聲高喊:「村超加油!待家園潔淨,讓我們相約綠茵!」;在新疆皮山縣固瑪鎮,相距十來公裡的亞普羌村和吐木休克阿勒迪村打了一場籃球賽,你遞一瓶水,我塞一塊饢,大家說「輸贏不重要,感情才重要」;「贛超」上贛州和撫州兩隊剛在場上踢得難分難解,下場便結伴逛夜市…… 新大眾體育之「新」,還新在健康快樂為本。相較於高度商業化的職業體育,「新大眾體育」賽事強調的是對運動的熱愛、對健康的追求和鄉鄰的共樂,而非獲得多少獎金、得到多少贊助。 正因為此,新大眾體育特別能拉近彼此間的關係,熱絡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當鄰村王富貴投進一個三分,動作儘管有些笨拙,但在鄉親們眼裡,他比王治郅更瀟灑;當認識的快遞員踢進一粒角球,在一條街的鄰居看來,他比馬拉度納還迷人…… 體育,因經濟社會的興盛而興盛 新大眾體育,為何如火如荼? 網友的一條留言切中肯綮:根本原因是我國的物質條件好了——全國有體育場地484.17萬個,體育場地面積42.3億平方米,全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3.0平方米……「是這個時代為體育熱鋪就了物質基石。」 貴州臺江縣陽芳村黨支部書記楊金華對此感觸頗深。從前,陽芳村是個遠近聞名的窮寨子,別說像樣的打球場地,連籃球也難找。「那時候出村一趟要走四五十裡山路。大伙兒平常都忙著種地打工討生活,也就『搞熱鬧』(辦節慶)的時候,能豎起木桿杆、鐵環環,在泥巴地上打幾個回合過過癮。」楊金華回憶道。 近些年,日子越來越好,高速通了,高鐵通了,產業旺了。再也不用為吃飽肚子發愁的陽芳村人,把打了幾十年的「吃新節」籃球賽,辦得越來越鬧熱。 2022年,臺江縣從白天打到夜裡的鄉村籃球賽,透過遊人的鏡頭火遍了全網,走向了全國。 「衣食足才有精力玩,交通暢才有人來看,有了物質生活的保障,這裡的比賽才會這麼火爆!」楊金華感慨。 這些天,浙江省臨海市邵家渡街道的新文化禮堂,成了周遭最熱鬧的地方,鄉村籃球聯賽開打了! 明亮的燈光、鋥亮的地板、專業的倒計時設備,與舉辦職業聯賽的球場相比也不遑多讓。一位隊員在賽後打趣:有了這麼好的場館,以後衝擊「浙BA」可有希望了。 除了承辦籃球賽事,禮堂內還設有舞蹈教室及羽毛球、桌球等公共運動場地。 數據顯示,與2003年相比,現在全國體育場地增長了5倍。基層體育場館數量的不斷增加、類型的不斷豐富,為新大眾體育的興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基層體育人才增多、體育運動普及,讓新大眾體育「燎原」成為可能。 在重慶市沙坪垻區團結壩社區,這個暑假,每周三上午,張老伯都帶著上小學二年級的孫子來社區打球。 「現在娃兒在家門口就能學打球,老師丁發清是社區有名的社會體育指導員,聽說有幾十個娃娃跟著他學習呢!」張老伯是個體育迷,「我年輕那會兒,專業人才少,找人討教難著哩,為了學好直拍快攻的一個動作,有一次我走了十幾裡地去請教。你瞅現在,在社區就能找到高手。」 在團結壩社區,像丁發清這樣的社會體育指導員有79位。不論想學籃球、足球,還是桌球、羽毛球、太極劍,都有人指導! 目前,全國累計約371萬名社會體育指導員活躍在一線。新大眾體育賽事的種類越來越豐富,人們參與群眾體育活動的熱情越來越高漲,社會體育指導員等基層體育人才,是背後的「無名英雄」。 「有困難,找組織」,這話很多人都聽過。如今,又有一句話開始在基層流行起來,那就是「搞體育,找組織」。 「第四屆『村BA』開始報名了!」微信群裡,湖北鹹豐縣黃金洞鄉石家壩村黨支部書記歐曲的一聲吆喝,瞬間點燃了村民的熱情。 「書記,我帶兒子一塊兒上」「我不在家,出500元給大家買水」「啦啦隊算我一個,為大家加油」……村民踴躍的留言一條接著一條。 「現在,黨支部一聲招呼,鄉親們都積極得很!」歐曲擺起了龍門陣,早年間有些村幹部,除了催糧收款時和群眾打個照面,平時村裡的事兒很少問津,哪有閒心搞活動?「這些年,鄉親們口袋『鼓囊囊』,精神也『亮堂堂』,我就在想,何不把村裡的文體活動搞得『響噹噹』?大伙兒想打籃球踢足球,村裡就添置器材;需要鍛鍊場地,村裡文化廣場隨時敞開;需要打比賽,村裡負責組織球隊、搭臺唱戲。」 體育,悄然改變每個人的生活 新大眾體育持續升溫,正成為文旅消費的新引擎。 正值夏日「伏羊節」,徐州大街小巷人頭攢動,手工藝品、地方小吃、農特產琳琅滿目。常州市民黃淇和家人邊逛邊吃,臉上透著愜意。 問起這趟旅行的緣起,黃淇從包裡掏出一張「蘇超」比賽的票根晃了晃:「就是它!」 原來,「蘇超」常州對戰徐州的比賽前,一條「蘇東坡在徐州為官、終老常州」的舊事,加上「季札掛劍」的典故,在網絡上刷屏。「看了場球賽,也補了一堂歷史課,所以對徐州有了興趣。」黃淇笑著說。 因為看「蘇超」,她研究起了相關城市的掌故:淮安和揚州的「淮揚菜正統之爭」,南京和無錫的「鹽水鴨」「水蜜桃」對決,徐州和宿遷的「楚漢爭霸」……「我是一邊看比賽,一邊做旅遊計劃,一邊品美食、賞風情。」 黃淇的經歷,是新大眾體育帶動文旅消費的縮影。 江蘇省2025年上半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報告顯示,「蘇超」前六輪比賽監測的旅遊、出行、餐飲、住宿、體育五個場景合計實現服務營收379.6億元,同比增長42.7%。 新大眾體育賽事噴薄而出的活力,正深刻改變社會的精神面貌。 5月31日,廣東佛山上演了驚險的疊滘龍船漂移大賽。在寬不足6米的急彎水道上,長約25米的龍舟疾馳而來,槳聲齊發、水花四濺,在S形賽道上完成一次次驚險漂移。岸邊人潮密集,吶喊聲、歡呼聲一浪高過一浪。人群中,桂城街道疊北社區黨委書記龐朝漢也在高舉雙臂,為年輕的後生們鼓勁兒。 「辦了『龍超』後,年輕人的變化太大了!」他笑著回憶,從前,村裡年輕人回老家時,總是低著頭刷手機,很少參與家鄉的事。隨著龍船賽的鼓點一年比一年密,年輕人的熱情也被一點一點激發起來了。 「他們先是在短視頻裡刷到賽場的熱鬧,覺得好玩;然後是忍不住到現場感受鼓點與水花帶來的震撼;後來,等到社區徵集隊員,年輕人一個個搶著報名!有個在香港工作的小夥子,每天都要花一個多小時回鄉參加夜訓,連續幾個月風雨無阻。」龐朝漢說。 「以前那些遇到村裡事往後縮的年輕人,現在一個個比著往前衝,就像賽龍舟一樣!」龐朝漢豎起了大拇指,「我們佛山有句老話,『寧可煲爛,不可扒慢』,意思是『就算撞爛,也不減速』,現在成年輕人的比賽口號了!」 新大眾體育把「團隊協作」等體育精神,潛移默化地轉化為群眾的日常行為準則,讓鄰裡互助和集體榮譽感在賽場內外自然生長,極大改變了群眾的精神面貌。 新大眾體育涵育了文明鄉風。 8月上旬,貴州省臺江縣臺盤村「六月六」「吃新節」籃球賽已經落下帷幕,但籃球場卻沒有冷清下來——天剛亮起,就有人提著籃球來了,幾聲哨響,又開啟了新一輪對抗。 臺盤村只有1100多名村民,卻有三分之二會打籃球。哪怕沒有正式比賽,球場上每天都有打球聲。農閒時分,大家自發分組對抗,各個年齡層次的村民爭著上場。 「打球對提升村風民風,作用真是太大了!鄰裡幾乎都是『球友』,誰會起爭執鬧口角?我們還有一條村規:不管球員還是觀眾,只要鬧事、不尊重裁判或打架鬥毆,都會列入球場黑名單,不得踏入球場。」貴州省臺江縣臺盤鄉臺盤村黨支部書記姜偉說,「這一招效果立竿見影——不讓進球場?那可不行!」 隨著籃球賽事的舉辦,沉溺打牌、打麻將、喝酒的村民越來越少,崇尚健康生活方式、積極參與運動健身的村民越來越多,村裡的風氣也越來越好。 「多一個球場,少一張牌桌;多一場演出,少一場糾紛,這就是『村BA』帶來改變!」姜偉說。 體育,「接地氣」才能「有人氣」 新大眾體育火遍大江南北,但也面臨一些「成長的煩惱」。 「熱鬧是熱鬧,跟隔壁縣的沒什麼區別,看一場和看十場一個樣。」在中部某地,看完比賽,一位遠道而來的觀眾抱怨。 調研組發現,在一些群眾性賽事中,類似的問題並不鮮見。 有的賽場成了帶貨場,廣告牌比座位還多,連解說詞都變成了促銷詞,商業味道過於濃鬱;有的賽事「年年辦、場場像」,賽制、口號、玩法簡單照搬成功比賽做法,陷入了同質化的窠臼;有的地方為追流量,刻意製造「網紅梗」,外地人聽了一頭霧水,本地人聽了直搖頭;有的球場比賽時很熱鬧,比賽一結束就上鎖,群眾想打球卻找不到場地…… 「群眾的主體地位是新大眾體育的靈魂。不能為了流量造體育,而應讓體育自然生長出流量。推動新大眾體育發展,各地應當立足當地的運動傳統和資源稟賦,發掘能夠激發全民參與熱情的活動,並長期深耕,形成獨特品牌。」貴州省臺江縣文體廣電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盧童建議。 這方面,一批立足本土、深受群眾喜愛的賽事正在蓬勃發展:在遼寧,競技冰雪「村運會」讓村莊雪場人聲鼎沸;在雲南,鄉村摩託嘉年華將越野賽道搬進梯田山谷,融合本地音樂、美食與集市,熱鬧非凡;在內蒙古,賽馬版「村超」用速度與激情角逐,成為草原盛大聚會…… 「不能一味追求商業價值,而忽略了運動健康才是快樂源頭。『接地氣』才能『有人氣』,那些群眾自己認同的賽事才能一屆屆辦下去,而那些外人看熱鬧、自己人沒感覺的活動,很難持續。」湖北省秭歸縣歸州鎮黨委書記、鎮長李精忠認為,「唯有讓群眾始終站在賽場中央,掌聲與歡呼才會一直響下去!」 (作者:本報調研組 執筆人:本報記者陳品高、謝文、章正、王忠耀、慄念躍、陸健、蘇雁、呂慎、王建宏、胡曉軍、高平、吳春燕、張國聖)
專家:平臺「反內卷」需轉向落實,破局關鍵在於調整算法邏輯 日前,美團、餓了麼、京東三大平臺同步發聲,承諾抵制惡性競爭、規範促銷行為,同時提出多項限制補貼行為的舉措。 那麼線下商家感受如何?近日,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在走訪中發現,仍有不少商家表示,外賣不賺錢,大額優惠券和紅包減免金額過高,每單實收金額遠低於商品定金。 對此,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分析師陳禮騰表示,外賣平臺「反內卷」破局關鍵在於平臺調整算法邏輯,降低促銷活動對流量分配的權重,增加服務質量、用戶評價等維度佔比;同時,明確補貼成本分擔比例。監管部門需強化執行力度,定期公布平臺抽成比例、補貼規則等數據。 外賣紅包減免高 兩瓶啤酒比線下少賣16元 日前,一名精釀啤酒門店負責人向記者展示了一筆美團外賣訂單,這筆產生於8月5日的訂單顯示,顧客點了5斤果啤和5斤鮮啤,一共是96元加上兩個杯子1元以及2元包裝費和2元配送費,但是顧客使用了10元紅包和5元商家代金券、5元滿減、2.6元滿減配送費的優惠,合計優惠了22.6元,顧客支付了79元。商家到手是70.22元。 這名負責人稱,這一單在線下店的售價為79元,另外加上外賣包裝的成本2塊錢,合計是81元。這一單就比線下低了10元左右。自己的門店是連鎖品牌,定價權不在門店自己,在線上原本9.9元和5.9元一斤的啤酒分別漲到12元和7.2元一斤,使得整體的訂單比線下貴了不少,但加上各種紅包和優惠,自己實收仍然低於線下。 這名負責人還提到,以一件線下售價30元的瓶啤為例,線上的價格為35元,有名顧客通過外賣平臺下單兩瓶,各類優惠達到19.6元,配送費是6.9元,顧客實際支付價格是57.3元,自己實收43.86元。這兩瓶啤酒就比線下少賣16元多。 另一名飲品店的負責人告訴記者,上個月外賣平臺推出「1元購」和「0元購」的時候,是平臺與品牌方協商了一個價格,讓門店、品牌方讓利,最後平臺把補貼分給商家。回歸正常以後,一杯飲品線下大致是10元,在線上定價到13元,平臺如果讓利5元,到手也就8元,等於仍然讓掉了商家的利潤。 一名賣烤串的商家稱,紅包減免有時候可以漲到10元。線下堂食已經與平臺的售價出現了倒掛。 為了少「虧」錢 有商家提高外賣平臺標價 一名砂鍋店的店主告訴記者,她的一份砂鍋燴麵線下售價是10元,在平臺標價達到了14.8元,即便這樣到手也才8元。一份排骨砂鍋線下22元,在線上將價格標到25.8元,顧客實際16元左右就能買走。她考慮如果繼續將平臺價格標高,可能會帶來不利影響,所以也是「賠錢賺吆喝」。 一名雞公煲店的負責人表示,店內一份20元的黃燜雞在平臺標價達到35.8元,加上7元的配菜總計43.8元,但各類優惠券和補貼直接能把價格降到29.8元,這樣的價格仍然高於堂食。但這一單店裡的預計收入只有19元左右。 這名負責人還稱,產品的定價是幾年前商家定的,此後平臺總是單方面調整定價,主要提高定價以讓顧客感到折扣力度更大。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分析師陳禮騰表示,商家「外賣到手收入低於線下」的矛盾,本質是線上定價機制扭曲。為覆蓋抽成和配送費,商家需提高線上標價,但消費者對價格敏感度高,商家只能通過「虛高標價+折扣」吸引流量,最終導致實際收入低於線下。 疑問 平臺技術服務費在6%-8% 為何商家「體感」不好 某外賣平臺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平臺的技術服務費,就是大家理解的佣金,這部分是6%-8%。如果自配送,則是9%-9.5%。這項費用,成一單就按比例抽取。對於配送服務費,一般佔訂單實付費用的15%左右,這筆錢不是平臺收入,而是用於支付騎手和合作商的配送成本。這筆錢也是成交一單就要支付一單。 「紅包、優惠券,以及給用戶免配送費,這些都不是必須項,而是彈性自主選的。商戶在平臺可以自主選擇是否、多少、何時來上這些策略,也可以不上。」該工作人員表示,在商家看來,商家在平臺上的實收金額相比商品訂單金額要少至少20%,他們默認這些支出都是平臺抽走的佣金。但平臺官方公布的佣金收取比例只有6%-8%。雖然平臺在「反內卷」,但商家體感並不好。 有財經類媒體曾在報導中表示,補貼活動成本主要是由平臺或服務商、商家共同承擔的優惠券,其中商家的分攤金額往往最多;配送服務費則是商家使用騎手配送支付的費用,為吸引用戶下單,相當一部分商家選擇全額承擔配送費;平臺佣金,對應平臺的信息服務費等,只有這部分收入是全部落入平臺口袋的。 可以看出,商家在平臺付出的給予消費者的促銷優惠是平臺佣金的數倍,有商家會把自己未到手的金額均視為平臺抽成。雖然這些補貼最終是讓消費者得到的優惠,但規則是平臺制定的,商戶不補貼,可能意味著沒有流量和曝光。 專家 商家面臨流量分配不公、 補貼規則不透明等問題 今年以來,網絡平臺的不正當競爭已經屢次引發監管部門重視。7月18日,市場監管總局官網發布消息稱,已對外賣平臺開展行政約談,要求外賣平臺企業理性競爭。此前,市場監管總局等五部門已於5月,針對當前外賣行業競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約談了平臺企業。 8月1日,美團、餓了麼、京東先後在官方渠道發布聲明,承諾將規範促銷。其中,美團在聲明中稱,將堅決規範促銷行為,杜絕不正當競爭行為,推動建立公平有序的行業秩序,促進各方互利共贏。餓了麼承諾合理規劃發放補貼、堅決抵制惡性競爭、持續提升服務質量、合作促進生態共贏。京東也承諾,規範補貼行為、抵制惡性競爭、提升服務質量、促進互利共贏。 8月5日,貴州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集中約談美團、攜程、飛豬、同程、抖音等五家涉旅平臺企業,要求其嚴格遵守價格法、反壟斷法等法律法規,禁止價格欺詐、哄抬價格、價格串通,嚴禁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實施不公平高價、限定交易等違法行為。 對此,陳禮騰表示,平臺「反內卷」政策需從口號轉向落實。當前實際執行中商家仍面臨流量分配不公、補貼規則不透明等問題。破局關鍵在於平臺調整算法邏輯,降低促銷活動對流量分配的權重,增加服務質量、用戶評價等維度佔比;同時,明確補貼成本分擔比例。監管部門需強化執行力度,定期公布平臺抽成比例、補貼規則等數據。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首席記者 吳陽 同步播報 多地新規: 騎手遵守交規不闖紅燈每月可多掙千元 近日,美團在東莞、天津、上海、長沙啟動新一輪「不闖紅燈安全激勵活動」。該活動在各地交警及相關部門指導下展開,騎手在配送過程中遵守交通規則、不闖紅燈,每單即可額外獲得1至1.5元獎勵,每月可多掙千元。 「這項舉措很有意義,各外賣平臺在加強騎手安全管理的同時,以更多正向激勵代替負向懲罰的舉措,引導騎手自覺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東莞市公安局交管支隊交管科副科長簡喜發說。 活動期間,部分騎手自願報名,穿上定製的騎手服,衣服背面印著「我承諾不闖紅燈」,以接受社會的監督。在東莞,活動推出預熱後就有超過3000名騎手踴躍報名。 據介紹,早在今年5月,美團便在濟南、泉州、惠州、包頭等城市開展騎手交通安全治理試點,為保持零闖紅燈記錄的騎手發放「等燈等燈獎」。活動期間,騎手一周增收達到400多元,試點城市超過2萬名騎手獲得獎勵,專送騎手闖紅燈行為環比減少26%。同時,在全國100餘個城市,美團還將「安全分」納入騎手考核,達到一定安全分等級的騎手將獲得對應月度獎金和權益。 此外,美團正開展專項行動,依託警企共治項目「燈塔計劃」與39個城市交警部門實現數據對接,精準定位交通違法及交通事故風險騎手,針對闖紅燈、超速、逆行、不戴頭盔等行為,根據騎手違法程度和頻次,分別處以警告、強制參加考試、限制接單等管控,並將交通違法情況納入對合作商考核指標中,推動各城市重點路口的騎手闖紅燈率顯著降低。 「我們始終將騎手交通安全放在公司運營的核心並持續投入資源,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研發投放智能頭盔、識別交通安全高風險行為騎手,有針對性地進行安全教育。同時,讓遵守交通規則的騎手能獲得獎勵,進一步地引導營造遵守交規的良好氛圍。」美團安全管理部南區總監吳潤偉表示。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3719
75
2025-11-17 06:16
57962
45
2025-11-17 06:16
54769
92
2025-11-17 06:16
29486
81
2025-11-17 06:16
49516
62
2025-11-17 06:16
92813
68
2025-11-17 06:16
85749
29
2025-11-17 06:16
75391
18
2025-11-17 06:16
71592
71
2025-11-17 06:16
53286
16
2025-11-17 06:16
51724
47
2025-11-17 06:16
56814
38
2025-11-17 06:16
26835
35
2025-11-17 06:16
73841
87
2025-11-17 06:16
72896
71
2025-11-17 06:16
36917
57
2025-11-17 06:16
47581
27
2025-11-17 06:16
67245
94
2025-11-17 06:16
46537
71
2025-11-17 06:16
85149
57
2025-11-17 06:16
95741
31
2025-11-17 06:16
23175
73
2025-11-17 06:16
84562
62
2025-11-17 06:16
16839
86
2025-11-17 06:16
58419
87
2025-11-17 06:16
98731
54
2025-11-17 06:16
51784
58
2025-11-17 06:16
89346
32
2025-11-17 06:16
81643
12
2025-11-17 06:16
73145
47
2025-11-17 06:16
12964
72
2025-11-17 06:16
91235
96
2025-11-17 06:16
86913
32
2025-11-17 06:16
31624
56
2025-11-17 06:16
97618
98
2025-11-17 06:16
94687
86
2025-11-17 06:16
95281
73
2025-11-17 06:16
54791
67
2025-11-17 06:16
97831
87
2025-11-17 06:16
14283
16
2025-11-17 06:16
69345
87
2025-11-17 06:16
48671
23
2025-11-17 06:16
24983
52
2025-11-17 06:16
29864
38
2025-11-17 06:16
96472
56
2025-11-17 06:16
15274
58
2025-11-17 06:16
21568
12
2025-11-17 06:16
63958
19
2025-11-17 06:16
93148
92
2025-11-17 06:16
25694
61
2025-11-17 06:16
49856
67
2025-11-17 06:16
| 小草莓直播 | 绿茵直播 |
| 桃花app | |
| 曼城直播 | 六月直播 |
| 蜜桃直播 | |
| 名模直播 | 雨燕直播 |
| 蜜唇直播app | |
| 糖果直播 | 蜜糖直播 |
| 香蕉直播 | |
| 魅影9.1直播 | 比心直播 |
| 河豚直播 | |
| 婬色直播 | love直播 |
| 富贵直播 | |
| 桃鹿直播 | 西甲直播 |
| 免费直播行情网站大全 | |
| 少女6夜半直播nba | 零点直播 |
| 零点直播 | |
| 桃花直播 | 成人免费直播 |
| 红楼直播 | |
| 趣播 | 香蕉直播 |
| 莲花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