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兩列滿載元明粉、鈦精礦的「北向班列」分別從四川成都、攀枝花鳴笛啟程,駛向山東青島、淄博;同一時間,一列滿載電子設備、汽車零配件等貨物的「北向班列」回程列車從青島駛向成都。 新開「北向班列」貫通川魯—京津冀,每周開行2至3列。以四川至山東為例,目前物流運輸95%以上依靠公路,運價波動較大,物流成本較高。「北向班列」開通後,將進一步強化「公轉鐵」,優化運輸結構,降低製造企業運行成本。 7月23日,一列裝載著板材的貨櫃貨運列車,從南寧國際鐵路港發往欽州港東站,計劃轉運至欽州港裝船再運往越南海防港。這是繼廣西貴港「黑貨」物流總包專列之後發出的首趟「白貨」物流總包列車,填補了區內「白貨」跨境運輸物流總包的空白,為廣西拓展東協市場跨境物流體系,又增添一條高效通道。 在物流新通道建設持續推進的背景下,我國物流行業運行態勢也迎來新動態。近日,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發布了2025年7月份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數值為50.5%,較6月回落0.3個百分點。 對此,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副會長何輝認為,7月指數儘管受到一些因素影響有所回落,但繼續保持擴張態勢,前7個月數據綜合顯示,物流需求增勢平穩。後期來看,業務活動預期指數連續保持在55%以上高景氣區間,回升動力和市場預期總體較好。 分項指數中業務總量指數、新訂單指數、庫存周轉次數指數、資金周轉率指數、物流服務價格指數、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指數、從業人員指數和業務活動預期指數處於50%以上擴張區間。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副總經濟師胡焓表示,從今年前7個月數據看,物流需求增勢平穩,「以舊換新」國補政策連續發力,區域補貼和產品品類不斷擴充,同時企業創新大、小家電「線上線下聯動」「拆舊裝新一體」等優質服務,帶動民生消費領域消費場景進一步擴大,物流需求進一步增長,大宗商品和原材料物流需求放緩但具備回穩基礎。 2025年上半年,我國物流行業呈現「穩中有進、質效雙升」的發展態勢。社會物流總額保持穩定增長,內需潛力加速釋放,需求結構持續優化。物流供給端同步升級,細分領域協同提質,行業景氣水平整體向好。在產業結構優化、政策精準發力與技術創新賦能的多重作用下,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比率穩步回落,降本增效成效顯著,為物流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支撐。 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社會物流總額171.3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6%,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1個百分點。分季度看,一、二季度分別增長5.7%、5.5%,基本延續了較快增長態勢,彰顯出我國物流需求支撐經濟穩健發展的基礎作用。 此外,在產業提質升級的強勁驅動下,上半年我國物流行業供給端積極變革,多數細分領域運行態勢良好,物流供給規模與結構同步升級。從市場規模看,上半年物流業總收入6.9萬億元,同比增長5.0%,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1個百分點。從物流供給規模看,社會總需求擴張釋放物流市場潛力,物流供給升級支撐經濟增長。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展望下半年,隨著政策持續發力,升級製造、綠色發展、民生消費等領域物流有望延續良好態勢,傳統製造中的落後產能或將持續回落,進口跨境物流承壓局面有望改善。全年社會物流總額增速有望保持5.5%左右。 該負責人指出,在規模穩定產業提質的背景下,物流高質量發展仍需以政策、技術、模式、營商環境等多輪驅動為抓手,促進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助力物流從「規模擴張」向「質效升級」加速邁進。(人民網記者 喬雪峰)
北京8月11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8月11日從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獲悉,該所生態系統功能與全球變化團隊最新完成的一項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土壤碳庫未來可能仍持續增加但穩定性減弱。 這項青藏高原生態環境的重要研究成果論文,近日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 本項研究的青藏高原多源觀測數據分布圖。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供圖 論文通訊作者、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汪濤研究員指出,過去幾十年來,氣候暖溼化總體上促進了高原土壤碳庫的累積。不過,隨著全球變暖、極端事件及人類活動共同作用的影響,未來高原土壤碳庫將如何發展變化,這一議題頗受關注。 研究團隊為此進行專項研究,他們在青藏高原開展系統的網格化土壤採樣,整合4170個土壤剖面調查數據和296組高原野外放牧試驗等多源觀測資料,融合土壤物理保護機制與根系激發效應等最新理論認知,構建出一個基於多源觀測約束的簡化土壤碳循環模型,克服基於野外增溫實驗結果開展預測的局限性,為更準確評估土壤碳庫動態變化提供新工具。 論文第一作者、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博士畢業生任帥介紹說,本項研究表明,在未來持續暖溼化下,高原土壤碳庫整體仍呈積累趨勢,但新增土壤碳中超過50%將以活性或非保護性碳的形式存在,這類碳組分對極端事件和過度放牧活動等幹擾高度敏感,這將顯著削弱高原碳庫穩定性。 本項研究的不同氣候變化和放牧情景下高原土壤碳庫變化示意圖。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供圖 據研究團隊粗略估算,極端熱融事件將抵消一半以上氣候變暖帶來的碳增益;若延續歷史放牧管理模式,過度放牧引起的碳損失幾乎完全抵消氣候變暖帶來的碳增益;在實施草畜平衡管理政策的情境下,放牧仍造成土壤碳損失,但其負面影響將減弱。 汪濤表示,研究團隊基於最新研究成果提出,青藏高原亟須將放牧活動和多年凍土區域極端熱融事件對土壤碳庫的影響,納入新一代地球系統模式-社會經濟系統耦合模型中,為精準優化高寒生態系統碳庫穩定性、維繫高原生態安全屏障功能提供重要支撐。(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73218
93
2025-11-28 13:10
65328
25
2025-11-28 13:10
21594
58
2025-11-28 13:10
35974
25
2025-11-28 13:10
86793
24
2025-11-28 13:10
76284
91
2025-11-28 13:10
24837
52
2025-11-28 13:10
29713
25
2025-11-28 13:10
31284
41
2025-11-28 13:10
49826
54
2025-11-28 13:10
81256
97
2025-11-28 13:10
67812
18
2025-11-28 13:10
96384
54
2025-11-28 13:10
98324
59
2025-11-28 13:10
79418
92
2025-11-28 13:10
32418
25
2025-11-28 13:10
36215
14
2025-11-28 13:10
64792
91
2025-11-28 13:10
62437
64
2025-11-28 13:10
18935
14
2025-11-28 13:10
58291
23
2025-11-28 13:10
83241
79
2025-11-28 13:10
31749
91
2025-11-28 13:10
62351
84
2025-11-28 13:10
52836
12
2025-11-28 13:10
89273
15
2025-11-28 13:10
39148
71
2025-11-28 13:10
36854
43
2025-11-28 13:10
82467
38
2025-11-28 13:10
21653
23
2025-11-28 13:10
42938
46
2025-11-28 13:10
31482
26
2025-11-28 13:10
34752
51
2025-11-28 13:10
71849
94
2025-11-28 13:10
84295
17
2025-11-28 13:10
41532
61
2025-11-28 13:10
42678
34
2025-11-28 13:10
85264
76
2025-11-28 13:10
49673
37
2025-11-28 13:10
93825
36
2025-11-28 13:10
93721
58
2025-11-28 13:10
75496
19
2025-11-28 13:10
34765
73
2025-11-28 13:10
68527
25
2025-11-28 13:10
35746
97
2025-11-28 13:10
16493
85
2025-11-28 13:10
14725
73
2025-11-28 13:10
46512
57
2025-11-28 13:10
98345
69
2025-11-28 13:10
91247
96
2025-11-28 13:10
46519
17
2025-11-28 13:10
19758
19
2025-11-28 13:10
85674
23
2025-11-28 13:10
| 小猫直播 | 金莲直播 |
| 香蕉app免费下载 | |
| 免费直播行情网站 | 红桃直播 |
| 桔子直播 | |
| 春雨app直播免费看 | 夜魅直播 |
| 小白兔直播 | |
| 魅影5.3直播 | 柚子直播 |
| love直播 | |
| 成人抖阴 | 鲍鱼直播 |
| 秀色直播 | |
| 妲己直播 | 魅影9.1直播 |
| 香蕉直播 | |
| 看b站a8直播 | 午夜直播 |
| 春雨直播全婐app免费 | |
| 桃鹿直播 | 妲己直播 |
| 密桃直播 | |
| 伊人app | 榴莲视频 |
| 魅影直播 | |
| 大鱼直播 | 仙凡直播 |
| 夜月视频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