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報訊 記者劉穎穎、通訊員穗衛健宣報導:8月11日,第33屆廣州博覽會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作為主題展區之一,2025廣州醫療與健康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廣州醫博會」)將於8月22日至24日在廣州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展館B區舉行,發布會上透露了今年廣州醫博會的亮點。 預計吸引超400家參展單位 2025廣州醫博會以「發展新質生產力,共享健康新未來」為主題,由廣州市人民政府主辦,廣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廣州市協作辦公室共同籌辦。 本次廣州醫博會展覽面積為3萬平方米,共設置3個展館、18個展區,預計吸引超400家參展單位,涵蓋醫療機構、生物醫藥企業、高端醫療設備企業、第三方服務機構、第三方轉化平臺、金融機構等全產業鏈主體。 從實驗室裡的創新研發成果,到生產線上的高級智造技術,再到臨床應用,超百家生物醫藥企業、科研機構與醫院將集中亮相,展示行業前沿創新技術與解決方案。基因編輯、細胞治療、類器官、器官晶片、核藥、3D列印、生物製造、合成生物學等一系列前沿技術成果在此匯聚,這些成果既是產業發展的未來方向,也是推動創新藥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關鍵力量。 舉辦近20場高端會議與活動 本次醫博會發出超500份參展邀請函。安徽、四川、福建、重慶、新疆等外省區市衛生健康委紛紛組團參會。廣州實驗室、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心等科研機構,中山一院、中山二院、中山三院等50餘家本地三甲醫院,華潤、國控、廣藥等大型醫藥企業以及百濟神州、康方、一品紅等創新型企業,還有電信、聯通、移動等通信企業,紛紛報名參展。 博覽會期間還將舉辦近20場高端會議與活動,邀請國家衛健委藥政司領導、全市三甲醫院院長、各領域頂級專家、知名企業家等,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前沿技術和產業化的實踐經驗,為醫療健康產業的發展提供強大動力和廣闊空間。 推動企業與金融機構建立聯繫 同時,政府將搭建資源對接平臺,組織項目路演等活動,推動企業與金融機構建立直接聯繫,解決企業融資難題。還將整合醫療、科研機構的資源,為企業提供技術支持,加速科技成果轉化。 廣州海博特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王帥帥介紹,民營企業提升影響力往往需要時間、案例和經驗積累,而像醫博會這樣的大型行業盛會,聚集了眾多行業創始人,能量和格局不同以往,這對於企業來說是非常難得的機會。 廣州百濟神州生物製藥有限公司全國區域市場準入總監胡豔介紹,2024年3月廣州研究型醫院聯盟正式成立,並多次組織企業與聯盟醫院的對接活動,促進雙方的深入了解,推動企業的研發需求與醫院的研究強項有效結合。這種合作不僅提升了產業創新效率,更將實實在在惠及患者。過去,中國抗腫瘤新藥多依賴進口,治療費用高昂;而如今,隨著國產抗腫瘤創新藥物的上市並進入醫保,治療費用大幅降低,顯著減輕了患者負擔。 作為全國首個由衛健部門牽頭的醫博會,廣州醫博會創新推出四級巡館模式,即政府領導巡館團、醫院院長巡館團、頂級專家巡館團、企業家巡館團深入展區參觀交流,這種「巡館+聯盟」的創新模式,是本次展會的獨特亮點,為全國醫療健康產業協同發展提供了可借鑑、可複製的範例。
景德鎮8月7日電 題:贛江觀瀾:「洋景漂」何以安心逐夢「千年瓷都」? 記者 吳鵬泉 盛夏時節,「千年瓷都」景德鎮的街巷深處,來自全球各地的「洋景漂」正用手中的陶土續寫著東西方文化交融的故事。據不完全統計,每年有超過5000名外籍陶藝家、設計師、手藝人被江西景德鎮的「瓷引力」所吸引,遠渡重洋來此尋夢、築夢、圓夢。 千年窯火不滅,不僅淬鍊出溫潤如玉、光潔如鏡的瓷器珍品,更熔鑄了景德鎮開放包容、兼收並蓄的城市品格。面對日益增長的國際藝術群體,景德鎮如何構建宜居宜業的服務生態,持續增強「瓷引力」的深度與溫度? 找家:構建「社區+社群」雙網融合新範式 「景德鎮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2013年,日本陶瓷藝術家高柳綾緒懷揣著對中華陶瓷文化的向往來到景德鎮,自此開啟「洋景漂」的藝術人生。她的丈夫溫敏雄是廣東人,如今夫婦二人在景德鎮市珠山區擁有工作室,從事「天目釉」風格的陶瓷製作。 「我們用了5年時間融入景德鎮的生活,這裡的一街一巷、一人一物,都仿佛成了老朋友。」高柳綾緒說,在景德鎮,中外陶藝家同臺創作、比鄰而居,文化在窯火中碰撞交融,迸發出蓬勃的藝術生命力。 藝術創作需要沃土,更需要陽光雨露的滋養。為幫助初來乍到的「洋景漂」破解落地迷茫、語言障礙與生活適應難題,景德鎮市珠山區推出「社區網格化管理+社群自治」的雙網融合模式,在「洋景漂」聚集區域建立「洋景漂」服務站。 圖為一名「洋景漂」用手機掃描旅遊導視標牌上的「洋景漂」服務直通車二維碼。景德鎮市珠山區融媒體中心 供圖 在景德鎮街頭,不少旅遊導視標牌印有「洋景漂」服務直通車二維碼。掃描二維碼,即可獲取包含政務事項辦理指南、出入境政策解讀等信息在內的「數字錦囊」,同時可直聯網格員和「洋景漂」社群代表的即時通信通道,為異鄉人解決「找家」的焦慮與困惑。 愛家:打造「全鏈條」精準服務生態鏈 美國藝術家尼克在許多國家舉辦過展覽。2017年,他來到景德鎮雕塑瓷廠,便被這裡的藝術氛圍深深吸引,從此成為一名「洋景漂」。 助他融入這座瓷業城市的,是景德鎮市珠山區新廠街道林蔭路社區「洋景漂」服務站。巧合的是,這一專為滿足「洋景漂」個性化需求而打造的綜合性服務樣板站,恰好也始於2017年。 除了珠山區免費提供的270平方米文化活動空間,尼克還在雕塑瓷廠運營著一間國際藝術工作室,每年接待來自十餘個國家和地區的學生創客與青年藝術家。「我們曾被這座城市溫暖以待,也渴望將這份善意傳遞下去。」尼克的妻子葉子,是來自四川的藝術家,兩人攜手在瓷都書寫著跨國藝術佳話。 圖為一名「洋景漂」在江西景德鎮駐場創作。景德鎮市珠山區融媒體中心 供圖 為助力「洋景漂」儘快融入景德鎮的手工制瓷生態,珠山區圍繞創業全周期持續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提供從工作室選址、師徒結對、窯爐租賃,到職稱評定、作品展陳、市場推廣等「一站式」支持服務;整合利用文旅資源,為「洋景漂」精準提供陶瓷文化體驗遊、非遺工坊課程等個性化服務。 每年,尼克和葉子都會在林蔭路社區陶藝中心舉辦國際創客交流聚會和展覽,許多社區居民成為展覽觀眾和藝術交流參與者。「這很神奇,令人難以想像!」尼克說。 安家:構築「政策+情感」雙重留才磁場 「過去沿著海上絲綢之路,中國陶瓷被引入了歐洲。」「90後」西班牙陶藝家喬曼是眾多「洋景漂」中的一員,其把自己的願景寄託於陶瓷創作。 「景德鎮雖小,卻能與世界對話。」在瓷都生活數載,喬曼深切感受到東西方文明的交融之美,也體悟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與生生不息。「這裡的每塊泥土,都仿佛在訴說歷史,又孕育著未來。」 為緩解「洋景漂」在異鄉的身份焦慮與生活壓力,景德鎮市珠山區探索建立「洋景漂」人才服務專員制度,為高端人才提供子女入學、醫療保障、住房租賃等個性化服務,增強其歸屬感。 圖為一名「洋景漂」在江西景德鎮駐場創作。景德鎮市珠山區融媒體中心 供圖 尤其在住房保障方面,當地為前來短期駐場開展藝術創作和文化交流的「洋景漂」,提供免費的創作場地及住宿條件。 「這裡不僅解決了居住問題,更讓我融入了一個充滿創造力的社群。」印度陶瓷雕塑家斯裡尼亞·喬杜裡入住陶溪川人才公寓後由衷感嘆。 如今,豐厚的文化資源、多元的城市氛圍、便利的創業條件,造就了景德鎮的「核心吸引力」。來自全球各地「洋景漂」如「候鳥」棲居於此,在窯火映照下追尋詩意與遠方。(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蜜桃直播 | 春雨app直播免费看 |
花蝴蝶app直播 |
樱桃直播 | 深夜直播 |
香蕉app免费下载 |
绿茵直播 | 抖音成人版 |
茄子直播 |
仙凡直播 | 巧克力直播 |
sky直播 |
色花堂直播 | 伊人直播网站 |
名模直播 |
sky直播 | 小猫直播 |
绿茵直播 |
tvn直播 | 黑白直播 |
蜘蛛直播 |
蜜桃app | 柠檬直播 |
金桔直播 |
曼城直播 | 樱桃直播 |
巧克力直播 |
春雨直播全婐app免费 | 魅影直播 |
樱花直播nb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