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8月12日電 題:歸國華僑五十歲跨界創業 織就香雲紗國際時尚夢 記者 孫秋霞 在廣州市荔灣區,擁有三百多年歷史的錦綸會館靜靜矗立。這座始建於清代的廣東絲織業行業會館,如今成為香雲紗文化傳承基地。步入廳堂,只見一個電子屏幕播放著香雲紗走秀大片,後廳則是香雲紗流動藝術展,陳設著當下最新的款式。 「2020年我從美國洛杉磯回到廣州,開始全身心投入香雲紗事業。我們依託錦綸會館,通過舉辦非遺展覽、大型時裝秀及文化沙龍等,讓更多人了解香雲紗。」「香雲故裡」品牌主理人、歸國華僑王雪近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7月16日,歸國華僑王雪在廣州市錦綸會館展示香雲紗上的潮繡圖案。 記者 陳楚紅 攝 香雲紗是由中國獨有的純天然手工染整技藝織造的絲綢面料,迄今已有約400年歷史。經過「三蒸九煮十八曬」後,香雲紗輕薄不易起皺,柔軟而富有身骨,被譽為紡織面料中的「軟黃金」。2008年,香雲紗染整技藝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王雪與香雲紗的緣分,要從她第一次到佛山香雲紗曬場參觀時說起。此前,她曾在美國創建了一個晚禮服品牌,卻找不到符合東方人審美的面料。後來,她的母校華南農業大學向其推薦了香雲紗。 「2019年,當我走進佛山香雲紗曬場的瞬間就被震撼到了。穿過一片甘蔗林後,我看到綠色草地上鋪滿了紅紗,如同紅雲一般。收紗工人一邊唱歌一邊收紗,這種自然美永遠刻在了我心裡。」王雪回憶道。 從那以後,王雪對香雲紗的熱愛一發而不可收。雖然僑居美國多年,但她還是毅然決定到廣州創業。「五十歲跨界做服裝,圓了我兒時的夢想。」 回國後,王雪開始全面接手經營「香雲故裡」品牌,並在傳承中大膽創新。她告訴記者,由於香雲紗顏色較為暗沉,設計偏中式,以前市場認可度並不高。她和團隊首先在面料顏色上下功夫,通過多次染色,讓香雲紗呈現出絳紅、棕黃、深藍等多個色系。在款式設計上,他們不僅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其中,而且也增加了許多西方設計元素。 2019年4月,王雪在洛杉磯舉辦了第一場香雲紗發布會。「香雲紗承載了濃濃的鄉愁與大自然的美麗,打動了許多外國友人和海外華僑華人。」王雪說。 王雪連續六年策劃、主辦了洛杉磯「多彩非遺」秀,展示香雲紗之美。她向記者介紹,團隊的設計靈感深深紮根於中華文化。比如「錦上添花」系列作品用潮繡勾勒出灰塑紋樣、鳳尾曲線和麒麟圖騰,沉穩的灰色基調與小香風剪裁完美融合,詮釋出東方美學的高級感。 「中華文化浩如煙海,我們的設計靈感取之不盡,每件衣服背後都有一段故事。我希望通過香雲紗,讓世界了解中國文化。」王雪說。 近年來,伴隨著新中式服飾的興起,中式面料市場持續火熱,香雲紗展現出巨大的市場潛力。「經過這些年的沉澱,接下來公司的發展會迎來一個爆發期。」王雪認為,中國服裝產業正迎來品牌崛起的黃金時代,她將進一步加大在廣州的產業投資,在美國打響「香雲故裡」品牌知名度。(完)
近期,快遞被消火栓「籤收」的現象引發廣泛關注。據《法治日報》報導,在北京市某大型社區,樓內消火栓竟充當起了快遞櫃,消防水帶上堆滿快遞,消火栓也被快遞塞得滿滿當當,嚴重妨礙消防器材的取用……此前,多家快遞公司的App和小程序都可以選擇或自定義設置代收點為消火栓。7月15日起,一些快遞公司對此進行了修改,已經不能設置為消火栓。不過,有的快遞公司仍然支持在地址欄中直接將收件地址填寫為消火栓,系統並不會攔截。 消火栓不是快遞櫃,而是生命的守護神。然而,當消火栓被快遞塞滿,當消防水帶被包裹纏繞,當緊急時刻消防器材無法快速取用,我們就會失去最佳的滅火時機。用消火栓「籤收」快遞不僅暴露出對生命安全的漠視,還踩踏了法律底線。 《消防法》規定:任何單位、個人不得損壞、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設施、器材,不得埋壓、圈佔、遮擋消火栓或者佔用防火間距……這些規定既是法律紅線,也是安全底線。然而現實中,一些收件人為了圖方便,將消火栓設為代收點;一些快遞員為了趕時間,將包裹隨意塞入消火栓;一些快遞企業為了迎合客戶,在系統中允許將消火栓作為代收點,或默許快遞員、收件人通過消火栓「籤收」快遞。這種層層失守的違規行為,給消火栓添了堵,也製造或放大了安全隱患。 用消火栓「籤收」快遞,法律後果相當嚴重。根據《消防法》,收件人或快遞員有埋壓、圈佔、遮擋消火栓或者佔用防火間距行為的,處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快遞企業同意或默許將消火栓作為代收點的,法律責任是「責令改正,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如因消火栓被快遞佔用延誤火災救援,給他人造成人身傷害、財產損失或導致人身傷害、財產損失擴大,要求將快遞放入消火栓的收件人、主動將快遞放入消火栓或根據收件人的要求將快遞放入消火栓的快遞員、存有明知或應知情形的快遞企業應根據過錯程度承擔賠償責任,未盡到管理職責的物業公司則應承擔補充責任。如果收件人、快遞員、快遞企業等主體經消防監督機構通知採取改正措施而拒絕執行,造成重大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等嚴重後果,相關責任人員將承擔相應刑事責任。 治理用消火栓「籤收」快遞的亂象,需要多方發力、多管齊下。快遞企業要全面整改系統漏洞,徹底取消消火栓作為代收點的選項,攔截將收件地址設為「消火栓」的違規設置,加強對快遞員的培訓和管理,禁止快遞員把快遞放入消火栓。 物業公司要承擔物業管理責任,教育引導小區居民正視消火栓的安全功能,知曉法律底線,認識到佔用消火栓的違法屬性和危害性,形成不佔用消火栓的共識,並加大巡查力度,及時清理消火栓內的快遞物品,確保消防設施隨時可用。消防等監管部門要加強執法檢查,對屢教不改的企業和個人依法懲處,曝光典型案例,釋放法律的懲戒、警示、教育效應。 消費者則應增強安全意識,主動拒絕將消火栓設為代收點。只有人人重視消防安全,處處遵守消防法規,才能築牢生命安全的防火牆。 消防安全無小事,我們不能把一時的方便凌駕於生命財產安全之上,不能讓隨意和僥倖成為安全隱患。快遞可以等,但生命不能等;包裹可以重發,但生命不能重來。讓我們從自身做起,從現在做起,共同抵制用消火栓「籤收」快遞行為,還消火栓以「清淨」「安寧」。(杜蒿坨)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