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皮、龍宮果、嘉寶果、蛇皮果……不少愛吃水果的消費者發現,無論是在線下超市裡,還是在線上購物軟體裡,市面上出售的新奇小眾水果越來越多了。這些水果味道咋樣?買的人多嗎?種起來難嗎?……關於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相關業內人士。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優稀水果研究室主任陸育生: 黃皮隸屬芸香科柑橘亞科黃皮屬,是熱帶亞熱帶常綠特色水果。黃皮果實風味獨特、酸甜可口,營養豐富,深受消費者的喜愛。除了鮮食,黃皮還可以加工成果脯、果醬、果汁等。近兩年,黃皮仙露、黃皮奶茶等茶飲產品的推出,令黃皮被更多人知曉。 除了味道好,黃皮還具有消食理氣的功效。在兩廣地區,人們稱其為「正氣果」。近年來,通過各種分離技術,人們已從黃皮的不同部位提取出生物鹼類、黃酮類、揮髮油類等多種功能活性成分。 為什麼這種好吃又健康的水果,沒有成為大眾水果呢?種植地域有限、產業發展緩慢是重要原因。 黃皮原產於中國華南地區,有1500多年的栽培歷史。它不耐寒,冬季有霜雪的地方不宜種植,商業規模化栽培主要集中在廣東、廣西、海南和福建等地。 過去,黃皮一直以屋前房後零星種植為主,產業發展緩慢。近年來,黃皮作為優稀樹種逐漸受到果農青睞,栽培面積不斷擴大。例如廣東省雲浮市鬱南縣,就將黃皮產業發展為當地的特色支柱產業,建設了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但從整體上看,黃皮產業發展還遠滯後於其他特色水果,目前市面上黃皮果的供給總量還是比較少的。 我們作為技術專家,在助力黃皮產業發展上,一方面是做品種改良,選育新品種;另一方面是進行高效栽培技術的研發,並對種植戶進行技術培訓,來幫助果農提高產量和果品品質,實現產業提質增效。 黃皮的知名度高了,銷量廣了,種植戶的收入就增加了。最明顯的變化是,近幾年鬱南縣無核黃皮的收購價格,提高了一倍多。過去很多不願意種黃皮的果農現在也加入進來,大家都搶著種。可以預見,今後隨著產業的不斷壯大,黃皮也有可能成為更常見的大眾水果。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恭城瑤族自治縣果農方方: 我的果園種植了四十幾畝黃皮,年產量大概有12萬斤。現在七八月份,正是黃皮上市的季節,也是我們最忙的時候。 我們的銷售渠道主要在線上的電商平臺,售價在每斤20元左右。目前,日均銷量能到3000斤至5000斤,收益還是很不錯的。 我們這邊種植黃皮的規模不算很大,很少有採購商會來大批收購。過去單純依靠線下賣給水果批發市場,收入並不高。後來,我們改變了銷售思路,通過電商平臺售賣,做成熟以後收入就增加了很多。 線上銷售黃皮能成功,主要還是得益於現在快遞物流很發達。黃皮的果皮很薄,不耐運輸、保鮮期短。新鮮的黃皮如果沒有做好保鮮防護,運輸超過48小時,口感就會很差了。但現在,通過冷鏈物流,運輸的障礙基本不存在了,很多地方甚至能當日送達,保證了黃皮的口感。快遞費用也不算很高,都是消費者能夠接受的。 在線上購買黃皮的消費者中,有一些是北方的顧客,可能被社交媒體上的分享帖「種草」了,會好奇黃皮鮮果的味道、口感,下單之前最關心不同品種酸甜度差異等問題。還有一些顧客,老家是兩廣地區的,到外地生活以後吃不到這種水果了,比較想念,會去線上平臺搜有沒有賣的。我想不管是哪裡的顧客,只要果子的品質好,就能吸引他們成為回頭客。 盒馬熱帶水果採購人員俞斌: 為增加商品品類的豐富度,在盒馬的線下門店和線上APP經常會上架一些小眾水果,以給用戶提供更多選擇。 對比較新奇的水果,我們篩選的方向主要是兩種路徑。 一個是關注目前市場上比較熱門的品類。比如近兩年黃皮茶飲比較火,網絡上關注度逐漸走高,我們就著力開發了黃皮鮮果的銷售。基本流程是先在產地找到合適的採購基地;然後研發保鮮方式,縮短物流鏈路,比如針對果子的特性,在空運過程中做好保溼、降溫,保證運輸途中不損傷果品的新鮮度;最後進行上架,推廣銷售。 另一種選品方式是在做常規大品類基地走訪時,開發當地的小眾單品。例如近兩年我們銷量非常好的泰國龍宮果,就是「順手」發掘出來的。 泰國的榴槤、山竹都是很熱門的水果,我們在泰國採購過程中發現,當地的榴槤果園裡會混種一些龍宮果的樹木。這種水果口感類似於荔枝與龍眼的混合,很有特色,並且在國內是很少見的一種單品。於是我們就開始研究,進口龍宮果是否可行。 後續,我們與航空公司達成合作,定製水果包機業務,實現了龍宮果從泰國產地直飛國內的物流鏈路,在確保鮮果品質的前提下,將這款產品在國內推廣了起來。目前,泰國龍宮果已在盒馬銷售了3年,每年旺季都是供不應求。 對於是否要引進一款小眾水果上架,我們進行研判的首要標準是從消費者的角度去判斷大家是否會對它感興趣,再判斷整個供應鏈能否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比如水果的產量是否穩定;水果經過長途運輸後在門店上架時,還能否保持最佳口感;在不同城市,消費者對不同水果的偏好是否有區別……這些都會影響一款水果是否會成為貨架上的商品。 所謂的小眾水果,只是目前消費者對它的認知度少一點,它整體的供應鏈還不夠完善。但這些情況都會隨著種植技術、運輸技術以及消費者的喜好不斷變化。我們作為銷售方,也會緊跟消費趨勢,來調整銷售策略。(記者 李貞) 《人民日報海外版》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教育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之基。」 「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堅持立德樹人,增強學生文明素養、社會責任意識、實踐本領,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五年來,新時代教育事業在改革發展中不斷取得新成就,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支撐。 教育資源合理流動 是推進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的重要路徑 「十四五」期間 一系列協作幫扶舉措 照亮了中西部、欠發達地區 孩子們的成長之路 2024年6月18日,上海援青教師闞延俊在位於西寧的果洛西寧民族中學給學生上音樂課。果洛西寧民族中學是一所滬青共建學校。學校招生以來,上海援青團隊落實各類教育資金,改善校園面貌,引入先進教育理念,帶動整體辦學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圖什市哈拉峻鄉謝依特小學,是一所主要面向柯爾克孜族學生的村級小學,2022年8月成為該州首個西部計劃志願者包校支教的試點學校。23名戍邊支教西部計劃志願者服務隊的志願者,在這所小學承擔著教書育人的工作。經過近三年的支教服務,學生的學習成績顯著提高,得到當地廣泛認可。這是2025年4月23日,支教教師高淑賢(左一)在班級裡展示她為學生們製作的「AI夢想職業照」。 西藏林芝市工布江達縣娘蒲鄉中心小學地處海拔近4000米的高原,是布江達縣海拔最高的學校。持續性的對口教育援藏工作有力補充了專業師資力量,改善了學校硬軟體設施設備。這是2024年9月3日,西藏林芝市工布江達縣娘蒲鄉中心小學的孩子們,把自己做好的手抄報展示給嶺南師範學院支教隊隊員胡正培。 高質量職業教育的沃土 孕育著大國工匠的萌芽 「十四五」期間 職業教育體系深入改革,不斷創新 結構布局持續優化,產教融合向實向深 2024年7月26日,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在工業機器人基礎應用實訓室接受工業機器人操控技能訓練。教育部發布的數據顯示,近年來,現代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70%以上的新增一線從業人員來自職業院校。職業院校已經成為培養大國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的主陣地。 2024年4月16日,在位於重慶市永川區中德產業園的埃斯維(重慶)工具機有限公司,公司技術總監向重慶城市職業學院中德產業學院學生介紹設備操作規範。近年來,重慶城市職業學院聯合德國教育力量共建產業學院,引入職業教育先進經驗,著力培養適合製造型企業需求的高素質技能技術人才。 2024年11月12日,天津現代職業技術學院老師在無人機產教融合實踐中心指導學生。「十四五」期間,各地職業院校在招生規劃、專業設置和培養方案等方面與當地的人才「缺口」對接,人才培養方向和產業需求越來越匹配。 建設教育強國,龍頭是高等教育 「十四五」期間 我國高等教育體系更加多元 一流大學、一流學科建設加速 培養模式、培養機制不斷優化 全力培養緊缺人才、服務強國建設 2025年6月23日,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處和同濟大學正式宣布啟動「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同濟大學城市防災韌性創新實驗室(RISE Lab)」。該實驗室聚焦推進全生命周期智能防災減災,以及超大型城市韌性基礎設施建設,為城市防災減災提供智慧支持。這是與會嘉賓在參觀同濟大學土木工程防災減災全國重點實驗室。 2023年4月6日,哈爾濱工業大學空間環境地面模擬裝置科研人員展示空間磁環境模擬與研究系統。2024年2月,由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聯合建設的空間環境地面模擬裝置通過驗收。許多之前需要抵達太空才能進行的實驗,如今在地面上就能完成,這也是我國航天領域首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上海交大機器人研究所,是我國最早從事機器人技術研發的專業機構之一,主要在機器人學、工業機器人作業系統與裝備自動化技術、生物醫學機器人與生機電一體化技術等領域,開展研究和產學研合作。這是2023年11月24日,學生們在研究所的無人系統實驗室討論項目。 近年來,湖北省加快布局人形機器人領域,依託省內高校院所的人才優勢和創新體系優勢,組織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參與人形機器人相關項目研發,集中推出「天問」「勞動者」「荊楚」等一系列人形機器人。這是2025年5月29日,在華中科技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博士研究生丁濤(右二)和團隊成員測試「荊楚」人形機器人的搬運能力。 強國先強教,強教先強師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就要不斷擦亮「師者之光」 「十四五」期間,教師隊伍 素質提升、結構優化、待遇提高 尊師重教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在安徽省馬鞍山市和縣烏江鎮卜陳村,97歲的卜陳學校退休教師葉連平依然堅持每周上三節課。2021年,他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2022年,他獲得全國關心下一代「最美五老」稱號。圖為2025年4月9日,葉連平在卜陳村「留守未成年人之家」給學生上課。 今年37歲的黃光福是雲南大學農學院的一名青年教師,同時也是雲南大學在雲南省勐海縣勐遮鎮曼恩村成立的多年生稻科技小院的負責人。多年來,他帶領學生紮根田間,進行技術攻關。團隊利用長雄野生稻特有的地下莖無性繁殖能力,成功培育出「雲大25」「雲大107」等新品種,突破性地實現水稻「一次栽種、連續收割」,讓「割韭菜般收稻子」的農業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田間地頭。這是2025年2月27日,青年教師黃光福(中)在試驗田間給學生授課。 2024年9月10日,在新疆教育學院實驗小學校園,學生為老師獻歌送上祝福。 攝影:王菲 劉軍喜 趙子碩 李鑫 王全超 丁增尼達 張龍 彭奕凱 王松 劉穎 陳浩明 杜子璇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5912
37
2025-10-28 16:23
34182
53
2025-10-28 16:23
64129
19
2025-10-28 16:23
79254
43
2025-10-28 16:23
78496
41
2025-10-28 16:23
61932
52
2025-10-28 16:23
74839
89
2025-10-28 16:23
26185
78
2025-10-28 16:23
86923
95
2025-10-28 16:23
25349
38
2025-10-28 16:23
96284
91
2025-10-28 16:23
51298
84
2025-10-28 16:23
84267
16
2025-10-28 16:23
17438
36
2025-10-28 16:23
25789
97
2025-10-28 16:23
38426
31
2025-10-28 16:23
18642
21
2025-10-28 16:23
89517
58
2025-10-28 16:23
57638
37
2025-10-28 16:23
93587
85
2025-10-28 16:23
31492
96
2025-10-28 16:23
13742
28
2025-10-28 16:23
15768
48
2025-10-28 16:23
45837
52
2025-10-28 16:23
28493
28
2025-10-28 16:23
19372
36
2025-10-28 16:23
95738
34
2025-10-28 16:23
17438
21
2025-10-28 16:23
34785
85
2025-10-28 16:23
19283
48
2025-10-28 16:23
74689
42
2025-10-28 16:23
61537
65
2025-10-28 16:23
54137
75
2025-10-28 16:23
53418
47
2025-10-28 16:23
86175
47
2025-10-28 16:23
51378
26
2025-10-28 16:23
85796
29
2025-10-28 16:23
82451
72
2025-10-28 16:23
26851
12
2025-10-28 16:23
16924
24
2025-10-28 16:23
65487
28
2025-10-28 16:23
47283
14
2025-10-28 16:23
15648
29
2025-10-28 16:23
74159
62
2025-10-28 16:23
64279
13
2025-10-28 16:23
82491
76
2025-10-28 16:23
12568
62
2025-10-28 16:23
61837
26
2025-10-28 16:23
94561
25
2025-10-28 16:23
56921
76
2025-10-28 16:23
68147
79
2025-10-28 16:23
26348
76
2025-10-28 16:23
| 秀色直播 | 小猫咪视频 |
| 色花堂直播 | |
| love直播 | 月神直播 |
| 妖精直播 | |
| 蜘蛛直播 | 凤凰网直播 |
| 月夜直播 | |
| 樱桃直播 | 伊人app |
| 魅影直播 | |
| 浪花直播 | 桃鹿直播 |
| 小白兔直播 | |
| 仙凡直播 | 小猫直播 |
| 名模直播 | |
| 六月直播 | 尖叫之夜免费直播 |
| 凤凰网直播 | |
| 桃花app | 贵妃直播 |
| 青柠直播 | |
| 绿茵直播 | b站刺激战场直播 |
| 河豚直播 | |
| 零七直播 | 色花堂直播 |
| 少女6夜半直播nb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