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電 國新辦8月5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西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嘎瑪澤登介紹,「十四五」以來,西藏持續實施「十大民生工程」,用心用情辦好民生實事,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不斷取得新的進展。「十四五」期間,國家和自治區共安排28類社會事業領域的項目,規劃總投資246.5億元,截至目前已經落實投資236.78億元,盡心竭力地辦好了群眾所需所盼的實事好事。 8月5日,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王君正,西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嘎瑪澤登介紹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並答記者問。 記者 張祥毅 攝 從衛生領域講,全面推進健康西藏建設,醫療衛生機構的總數、床位總數、衛生技術人員總數分別達到了7231個、21488張、50766人,基層的醫療、預防、保健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及公共衛生服務水平大大提升。就在最近,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西藏醫院開診,西藏向「大病不出藏」的目標又邁進了一大步。 從教育領域講,新建小學29所、初級中學15所、普通高中5所,改擴建6所中職學校,開工建設了日喀則職業技術學院等重大項目,持續提升適應人口變化的教育資源配置,確保孩子們能夠「上好學」。 從文體領域講,文化廣電藝術中心、智慧廣電工程等一大批文化基礎設施和群眾體育基礎設施建成並投運,進一步豐富了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也營造了全民健身的濃厚氛圍。 從社會保障領域來講,建成80家特困人員集中供養中心,集中特困供養人員5825人;建成兒童福利機構11家,集中收養孤兒3236人;參保人員實現全國異地就醫直接結算,2024年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同比增長12.5%以上。 除了以上民生項目之外,還有高海拔地區集中供暖供氧,高海拔農牧區季節性斷水問題的解決、供電可靠率提升、光纖寬帶和4G網絡全覆蓋等一系列民生實事落地落實,讓西藏各族群眾告別了「飲水難、用電難、行路難、通信難」的歷史,過上了舒適便捷的現代化生活。現在的西藏已經煥然一新,各族群眾正在享受著高質量發展帶來的高品質生活。
衢州8月12日電(左宇坤 陳溯 吳君毅)在浙江大學衢州研究院生物基化學品研究所,特聘副研究員王洪坤向記者展示了一張看似和普通白紙無異的疏水紙。但不同於普通的紙張沾上水就會被潤溼,這張白紙被噴上水後則像一片荷葉,承託著水珠在上面晃來晃去,一點也沒被浸潤。 王洪坤介紹,這張「荷葉紙」的特別之處在於有一層納米纖維素塗層。納米纖維素是植物纖維的「納米鋼筋」,是一種綠色環保的高性能造紙化學品,可顯著提升特種紙的力學強度、光學透明性、阻隔性和功能性(如電磁屏蔽)。 因為其高長徑比、低密度、高強度、低熱膨脹係數、高生物相容性等特點,在生命健康、電子信息和複合材料中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廣泛應用於標籤離型紙、高透明紙、電解電容器紙等高端特種紙領域,助力產業綠色升級,是我國造紙、紡織等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材料之一。 「過去的特種紙屬於高耗能特種紙,大多會使用到矽油等非環保塗層材料,又無法回收再利用。」王洪坤表示,團隊打造的納米纖維素塗層的疏水紙,原料來自於天然的植物纖維,為農業廢棄物的高效利用和高性能生物質複合材料的開發提供了有力支持。 「我們的纖維素是從秸稈、毛竹等廢棄物中提取的,再製備得到納米纖維素。」如同王洪坤所言,如當一捲紙的原料從森林轉向農田,背後是許多曾經的高耗能產業正在書寫的嶄新未來。 航拍浙江大學衢州研究院常山港院區。 供圖 在浙江大學工程師學院衢州分院、浙江大學衢州研究院(簡稱浙大衢州「兩院」)的生物基化學品研究所實驗室裡,秸稈搖身一變,以可再生航空燃油、農用地膜、特種紙等形態出現。不僅可以獲得「秸稈變衣服」「秸稈變地膜」等生物新材料,還可以實現「秸稈變乙醇」「秸稈變航油」等生物基能源。 創新與人才,是新質生產力的源頭活水。近年來,衢州大力推動產業鏈與創新鏈、人才鏈深度融合,與浙江大學共建工程師學院衢州分院、衢州研究院,聚焦新能源、新材料、集成電路、高端裝備、生命健康等產業鏈,打造高能級科創與成果轉化平臺,不斷提升產業「含新量」「含金量」。 衢州市常山縣有一種名為常山胡柚的特色水果。結合當地特色,浙大衢州「兩院」聚焦胡柚全果高值化利用(全果利用與成分提取):果皮提取柚皮苷(食品添加劑),果泥(化妝品原料),果渣(生物質原料),助力「吃幹榨淨」零廢棄,提升綜合收益。 「2022年,我們和常山縣一家企業進行技術合作,為它進行中試技術開發。開發的產品是從胡柚果皮中經過物理提取與化學轉化,得到的一個高附加值產品——新橙皮苷二氫查爾酮。」浙江大學衢州研究院專用化學品研究所副研究員劉曉玲對記者介紹,它的甜度是白糖的1500-1800倍,幾乎沒有熱量且很健康,可以作為代糖使用。 但這家企業規模較小,如果自己建設中試生產線需要投入很大。劉曉玲表示,浙大衢州「兩院」中試平臺為其減少了大量設備和人力成本。經過中試開發後,企業獲得了從小試到規模化生產的技術驗證和安全保障。 中試平臺是緊密連接創新鏈上下遊的重要橋梁,加快中試基地建設是打通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後一公裡」。浙江大學衢州研究院,依託浙大雄厚的科研實力和衢州完善的化工產業配套支持,還有專業化的中試設備,成為懂行的技術「陪跑員」,幫助企業解決「燃眉之急」。 該中試平臺受到企業,尤其中小企業的青睞。截至目前已入駐中試項目51項,完成中試證39項,吸引多家外地企業來衢開展中試,形成「中試+招商」的窗口效應,目前中試平臺已列入首批工信部製造業中試平臺重點培育庫。 從納米纖維素塗層的「荷葉紙」到胡柚全果的高值化利用,從秸稈變航油到中試平臺的「陪跑」服務……在這裡,農業廢棄物煥發新生,傳統產業邁向高端,中小企業獲得騰飛的翅膀。這種以科技創新助力產業綠色低碳發展的真實實踐,不僅是科技成果轉化的搖籃,更是產業鏈與創新鏈深度融合的典範。(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月夜直播app夜月 | 曼城直播 |
心跳直播 |
心跳直播 | 伊人app |
西甲直播 |
奇秀直播 | 美女直播 |
杏爱直播 |
蜘蛛直播 | 夜魅直播 |
魅影直播 |
祼女直播app | 绿茵直播 |
荔枝网直播 |
海棠直播 | 黑白直播体育 |
贵妃直播 |
直播软件下载 | 魅影9.1直播 |
快猫 |
黑白直播体育 | 桃鹿直播 |
国外b站刺激战场直播app |
婬色直播 | 小蝌蚪app |
桔子直播 |
四季直播 | 小白兔直播 |
蜜桃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