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領域的反洗錢監管持續升級中。8月4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金融機構客戶盡職調查和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現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2025年9月3日。 結合內容來看,《辦法》圍繞對金融領域客戶盡職調查流程、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等以及受益所有人識別等提出多項細化要求,為金融機構提供了操作指南。而在《辦法》之前,金融監管部門也曾出臺多個細分領域的反洗錢要求。分析人士指出,有效的反洗錢措施能夠幫助金融機構識別並防範潛在的金融犯罪風險,為客戶提供更安全的服務環境。 六大類金融機構適用 根據《辦法》,需要履行反洗錢義務的金融機構類型包括六大類,分別是: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村鎮銀行;證券公司、期貨公司、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保險公司、保險資產管理公司;信託公司、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企業集團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汽車金融公司、消費金融公司、貨幣經紀公司、理財公司;非銀行支付機構;中國人民銀行確定並公布的從事金融業務的其他機構。 以銀行為例,《辦法》要求,銀行類金融機構為客戶提供現金匯款、現鈔兌換、票據兌付、實物貴金屬買賣、銷售各類金融產品等一次性金融服務且交易金額人民幣5萬元以上或者外幣等值1萬美元以上的,需開展客戶盡職調查以及留存相關證件。 非銀行支付機構方面,根據《辦法》,非銀行支付機構以開立支付帳戶等方式與客戶建立業務關係,以及向客戶出售記名預付卡或者一次性出售不記名預付卡人民幣1萬元以上的,或是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其他情形,應當開展客戶盡職調查,並登記客戶身份基本信息,留存客戶有效身份證件或者其他身份證明文件的複印件或者影印件。 銀行、非銀行支付機構為特約商戶提供收單服務,應當對特約商戶開展客戶盡職調查,並登記特約商戶及其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身份基本信息,留存特約商戶及其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有效身份證件或者其他身份證明文件的複印件或者影印件。 在信託公司部分,《辦法》提到,信託公司在設立信託或者為客戶辦理信託受益權轉讓時,應當識別並核實委託人身份,了解信託財產的來源,登記委託人、受益人的身份基本信息,並留存委託人有效身份證件或者其他身份證明文件的複印件或者影印件。 事實上,圍繞金融機構客戶調查及資料保存,人民銀行早前便出臺了相關規定。在2021年3月,人民銀行等三部門曾就《金融機構客戶盡職調查和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管理辦法(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聯合公開徵求意見,提出金融機構不得為身份不明的客戶提供服務或者與其進行交易,不得為客戶開立匿名帳戶或者假名帳戶。 北京商報記者對比發現,《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中,將適用金融機構分為五大類,未將非銀行支付機構單獨成列,但在細則中對非銀行支付機構提出了多項要求,其中包括為不在本機構開立帳戶的客戶提供支付交易處理達到一定金額的。 博通諮詢首席分析師王蓬博指出,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國積極履行國際反洗錢義務,也反映了監管對金融安全與穩定的重視。《辦法》通過明確各類金融機構在客戶盡職調查、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等方面的具體要求,為金融機構提供了操作指南,有助於提升整個行業的風險管理水平,也有助於加強金融機構的合規性,減少洗錢、恐怖融資等非法活動的風險,進一步維護金融市場秩序和社會穩定。 多項政策銜接填補空缺 根據《辦法》起草說明,《辦法》制定主要是為了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洗錢法》(以下簡稱《反洗錢法》)有關規定的要求,明確和細化金融機構客戶盡職調查和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有關規定;做好反洗錢國際評估應對工作的要求;提高金融機構客戶盡職調查工作有效性的需要。 《辦法》規範的主要內容包括明確客戶盡職調查總體要求、完善客戶盡職調查具體要求、完善適用範圍等內容,確保與《反洗錢法》相銜接。 在完善客戶盡職調查具體要求部分,人民銀行表示,一是結合當前金融業務實踐更新各金融行業客戶盡職調查的適用情形及措施;二是在法律規定基礎上,明確金融機構與客戶業務存續期間的盡職調查要求;三是參照反洗錢國際標準,明確受益所有人、高風險國家(地區)和應加強監控國家(地區)、外國政要和國際組織高級管理人員、代理行業務及類似業務、匯款業務等盡職調查有關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新的《反洗錢法》落地以來,人民銀行已有多項補充規定出爐。例如自8月1日開始生效的《貴金屬和寶石從業機構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管理辦法》,也是為了加強和規範貴金屬和寶石從業機構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工作。更早一點,人民銀行還曾就《落實〈金融機構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監督管理辦法〉有關事項的通知(徵求意見稿)》《社會組織反恐怖融資管理辦法(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等公開徵求意見。 王蓬博指出,多項細化新規也是落實《反洗錢法》的要求,同時,有效的反洗錢措施能夠幫助金融機構識別並防範潛在的金融犯罪風險,為客戶提供更安全的服務環境。 在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王鵬看來,《辦法》是反洗錢監管體系的關鍵升級,通過細化六大類金融機構義務,強化風險管控,有助於提升金融安全與國際競爭力,而多項政策銜接填補部分領域監管空缺,形成完整監管鏈條。《辦法》落地有助於構建安全、透明的金融體系,提升國際競爭力。金融機構需主動適應,將合規融入戰略,實現「合規創造價值」。 北京商報記者 廖蒙
徐州醫科大學深耕細胞治療藥物研發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以核心技術串聯產業鏈上下遊要素,成為細胞治療藥物產業的「聚能器」。學校通過深度對接政府產業園區、聯動行業領軍企業及科研院所、組建細胞治療醫療創新聯盟等戰略舉措,創新產教融合辦學模式,與合作主體雙向驅動,在管理體制機制、人才培養體系、師資隊伍建設、教育教學改革等方面深化產教融合,精心構建出適配細胞治療藥物產業發展需求的交叉複合型人才培養體系,在精準施策、破立並舉中提供了校地合作共贏的樣本,為區域生物醫藥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 創新產教融合育人模式 培育交叉複合型人才 重建專業建設方案。學校立足細胞治療藥物產業的發展需求,打破學科、專業間的壁壘,高水平建設以細胞治療為特色、與產業鏈高度契合的生物醫藥學科群。學科群由臨床醫學、藥學、生物學、醫學檢驗技術、生物醫學工程五個學科組成,覆蓋細胞治療藥物的研發、生產、質控、臨床應用、評價等全產業鏈。五大專業相互支撐、互為依託,通過跨學科資源整合,實現生物醫藥人才的產教融合的特色化培養。 重構人才培養體系。學校立足生物醫藥產業中細胞治療藥物領域的需求,通過政校行企醫多方協同,確立產業學院人才培養目標:培養具有科學思維、產品思維、設計思維、跨學科協作能力、項目管理能力和創新創業精神與潛質,能夠在生物醫藥產業特別是細胞治療藥物領域從事研發、生產、質控、臨床應用與評價等工作的交叉複合型產業人才。 開展課程體系改革。一是課程模塊化重構:圍繞產業動態與企業用人標準,校企對傳統專業課程進行優化升級,協同打造「模塊化、遞進式」課程體系,確保教學內容與行業前沿無縫銜接;二是實訓情境化升級:依託真實生產環境與先進技術平臺,開展沉浸式實景教學,強化學生實操能力與複雜問題解決能力,實現從課堂到產業的零距離過渡;三是師資多能化培養:創新「一專多能」型教師的培養和聘任機制,共建企業師資培訓基地,鼓勵教師深入企業鍛鍊,採集真實教學案例,將產業經驗反哺教學。通過校企聯合授課、案例開發及技術攻關,打造一支既精通理論又熟悉產業的「全能型」教學團隊,為人才培養提供堅實保障。 聚焦細胞治療藥物產業 打造多要素產業生態圈 學校「江蘇省腫瘤生物治療研究所」作為我國細胞治療藥物研發領域的先行者之一,憑藉在細胞治療領域近20年的技術積澱與創新突破,通過深度聯動政府產業園區、整合行業龍頭企業及科研院所資源,牽頭組建細胞治療醫療聯盟,成功打造集「政、教、醫、研、產、資」於一體的多要素細胞治療產業生態圈。 一是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精準對接。圍繞細胞治療藥物產業全流程學科群:聚焦生物學和藥學對應產業上遊(細胞藥設計構建),生物醫學工程和醫學檢驗技術對應產業中下遊(細胞藥規模化生產與質量控制),臨床醫學和藥學專業對應產業下遊(細胞藥的臨床應用與評價)。三大板塊協同發力,形成貫穿「研發-生產-應用」全鏈條體系;二是課程體系與崗位能力深度契合。創新構建「初階基礎通用-中階分立交叉-高階特色自選」三階遞進的模塊化課程體系,確保學生知識結構、技能水平與行業崗位需求無縫銜接;三是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無縫融合。推動行業領軍企業參與課程開發,將產業技術標準、生產流程及創新項目深度融入教學實踐。動態跟蹤行業技術變革,實現課程內容與產業需求同步更新。以企業真實項目、產品研發案例作為實踐教學載體,通過「項目驅動、實景演練」的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產業適應力與創新實踐能力。 打造產業集聚溢出格局 推動生物醫藥產業發展 學校在細胞治療藥物產業領域的引領集聚作用受到徐州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多方位支持。依託學校在細胞治療領域的核心優勢資源,徐州市經開區斥資數億元重點打造以細胞治療為特色的東湖醫藥產業園(細胞谷),吸引上海復星醫藥、江蘇迅睿生物、上海賽傲生物、蘭衛醫學檢驗中心等生物醫藥創新企業入駐。 東湖細胞谷專門為產業學院投資1.5億元,高水平建設一幢集教學、科研、實踐實訓、成果轉化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樓,成為產業學院的獨立辦學場所。目前,東湖細胞谷已初步形成細胞治療藥物人才培養、技術研發、生產、臨床服務及配套服務的產業鏈閉環,為徐州經開區直接拉動投資20餘億元。 自學校產教融合模式實踐以來,取得了顯著成效,細胞治療藥物產教融合基地成功獲批為首批立項建設的53個省級產教融合重點基地之一,獲批1個省級產業學院、1個省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2.0專業建設點、2個產教融合品牌專業建設點、3門省級產教融合型一流課程,2項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重大課題,為學校深化產教融合、科教融匯,推進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教育鏈有機融合發揮了巨大推動作用。 邁入新時代,踏上新徵程。徐州醫科大學將持續深化產教融合創新模式,以細胞治療藥物產業為引領,不斷優化人才培養體系與產業生態圈。通過進一步發揮產業集聚效應,吸引更多優質資源匯聚,助力東湖細胞谷等產業園區蓬勃發展,為區域生物醫藥產業輸送大批交叉複合型人才,為我國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大力量。(信息來源:徐州醫科大學) 來源:中國青年報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29714
57
2025-11-28 17:19
93241
53
2025-11-28 17:19
52437
13
2025-11-28 17:19
58613
56
2025-11-28 17:19
67835
38
2025-11-28 17:19
84513
87
2025-11-28 17:19
58327
64
2025-11-28 17:19
81439
69
2025-11-28 17:19
81925
59
2025-11-28 17:19
15472
35
2025-11-28 17:19
47568
78
2025-11-28 17:19
15639
42
2025-11-28 17:19
93561
27
2025-11-28 17:19
97146
93
2025-11-28 17:19
68243
34
2025-11-28 17:19
54872
32
2025-11-28 17:19
71245
13
2025-11-28 17:19
81325
12
2025-11-28 17:19
79534
32
2025-11-28 17:19
79268
82
2025-11-28 17:19
17865
63
2025-11-28 17:19
46189
64
2025-11-28 17:19
58249
43
2025-11-28 17:19
91258
64
2025-11-28 17:19
36587
18
2025-11-28 17:19
68423
82
2025-11-28 17:19
73592
21
2025-11-28 17:19
28964
45
2025-11-28 17:19
25671
76
2025-11-28 17:19
57981
73
2025-11-28 17:19
89374
59
2025-11-28 17:19
26187
87
2025-11-28 17:19
58291
23
2025-11-28 17:19
42678
69
2025-11-28 17:19
39678
62
2025-11-28 17:19
58936
91
2025-11-28 17:19
18592
42
2025-11-28 17:19
87415
27
2025-11-28 17:19
46187
14
2025-11-28 17:19
94576
59
2025-11-28 17:19
19263
97
2025-11-28 17:19
46315
16
2025-11-28 17:19
43279
86
2025-11-28 17:19
64759
57
2025-11-28 17:19
42386
28
2025-11-28 17:19
47591
59
2025-11-28 17:19
89743
65
2025-11-28 17:19
47651
76
2025-11-28 17:19
57618
45
2025-11-28 17:19
76549
12
2025-11-28 17:19
91534
52
2025-11-28 17:19
| 九球直播 | 伊人直播 |
| 青柠直播 | |
| 杏仁直播 | 免费直播行情网站大全 |
| 小白兔直播 | |
| 桃花直播 | 黑白直播体育 |
| 五楼直播 | |
| 柠檬直播 | 直播全婐app免费 |
| 蜜唇直播app | |
| 大鱼直播 | 曼城直播 |
| 春雨直播安装包 | |
| 打开b站看直播 | 橘子直播 |
| 小草莓直播 | |
| 月神直播 | 杏爱直播 |
| 杏爱直播 | |
| 青柠直播 | 小狐狸直播 |
| 嗨球直播 | |
| 魅影直播间 | 鲨鱼直播 |
| 美女直播 | |
| 就要直播 | 雪梨直播 |
| 杏仁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