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8月8日電 題:「英雄含笑臥沙場」:香港抗戰老兵後人追述父輩血戰往昔 記者 戴夢嵐 一篇題為《英雄含笑臥沙場》的作文,曾被作為範文貼在香港香島中學牆壁上。文章的作者是抗戰勝利後回港求學的東江縱隊戰士吳柏松,文內記錄了他親歷的一場突圍戰。 那次戰鬥中,吳柏松所在的中隊被日軍包圍,一顆子彈擊中他身旁的中隊指導員,鮮血和腦漿噴濺到吳柏松身上。面對壓上來的敵人,吳柏松振臂高呼:「為指導員報仇!」他發起衝鋒,帶領幾十名戰士脫險。這場戰鬥後,吳柏松被任命為新的指導員。 近日,吳柏松之子、香港抗戰歷史研究會會長吳軍捷接受記者專訪,回憶起父輩的血戰往昔,他仍為東江縱隊戰士們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動容。吳軍捷表示,「我父親說『大家都是苦孩子,打仗時沒人把生死看得太重』。用他指導員的話講,『抗擊日寇,死了血都會發光!』」 7月24日,香港抗戰歷史研究會會長吳軍捷接受記者專訪。 記者 李志華 攝 除了與日軍作戰,東江縱隊還承擔過營救盟軍的任務。日軍佔領香港期間,曾強佔啟德機場作為空軍基地。1944年2月11日,美國「飛虎隊」飛行員克爾中尉駕駛戰機轟炸此處時,不幸被日軍擊中,他跳傘後降落在香港沙田觀音山。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小通訊員李石第一時間發現了他,並把他藏在一個山洞裡。之後,戰鬥英雄「劉黑仔」(原名劉錦進)等人護送克爾轉移,最終把他安全送到東江縱隊司令部。克爾回到廣西桂林後,向陳納德將軍報告獲救經過,促成美軍與東江縱隊合作。 幾十年後,這段歷史的餘音仍在迴響。克爾的兒子大衛來到中國,尋找父親當年的救命恩人。通過東江縱隊歷史研究會網站,大衛聯繫上吳軍捷,表達了希望重走營救路線的願望。 吳軍捷等東江縱隊戰士後代陪大衛前往,幾經周折終於找到那個山洞,大衛和家人在山洞裡駐足良久。他們還找到了李石,克爾口中那位「可愛的男孩」已年近九旬,住在老人院,病重不能說話。大衛和李石握手,兩人都流下了眼淚。 7月24日,香港抗戰歷史研究會會長吳軍捷展示克爾中尉之子大衛贈送的克爾中尉在「飛虎隊」工作期間的軍裝。 記者 李志華 攝 為了填補香港愛國主義教育的空白,吳軍捷2015年發起成立香港抗戰歷史研究會。研究會甫一成立,就在抗戰時期的戰場——啟德機場附近的觀塘海濱公園策劃了一場大型展覽,最受關注的展品是一架按1:1比例還原的「飛虎隊」P-40戰鬥機模型。通過這種「看得見、摸得著」的方式講述抗戰歷史,展覽吸引數萬人次市民參觀。 吳軍捷說,香港淪陷期間,人口從約160萬銳減至60萬左右,除了被殺害的民眾,還有大量逃難的市民。英軍投降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堅持敵後武裝作戰,與盟軍展開合作,沉重打擊日本侵略者。「香港抗戰史是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素材。」 2015年11月,香港抗戰歷史研究會主辦的「飛虎歸來·維港記憶」香港抗戰歷史展在觀塘海濱公園舉行。圖為學生參觀按1:1比例仿製的「飛虎隊」P-40戰鬥機模型。 (受訪者供圖) 近年來,吳軍捷還不遺餘力推動香港抗戰遺址保護工作。他介紹,目前香港的東江縱隊抗戰遺址至少有二三十處,希望社會各界未來逐步推進保護與活化利用這些遺蹟,讓今天的年輕人在歷史現場感受80多年前那群熱血青年的戰鬥脈搏,更好理解香港抗戰是全民族抗戰的重要組成部分。(完)
林放,是《新民晚報》老社長趙超構的筆名。8月14日,由上海書畫出版社出版的《林放不老》在上海書展首發。該書是「新聞出版博物館文庫·史料」之一種,首次通過手稿、書信、記事日曆、日常用品等文物來展現一位報人的生平。《林放不老》首發 施晨露攝《新民晚報》是中國大陸連續出版時間最久的報紙。2024年9月,在創刊95周年之際,新民晚報社和中國近現代新聞出版博物館聯合舉辦「林放不老——趙超構手跡暨《延安一月》出版80周年展覽」,作為展覽同名圖錄,這本新書歷時一年編輯,對展覽內容做了深化和細化。趙超構,是傑出的報人、雜文家和社會活動家,是社會主義晚報事業的奠基人、開拓者。他的辦報思想,從倡導「短廣軟」到提出「宣傳政策,傳播知識,移風易俗,豐富生活」十六字方針,成為晚報事業的寶貴精神財富;他的經典著作《延安一月》《未晚談》不僅是寫作意義上的傳世傑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為中國的革命、建設和上海改革開放事業做出了獨特的貢獻。《林放不老》展覽和本書用近百件(套)珍貴的趙超構手稿、手跡和攝影作品及相關文物,全面、立體、豐滿地展現趙超構的生平故事、道德文章,共分「延安行」「未晚談」「尺牘情」「光影間」「百姓家」「新民匯」六章,破解了《延安一月》為什麼有兩個「再版」,「未晚談」頭花是誰畫的,趙超構從延安帶回了什麼禮物等「懸案」。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毛澤東同志名作《沁園春·雪》首次發表80周年。1945年11月14日,重慶《新民報·晚刊》在副刊《西方夜談》上首次發表這首名作。題為《毛詞沁園春》,並加了按語:「毛潤之氏能詩詞似鮮為人知。客有鈔得其《沁園春·詠雪》一詞者,風調獨絕,文情並茂,而氣魄之大乃不可及。據氏自稱則遊戲之作,殊不足為青年法,尤不足為外人道也。」當年的編輯為吳祖光。這首詞在《新民報》發表後引起轟動,傳誦至今。《林放不老》展覽,是當年首發《沁園春·雪》的《新民報·晚刊》首次公開展出,由新民晚報高級編輯、新民百年報史館執行館長李天揚編撰的《林放不老》80年來首次將這整個版面的高清圖片正式出版。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5162
32
2025-10-27 06:44
94678
46
2025-10-27 06:44
36741
45
2025-10-27 06:44
24813
89
2025-10-27 06:44
52683
41
2025-10-27 06:44
19627
97
2025-10-27 06:44
72314
19
2025-10-27 06:44
26531
24
2025-10-27 06:44
43275
94
2025-10-27 06:44
76214
72
2025-10-27 06:44
45912
92
2025-10-27 06:44
69724
24
2025-10-27 06:44
49318
82
2025-10-27 06:44
79425
45
2025-10-27 06:44
14698
26
2025-10-27 06:44
75164
43
2025-10-27 06:44
85643
18
2025-10-27 06:44
94362
23
2025-10-27 06:44
16834
34
2025-10-27 06:44
32456
84
2025-10-27 06:44
31496
98
2025-10-27 06:44
89417
93
2025-10-27 06:44
21486
75
2025-10-27 06:44
54296
31
2025-10-27 06:44
68513
98
2025-10-27 06:44
28136
93
2025-10-27 06:44
75381
21
2025-10-27 06:44
95341
92
2025-10-27 06:44
86475
87
2025-10-27 06:44
73241
91
2025-10-27 06:44
31548
37
2025-10-27 06:44
48126
65
2025-10-27 06:44
29134
62
2025-10-27 06:44
72864
65
2025-10-27 06:44
95864
79
2025-10-27 06:44
67349
82
2025-10-27 06:44
84152
21
2025-10-27 06:44
84516
54
2025-10-27 06:44
48593
27
2025-10-27 06:44
12687
31
2025-10-27 06:44
25134
51
2025-10-27 06:44
19762
46
2025-10-27 06:44
51678
19
2025-10-27 06:44
12863
89
2025-10-27 06:44
27683
58
2025-10-27 06:44
53497
53
2025-10-27 06:44
61294
39
2025-10-27 06:44
45768
43
2025-10-27 06:44
49263
28
2025-10-27 06:44
32798
83
2025-10-27 06:44
51492
65
2025-10-27 06:44
89462
87
2025-10-27 06:44
93415
27
2025-10-27 06:44
| 柠檬直播 | 蜜桃视频 |
| 糖果直播 | |
| 魅影视频 | 花间直播 |
| 夜魅直播 | |
| 花蝴蝶app直播 | 嗨球直播 |
| 美女直播app | |
| 绿茶直播 | 青草直播 |
| 黄播 | |
| 樱花直播nba | 密桃直播 |
| 妲己直播 | |
| 凤蝶直播 | 直播软件下载 |
| 香蕉app免费下载 | |
| 杏爱直播 | 金桔直播 |
| 蜜疯直播 | |
| 魅影视频 | 97播播 |
| 杏仁直播 | |
| 花瓣直播 | 西瓜直播 |
| 成人直播app推荐免费 | |
| 看少妇全黄a片直播 | 小k直播姬 |
| 柠檬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