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午後,北京天空晴朗,空氣品質優。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今年前7個月,北京市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為26.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9.0%,創下歷史同期新低;優良天數168天,同比增加18天。空氣品質持續改善的背後,是北京推動減汙降碳、強化精細管理和創新科技支撐的不斷努力。 綠色升級 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113.5萬輛 在北京本地汙染來源中,「移動源」汙染排位第一。北青報記者了解到,移動源泛指位置可以移動的汙染源,包括汽車、摩託車等機動車,以及挖掘機、推土機、叉車等不在道路上行駛,作業場景相對固定的非道路移動機械。 截至2025年7月,全市機動車總量達802.3萬輛。研究顯示,一輛燃油車如果每年行駛1.1萬公裡,則需消耗1噸燃油,排放約2.5噸二氧化碳及大量 PM2.5前體物,新能源車替換有很大空間。目前,全市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達113.5萬輛。同時,本市發揮小汽車以舊換新、國四及以下排放標準老舊貨車和大中型客車報廢更新等政策的激勵作用,加速推廣新能源車。在五環路內,本市實施新能源物流配送車輛優先通行政策,並為新能源貨車提供「綠色通道」。 此外,本市持續推進「非道路移動機械」清潔化。截至7月底,全市非道路移動機械新能源化率升至39.5%。據了解,本市在西城區和大興區工地開展電動挖掘機試點應用;同時發布《瀝青混合料攪拌站綠色生產技術要求和評價方法》,今年10月1日起,作業用機械應符合國三及以上排放標準,並推薦使用新能源機械。 精細治理 全市道路塵負荷同比下降超兩成 本地汙染來源位居第二的「生活源」,涉及面廣而多,包含支撐城市剛性運轉的服務業,如汽修噴漆、餐飲業油煙排放等,也有建設施工過程中各個環節各種塗料、膠粘劑使用等,還有部分來自居民生活排放。 其中,揚塵汙染的治理,關係著一座城市的潔淨度,也檢驗著日常的監管,但凡一鬆勁,效果馬上反彈。北青報記者了解到,本市通過開展監測、推送高值、督促整改等方式,強化城市精細化管理。截至7月底,全市道路塵負荷同比下降22.4%。 此外,聚焦夏季投訴舉報集中點位,開展餐飲專項執法。本市綜合運用熱點網格、油煙在線監控等非現場手段,實施「一點一策」綜合整治,已有600餘家餐飲企業完成治理提升。本市還推進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氨減排,定期開展項目進展評估和技術幫扶。 本市發布鼓勵夜間錯峰加油、裝卸油的倡議,減少白天高溫時段揮發性有機物(VOCs)的揮發。推動公路和城市道路建設、養護項目推廣應用溫拌瀝青,昌平、房山、懷柔等區多措並舉擴大溫拌瀝青使用面積,減少揮發性有機物排放。 工程減排 17個工程用上「氣膜」保護罩 昨日,北青報記者來到西四南大街,西側工地上架起了一座氣膜,兩臺挖掘機正在內部挖掘基坑。「這裡是西城區首個城市保護更新修復性修建試點項目,將復建14個傳統合院、4個民國風貌院落,恢復傳統風貌。」項目負責人齊志崗說,項目四周緊鄰居民住宅,最小距離僅1米,堪稱「繡花式」施工。 為降低對環境的影響,今年上半年,該項目創新採用「基坑氣膜密閉技術」。「氣膜就像一個保護罩,把整個工地罩起來,構築起『靜音防塵牆』。」齊志崗介紹,根據土方作業期間的監測數據,膜外噪聲較膜內降低近20分貝,僅相當於車輛正常行駛時的背景噪聲;氣膜粉塵阻隔率超95%,排出氣體優於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 北青報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了解到,全市已累計在17個工程項目中推廣使用上述「基坑氣膜密閉技術」,實現工程減排。同時,本市綜合運用清潔生產審核、「一廠一策」治理、綠色績效評級等措施,深化重點行業企業創綠提質。今年前7個月,全市新增669家綠色企業,經開區、通州區創建10家綠色績效「深綠」企業,樹立減汙降碳綠色標杆。 ·現場· 本市首個「全電工地」引領零碳轉型 昨日下午,北青報記者來到北京二環內規模最大的在施棚改項目——中建一局承建的西城區光源裡棚戶區改造現場,全市首例中大型電動挖掘機械正在該工地應用。 工地現場,一臺全身藍色的挖掘機正在開展土方挖掘,卻聽不到傳統設備的轟鳴。「傳統挖掘機以柴油發動機為動力核心,工作中伴隨燃油燃燒、尾氣排放,不僅噪聲大,還會造成空氣汙染。而我們試點的215E型純電挖掘機,以電動機為動力源,通過車載蓄電池供電,直接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驅動作業,實現零柴油消耗與零尾氣排放,單臺每日可減排二氧化碳約320千克。」中建一局光源裡棚戶區改造項目生產經理孫強介紹說。 在工地西側,立著一個專供挖掘機使用的充電樁。孫強補充說:「藉助雙槍快充技術,這臺純電挖掘機從零充至滿電僅需1.5小時,可連續工作6小時,能滿足施工時段的基礎作業需求。」 據了解,光源裡棚戶區改造項目是全市首個「全電工地」,已實現挖掘機、叉車、舉昇平臺、裝載機等四類機械的新能源替代,同時按施工工藝需求,同步使用電動旋鑽機,成為施工領域電動機械全場景應用的示範項目。 從成本來看,全電機械雖處於試點階段,租賃費用也略高於燃油機械,但單小時運行成本顯著降低,長期使用可節省大量開支。據廠家測算,以215E型挖掘機為例,電動機械每小時耗電48度(每度電約1元),燃油機械每小時耗油12升(每升柴油7.9元);按年使用3000小時測算,電動機械年使用成本約14.4萬元,較燃油機械可節省約14萬元。 除了經濟優勢,「全電工地」的環保效益同樣突出。孫強表示,全電設備能徹底消除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氮氧化物、顆粒物及二氧化碳排放,改善工地及周邊空氣品質;且運行噪聲比柴油設備低10至30分貝,尤其適合城市密集區或夜間施工,能大幅降低對居民的幹擾。「我們希望通過此次創新,推動建築業向零碳化、智能化轉型。」 值得一提的是,該項目還採用了「基坑氣膜密閉技術」。西城區生態環境綜合執法大隊副大隊長可鑫介紹,「全電工地」與「基坑氣膜密閉技術」的結合,可實現協同降碳約95%,同時改善氣膜內作業環境,達成環境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共贏」。目前,西城區的氣膜應用數量和面積均為全市最多。 未來,這樣的綠色施工模式還將進一步推廣。北青報記者了解到,今年下半年,西城區將在全市率先試點市政工程氣膜應用,計劃在四十四中東側的市政道路工程中引入氣膜「防護罩」,讓這道會呼吸的靜音防塵牆守護老城的藍天與靜謐,開闢城市更新與民生和諧共生的新路徑。 本組文/本報記者 王斌 攝影/本報記者 袁藝 製圖/沙楠
新華社北京8月7日電 題:減負增效促實幹 輕裝奮進新徵程——《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若干規定》出臺一年間觀察 新華社記者 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是實現新時代新徵程黨的使命任務的大敵,必須下大力氣堅決糾治。 2024年8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若干規定》。規定的制定出臺,為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工作提供重要制度遵循,是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的重要舉措。 規定出臺一年來,各地區各部門壓實責任、加強學習,認真對照規定檢視存在的突出問題,嚴格按照規定要求進行整改。集中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積極成效不斷彰顯,匯聚起全黨上下奮進新徵程、建功新時代的強大力量。 齊抓共管,推動為基層減負工作落地落實 「過去收到上級文件,最怕的就是層層加碼不切實際、配套文件發文要求多。現在文件出臺前都經過了嚴格的『減負體檢』,內容更務實、要求更明確。」談到近期工作中的「小變化」,廣西柳州融水苗族自治縣四榮鄉黨政辦主任羅信康感慨頗多。 變化源自去年11月,廣西專門出臺《制發文件與為基層減負一致性評估審核事項清單》,明確各地各部門制發文件時要逐一對照清單所列事項進行評估審查,確保文件更精簡、更務實、更接地氣,避免給基層增加不必要的負擔。 這是各地區各部門著力解決基層反映的「文件多而長、會議頻而廣」等突出問題的一個縮影。 通過對起草文件開展減負一致性評估、對會議活動隨意擴大參會範圍等進行動態監測、定期開展整改情況「回頭看」等手段,精簡文件會議紮實推進,讓發文開會真正為解決問題、推動工作服務。 「掃一次碼,查多項事」——在江蘇連雲港高新區,記者看到,許多企業門口都懸掛著「掃碼檢查 陽光執法」的二維碼提示牌。消防、環保、應急等執法部門入企檢查時須先掃碼,多個檢查事項一次完成。 「以往多個執法主體重複執法、標準不一情況時有發生,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企業的負擔。」連雲港市數據局副局長儲嘉祥介紹,結合正在開展的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當地持續推進「綜合查一次」改革,變「九龍治水」為「攥指成拳」,同時還創新開展分級分類監管、非現場監管,運用視頻監控、傳感技術等,減少執法部門入企檢查次數。 規定出臺一年來,各地區各部門黨委(黨組)把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融入日常、抓在經常,推動「服務基層、賦能一線」成為共識,努力讓群眾得到更好服務、更多實惠,減負成為了新時代的「德政」工程。 與時俱進,在解決基層急難愁盼問題上持續發力 「社會治理『一表通』系統建設以來,數據『跑腿』多了,幹部『跑腿』少了,實實在在減輕了我們的工作負擔!」天津市濱海新區古林街道黨工委副書記程永紅說。 今年以來,天津著力推進基層報表數據「只報一次」,深化社會治理「一表通」系統建設,切實為基層幹部鬆綁減負。 古林街道是社會治理「一表通」系統試點地區濱海新區的先行先試區域。程永紅介紹,通過「一表通」系統,只需要在源頭填報一次,就能實現市、區、街道三級數據的統一歸集與各部門、各區的共享復用,有效減少了重複報送。 開展達標評比、創建示範活動,本是以標兵引領推動工作落實的有效之舉,但一些此類活動違規開展,讓基層幹部不堪重負。 在浙江金華市浦江縣,由當地人社局牽頭,在全縣範圍內開展自查自糾,建立健全部門間溝通協調機制,確保清理優化創建示範和評比表彰活動精神落實落地。 記者了解到,通過實地走訪、數據對比等方式進行摸排,「無信訪積案村(社)」「縣級職工書屋創建」等5項擬開展項目被撤銷。 「以前各部門開展的創建示範活動較多,為爭奪『示範』『授牌』等榮譽頭銜,投入了大量人力整理臺帳、迎接檢查。現在明確規定市縣不再開展創建示範活動,我們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放到服務高質量發展和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上。」浦江縣白馬鎮黨政辦主任石文昭感慨道。 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是一項長期工作,總會面臨新問題、新挑戰。 規定出臺一年來,各地區各部門緊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改頭換面」後的新苗頭一抓到底,對基層反映強烈的問題發現一個整治一個,營造出重實幹、做實功、務實效的濃厚氛圍。 抓細抓長,讓整治成果更加可感可及 「清單制度落地落實,基層履職也更加聚焦、更加規範了。」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烏恰縣波斯坦鐵列克鄉黨委書記張國榮說。 據介紹,烏恰縣地處帕米爾高原,群眾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再加上基層職能邊界模糊,幹部工作任務一度壓力較大。 為破解基層「人少事多」「職責交叉」等問題,新疆通過建立健全鄉鎮(街道)履職事項清單,明確了哪些是鄉鎮主責,哪些是協同任務,不僅有效減輕基層負擔,也讓群眾辦事更方便。 以低保申請為例,相關事項通過細化分級管理在鄉鎮即可一站式辦理,有的在村級代辦點就能完成,大家說「比過去省心多了、方便多了」。 與此同時,剎住過度借調的不良風氣,新疆嚴格規範從縣鄉借調工作人員,目前已推動7336名縣鄉工作人員回歸本職,確保基層人員齊整、隊伍穩定。 「減負」,不是「減責任」「減擔當」。 走進位於北京市西城區什剎海街道的柳蔭街社區,黨委書記範麗麗正在主持本月的業務培訓會。 「街道大幅削減績效考核指標,社區工作者得以從繁雜事務中抽身,將更多精力投入到核心業務上,提高工作效能。」範麗麗說,社區邀請了區級相關部門業務骨幹,以最新政策解讀為社區工作人員「充電」,同時每月還進行業務培訓,分享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典型案例經驗,不斷提升社區工作者的「實戰」能力。 典型案例是引以為鑑、避免犯錯的「活教材」,是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的「負面清單」。 截至2025年7月,中央層面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專項工作機制辦公室會同有關部門已公開通報26起典型問題,示範帶動省、市兩級通報近4000起典型問題。 強化警示教育,抓實整改整治。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各地區各部門堅持把典型問題核查通報作為重要抓手,舉一反三、對照整改,紮實做好整改整治「後半篇文章」,有力推動了從「點上改」向「面上治」的轉化。 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不僅限於規定的7個方面,持續對搞「政績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問題開展整改整治、大力糾治招商引資「內卷」、規範社會事務進校園、出臺節慶展會論壇管理辦法……一年來,各地區各部門奔著問題去、對著問題改,一系列務實舉措穩步推進,給基層帶來了顯著變化。 有關部門調查問卷統計分析顯示,規定出臺一年來,認為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效果好」和「效果較好」的達到95%以上,基層幹部普遍期盼負擔別反彈,減負工作能長期抓下去。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是一場攻堅戰、持久戰。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堅持標準不降、力度不減,不折不扣落實規定各項要求,鍥而不捨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必將凝聚起全黨上下奮進新徵程、建功新時代的強大力量,以優良作風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堅強保障。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嫦娥直播 | 贵妃直播 |
极速直播 |
花瓣直播 | 杏仁直播 |
韩国直播 |
海棠直播 | 午夜直播 |
伊人下载 |
六月直播 | 魅影5.3直播 |
贵妃直播 |
浪花直播 | 春雨app直播免费看 |
祼女直播app |
樱花直播nba | 魅影9.1直播 |
小草莓直播 |
莲花直播 | 伊人下载 |
直播全婐app免费 |
橘子直播 | 樱花直播 |
水仙直播 |
蝶恋直播 | tvn直播 |
樱花直播nba |
绿茶直播 | 就要直播 |
妲己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