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8月9日電 (陸希成)8日,為期兩天的第13屆雲臺會專項活動——生物醫藥產業投資考察活動在雲南楚雄彝族自治州落下帷幕。其間,20餘位臺灣企業家、學者和行業協會代表等先後走訪楚雄州多地,深入了解該州在生物醫藥、文旅康養產業等方面的發展布局和投資機遇。 8月7日,臺灣嘉賓走進紫溪彝村,體驗彝族文化。陸希成 攝 7日下午,臺灣嘉賓首站抵達中國彝醫藥博覽館。館內804份幹藥標本、1024份臘葉標本展示著彝藥千年傳承。吳哥草堂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吳重民表示,彝醫藥作為傳統民族醫藥具有獨特價值,可與現代康養服務深度融合,將傳統醫藥文化融入文旅康養新業態,打造特色康養旅居產品。 在雲南神威施普瑞藥業有限公司,現代化的中藥材種植基地、標準化提取車間和GMP製劑生產線展現當地生物醫藥產業的完整鏈條,引起臺灣嘉賓濃厚興趣。 北京市通州區臺協副會長、寶得瑞健康產業有限公司董事陳彥儒認為,楚雄中醫藥產業鏈建設完善但品牌推廣仍需加強。他指出,臺灣在中醫藥科學化、細胞藥理學驗證等方面經驗豐富,可助力彝藥等民族醫藥用現代科學語言詮釋傳統醫理,開拓更廣闊市場。 8日,臺灣嘉賓走進「野生菌王國」南華縣。在南華國際野生菌交易中心,琳琅滿目的松茸、牛肝菌、青頭菌等野生食用菌讓臺灣嘉賓大開眼界。「楚雄野生菌資源豐富、品質優良,但多數消費者僅知其美味,對不同菌種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功能等了解有限,制約了市場深度開發。」陳彥儒表示,可強化野生菌的科普教育和價值傳播,並在此基礎上推進精深加工,將其開發成營養調理包、功能性食品等產品,讓該天然資源在生物醫藥等領域釋放更大價值。 此外,紫溪彝村的彝族文化體驗、祿豐世界恐龍谷景區的「科普+旅遊」模式等,都給臺灣嘉賓留下深刻印象。中華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協會理事葉紅旗表示,楚雄不僅生物醫藥資源豐富,在文旅康養等領域同樣具備良好發展基礎。臺灣在民族文化旅遊運營方面起步較早,兩地可在民族文化推廣、節慶活動策劃等方面加強交流互鑑,共同推動文旅產業升級。(完)
認識自己的優缺點、規劃職業生涯、寫簡歷、準備面試……求職過程中,高校畢業生第一次面對這些問題。不少高校在就業指導教師數量有限的條件下,正嘗試運用AI幫助畢業生找到適合的工作。 一名高校教師說:「AI可以幫助我們做很多重複性、事務性的工作,比如梳理信息、優化簡歷、模擬面試,從而更好地配置資源,讓教師真正做到『一生一策』,為學生提供個性化、針對性的建議。」 溫州大學正在推進「人工智慧+」課程改革,引入簡歷會診系統及知識圖譜課程;昆明理工大學在就業指導課上引入大模型,幫助學生篩選求職信息、定位目標崗位、優化簡歷;華東師範大學試點、推廣「成長型簡歷」AI工具…… 各種AI應用與設備成了提高工作效率的「助教」。 成長型簡歷、AI面試艙賦能大學生就業 一份精煉且清晰的簡歷,是畢業生求職的「敲門磚」。AI工具除了能優化簡歷文字、針對不同崗位調整重點,還能提醒學生從簡歷「反推」,認識自己的長處與不足,從而找到努力方向。 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輔導員陶潔請學生在碩士入學時就製作簡歷,把本科階段的學習情況、實踐情況都呈現出來,每年更新一次,再藉助AI工具,指導學生將自己的成長型簡歷電子化,並分模塊梳理。「有了電子記錄,輔導員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動態。如果哪個學生一直沒有更新簡歷,系統篩查出來,我就知道這個學生需要重點關注了;學生可以在系統裡和我互動、提問,我能在線上予以簡單回應。」 除了記錄和復盤,AI還能為學生提供新思路。陶潔舉例:「有名學生在讀碩士期間一直埋頭做科研,沒有實習經歷,不知道怎麼去應聘產品經理職位。這時AI會提示:科研能力是一種可遷移的能力,和產品經理的工作邏輯類似。把這項內容寫進簡歷,就是一種很好的補充。」 陶潔也強調,主題班會、定期一對一諮詢等線下交流仍是必要的。「我們在改進這套工具的過程中,始終保留了輔導員工作中人性化、有溫度的部分,即面談時輔導員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價值觀引領。」 除了打造成體系、多功能的AI平臺,一些高校還利用線下場地,引入了AI面試艙、AI面試輔導室等硬體設備。 華東師範大學學生職業發展中心副主任張劍鳴介紹,近10個月來,學校在教學樓、圖書館、學生活動空間等位置陸續安裝了12個「AI面試艙」,目前已服務超5000人次,學校的『青年百問智能體』也有AI面試功能。這可以為學生提供安靜私密的小空間,不用擔心打擾別人,大膽訓練自己。 溫州大學打造了面積超過3000平方米的就業服務一體化中心,包含多功能面試室、AI線上面試廳、面試輔導室等空間,學生既可以掃碼使用線上平臺,也可以隨時到中心使用這些功能空間。就業指導師、職業生涯諮詢師平時就在中心「待命」,學生可以就簡歷優化、面試輔導等問題找就業指導師詢問,也可以預約職業生涯專家進行深層次探討。 溫州大學計算機與人工智慧學院學生小趙今年畢業,成績不錯的他在求職時缺乏自信,不太懂得包裝、推銷自己。學校關注到了小趙的情況,就業指導教師指點他面試技巧,引導他使用AI優化簡歷,用AI面試官進行循環面試練習。後來,小趙收到兩個技術崗位的offer,最後選擇了上海一家科技企業的開發崗位。 魏曉曉表示:「現在學生獲得信息的渠道非常廣泛,遇到問題第一反應就是上網查,但不一定能找到靠譜的信息。學校有了就業指導平臺,學生知道官方提供的信息一定是準確的,而且可以進一步去找老師溝通。總的來說,AI可以賦能學生,實現高質量就業。」 AI幫教師把職業生涯課上成「金課」 高校助力大學生高質量就業,職業生涯發展課是一個關鍵抓手。 華東師範大學《職業認知與生涯發展》課程小組負責人蔣瑾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上學期這門課將AI引入課堂教學與互動、激發學生探索核心興趣點、學生評價等環節,開放選課即報滿,結課後獲得了超出預期的好評。 從2024年開始,昆明理工大學開始嘗試用AI賦能就業指導課。該校就業指導中心就業教育科科長陳桂榮向記者介紹,過去的就業指導課多聚焦於教會學生使用搜尋引擎查找、整理行業信息做求職準備,教師難以對所有學生進行一對一指導。如今,教師的教學重心轉向指導學生掌握與AI高效對話的技巧,藉助智能工具更精準地匹配適合自身的行業、企業及崗位,在此基礎上開展針對性求職準備,效率大幅提升。 陳桂榮觀察到,許多學生在求職時感到困惑,根源在於對進入新階段的未知和自我認知的模糊。AI的加入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新路徑——它可以幫助學生梳理在學習、實踐中體現出的能力和優勢,並將這些優勢清晰映射到目標職業所需的核心能力上,幫助學生建立更明確、更具信心的求職路徑。 山東大學在2024年著手開發建設「山小芽」AI生涯發展助手,依託大數據算力分析,挖掘學生在考研、保研、出國(境)、求職、考公、創業等方面的成長發展需求並進行分析,幫助學生構建就業大數據畫像;學生可以在平臺上對接到專業教師、朋輩導師、業內同行、行業專家、國際組織專家等,預約一對一匹配指導。 山東大學學生就業創業指導中心工作人員竇尚孝告訴記者,2024年9月起,學校將《生涯發展:學業職業目標養成》列為大一新生必修課,並對內容進行「校本化」「院本化」升級改造,推動課程高質量建設。這門課共20學時,12個學時的理論課圍繞各學院學科特色,講解近3-5年的就業數據、就業信息搜集、就業能力提升、創新意識培養等;實踐課鼓勵學生通過「山小芽」平臺,完成生涯困惑諮詢或生涯人物訪談等。 截至目前,「山小芽」已覆蓋1.7萬餘名學生,匯聚專家資源2700多人,月均諮詢量千餘次。山東大學還與南京大學、同濟大學等15所重點高校和百度、科大訊飛、浪潮等企業成立「AI賦能·生涯發展聯盟」,運用大數據精準匹配資源,探索AI賦能生涯教育新範式。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魏其濛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5年08月14日 01版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奇秀直播 | 魅影app免费下载安装 |
鲍鱼直播 |
杏仁直播 | 蜜桃直播 |
深夜大秀直播app |
莲花直播 | 深夜直播 |
蜜疯直播 |
蜜唇直播app | 名模直播 |
绿茶直播 |
小蝌蚪app | 春雨直播全婐app免费 |
杏爱直播 |
婬色直播 | 红桃直播 |
樱花直播nba |
金莲直播 | 花瓣直播 |
妖姬直播 |
百丽直播 | 月夜直播在线观看 |
夜魅直播 |
红杏直播 | 樱桃直播 |
荔枝网直播 |
莲花直播 | 小妲己直播 |
飞速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