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8月1日電 (記者李心萍)記者從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獲悉:7月1日至31日,全國鐵路暑運累計發送旅客4.41億人次,同比增長4.3%,日均發送旅客1421.3萬人次,鐵路運輸安全平穩有序。 客運能力供給有效增加。在三季度列車運行圖的基礎上,編制實行暑期臨客運行圖,用好京哈高鐵京瀋段、滬昆高鐵杭長段高標運行和渝廈高鐵重慶東至黔江段、重慶東站等新線、新站能力,全國鐵路日均安排開行旅客列車11416列,同比增長9.3%。 旅遊列車激活消費潛能。暑運以來,全國鐵路累計開行旅遊列車266列。精心組織跨境客運,廣深港高鐵發送跨境旅客279.4萬人次,中老鐵路發送跨境旅客1.8萬人次,有效助力「跨境遊」。 重點物資運輸保障有力。用好主要煤運通道,持續抓好北煤南運、西煤東運、疆煤外運,對發電企業用煤需求實行運力傾斜,助力各地迎峰度夏,7月份國家鐵路累計發送電煤1.2億噸,371家鐵路直供電廠存煤可耗天數穩定在25天以上。(人民日報)
在福建省寧德市周寧縣後洋村的黃振芳家庭林場管理房旁,習近平30多年前種下的三棵杉樹,如今已長得高大挺拔。三棵樹的成長,好似講述著一段點綠成「金」的故事。 1988年6月,習近平從廈門來到寧德擔任地委書記。俗稱「閩東老九」的寧德,是當時全國18個集中連片貧困地區之一。習近平面臨尋找突破路徑,率領閩東加快發展、擺脫貧困的重任。 1988年寧德城區風貌。(圖源:《習近平在寧德》) 1988年7月初,習近平和地委幾位負責同志,翻山越嶺,歷時一個多月深入閩東九縣,以及毗鄰的浙南溫州、蒼南樂清等地調研。正是這次調研,「造林大王」黃振芳的故事引起了習近平的關注。 黃振芳是寧德市周寧縣七步鎮後洋村人。後洋村常年地質災害頻發,每逢暴雨,山洪傾瀉,良田被毀,村民的生活很困苦。他們一家七口人經常連肚子都吃不飽。 1983年,黃振芳開始探索創業致富之路。他貸款8萬元,帶領全家人開荒造林,開墾出50畝荒山作為試驗林,後來逐漸擴大造林面積,短短三年內,黃振芳和家人造林1207畝,為全縣之冠。 得知黃振芳在山上造了一大片林,把整個家都搬上山去了,習近平決定上山看望。 當時車子開到鄉鎮後,習近平撐著雨傘一路步行近一個小時才到山上。他看到一連好幾個山頭都是黃振芳家造的林,新種的樹苗也都長得很好,便鼓勵黃振芳繼續鼓起勁兒往前奔。 這次調研後,習近平把黃振芳的情況寫進調查報告《弱鳥如何先飛》中,指出其為寧德「發展林業提供了一條思路」。 1989年1月,習近平到周寧縣走訪種林專業戶。(圖源:《習近平在寧德》) 時隔半年,習近平再次來到林場調研。那時正值1989年元旦期間,黃振芳的林場面積又擴大了不少,他正計劃著在林下套種馬鈴薯等作物,「以短養長」。看到這些,習近平高興地握住黃振芳的手說:「你這林場搞得好,值得推廣。」這一次,習近平在黃振芳家的林場親手種下了三棵杉樹,並在《閩東的振興在於「林」——試談閩東經濟發展的一個戰略問題》一文中,深刻指出「森林是水庫、錢庫、糧庫」。 黃振芳家庭林場的宣傳牌。(圖源:《習近平扶貧故事》) 黃振芳家庭林場。(圖源:央視新聞) 在習近平的重視和推動下,黃振芳成了「造林致富帶頭人」,周寧全縣掀起造林熱潮,探索在產業結構上實行「林、茶、果、藥」結合,在林地利用上實行「套種、放養」結合的「種、養、遊」一體的產業化發展模式。 「森林是水庫、錢庫、糧庫」這個後來被簡稱為「森林『三庫』」的實踐,把閩東林業發展推上了快車道。如今的閩東已遍植綠樹、漫山青翠,綠色工程惠及千家萬戶。 林茂田豐、天藍水清的「七彩」後洋村。 寧德市委宣傳部供圖 (2023年第24期《求是》雜誌刊發) 一個小山村,如同一扇窗,映射出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深邃思考和長遠布局。時光流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在祖國大地上生根、開花。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伊人直播网站 | 飞速直播 |
香蕉直播 |
花瓣直播 | 秀色直播app下载安装app |
香蕉直播 |
樱花直播nba | 阴桃直播 |
荔枝网直播 |
红桃直播 | 心动直播 |
趣播 |
免费播放片色情a片 | 红桃直播 |
鲨鱼直播 |
快猫 | 红桃直播 |
橙色直播 |
红桃直播 | 魅影app免费下载安装 |
月夜直播app夜月 |
婬色直播 | 鲍鱼直播 |
蜜疯直播 |
荔枝网直播 | 尖叫之夜免费直播 |
少妇免费直播 |
免费直播 | 月神直播 |
魅影看b站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