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20周年。 做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篇大文章,離不開「兩山」統籌兼顧、協同共進,同樣離不開對生態文明建設的系統性規律性認識。 「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這裡要加一個『沙』字。」2021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代表團談及生態治理,專門把治沙問題納入其中。 一字之增,令人眼前一亮,給人深刻啟迪。 從發展脈絡看,從2013年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提出「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到2017年中央深改組會議將「草」納入其中,再到2021年全國兩會「加一個『沙』字」……其間,生態治理的系統觀念持續深化,生命共同體的深刻內涵不斷豐富,「算大帳、算長遠帳、算整體帳、算綜合帳」的工作思路愈加明晰。 這種眼光與思維,自習近平同志在地方工作時開始,一路淵源有自。 1997年4月,習近平同志來到福建三明市將樂縣常口村調研。眼前是清澈的金溪,對岸山上是大片原始林。見此情景,他語重心長:「青山綠水是無價之寶,山區要畫好『山水畫』,做好山水田文章。」 「我們要把林業產業和林業生態統一抓好,要把水土保持擺上重要位置,否則將來就會滿目荒山、兩手空空。」他這樣叮囑當地幹部。 1999年11月,赴龍巖市長汀縣調研,在察看了當地為治理水土流失開墾的果園後,已是中午12點多,習近平同志卻馬上組織大家開會討論情況。他深刻指出,「要把農業綜合開發、山水田林路綜合開發和小流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結合起來,變劣勢為優勢,推動長汀經濟的發展」。 從「做好山水田文章」到「山水田林路綜合開發」再到「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堅持系統觀念,從生態系統整體性出發,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有機統一,思路一脈相承。 一方面,「經濟要上臺階,生態文明也要上臺階」。要實現兩個「上臺階」,就要從頂層設計開始,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另一方面,保護「各種自然要素相互依存而實現循環的自然鏈條」,也要追根溯源、系統治療,「從系統工程和全局角度尋求新的治理之道」,防止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在《之江新語》一篇題為《生態省建設是一項長期戰略任務》的短文中,習近平同志對當時的「社會生態病」進行生動闡釋:既有環境汙染帶來的「外傷」,又有生態系統被破壞造成的「神經性症狀」,還有資源過度開發帶來的「體力透支」……「這種病一天兩天不能治癒,一副兩副藥也不能治癒,它需要多管齊下,綜合治理,長期努力,精心調養。」 2023年6月,世界環境日之際,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內蒙古巴彥淖爾,用兩個半天時間,看齊了湖、田、林、沙、水。在隨後召開的座談會上,總書記進一步強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 「塞外明珠」烏梁素海,藍天碧水,飛鳥翔集。 最初當地「就水治水」,遲遲不見效,遵循總書記綜合治理、系統治理的理念,深刻認識到問題表現在湖裡、根子在岸上,多管齊下成效明顯。一幅生態美、產業興、百姓樂的美好圖景徐徐鋪展。 這是系統觀念的生動體現,也是發展和保護協同共生的科學實踐。 「堅持唯物辯證法,就要從客觀事物的內在聯繫去把握事物,去認識問題、處理問題。」只有在思想上樹立大局觀、長遠觀、整體觀,在行動上真正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找準方向,創造條件,才能讓綠水青山源源不斷地帶來金山銀山。 策劃:張曉松 主編:朱基釵 主筆:胡夢雪 視覺:包昱涵、張樹志 新華社國內部出品
恩施8月11日電 題:湖北巴東:「科技+」助庫區鄉村結出「致富果」 作者 焦國斌 季夏時節,在巴東縣信陵鎮土店子村的梨園基地裡,村民張均先小心翼翼地將成熟的梨子從枝頭摘下,裝進簍子裡。這片湖北省首個高海拔山區標準化棚架示範梨園,正迎來豐收季。 村民張均先(左)在梨園基地採摘翠冠梨。焦國斌 攝 巴東縣信陵鎮地處三峽庫區,過去當地梨樹都是傳統栽培,樹形雜亂,管理起來費工費力,加上山區地形複雜,產量較低,品質也參差不齊。 「蛻變」發生在2017年,湖北省農業科學院果樹茶葉研究所的專家團隊,帶著研發的雙臂順行式新型棚架栽培新技術來到土店子村。「這個栽培模式實現了『高品質、省力化、機械化』,非常適應山區實際需求。」湖北省農科院果樹茶葉研究所研究員伍濤說。 8年來,從春天的花期管理到夏天的病蟲害防治,再到秋天的採摘指導,伍濤等科研人員全程跟蹤服務,並手把手教村民修剪枝條、調控水肥。經過不懈努力,土店子村的翠冠梨產量較8年前提升了20%,優質果率提高了30%以上。 巴東土店子村的翠冠梨迎來豐收季。焦國斌 攝 巴東縣將軍山農牧開發有限公司梨園基地負責人穆世銀介紹,今年該基地裡的翠冠梨產量預計有30多萬斤,預計收入為150多萬元,「按照今年的長勢,明年總產量再增加10多萬斤肯定沒問題。」 張均先是將軍山農牧開發有限公司的「股東」,與公司每年都是三七分紅,加上平時在梨園基地務工,一年下來,年收入近2萬元。「今年收成好,心裡踏實,比以前種玉米、土豆強太多了。」 如今,土店子村的翠冠梨不僅助農增收,還成了串聯起科研、產業與民生的「致富果」,帶動農旅融合發展。每到豐收季,前來採摘的遊客絡繹不絕,村裡的農家樂、土特產攤位也跟著火了起來。「汁水太足了,吃著很甜也很清爽。」遊客譚玉紅說。 遊客在土店子村的梨園裡體驗採摘。焦國斌 攝 伍濤表示,雙臂順行式新型棚架栽培技術已在湖北省推廣近10萬畝,為農旅融合起到了積極的助推作用,「它能讓果園既豐產又美觀,遊客進來體驗感好,農戶收益也高,推廣前景非常廣闊。」(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7845
89
2025-11-15 09:18
28471
15
2025-11-15 09:18
68154
21
2025-11-15 09:18
17859
86
2025-11-15 09:18
45129
82
2025-11-15 09:18
59821
52
2025-11-15 09:18
82751
96
2025-11-15 09:18
43182
27
2025-11-15 09:18
16978
97
2025-11-15 09:18
37984
41
2025-11-15 09:18
43526
54
2025-11-15 09:18
67459
21
2025-11-15 09:18
81976
31
2025-11-15 09:18
35479
19
2025-11-15 09:18
19864
68
2025-11-15 09:18
29678
83
2025-11-15 09:18
27145
71
2025-11-15 09:18
69354
25
2025-11-15 09:18
97523
39
2025-11-15 09:18
69538
47
2025-11-15 09:18
85731
78
2025-11-15 09:18
89765
42
2025-11-15 09:18
18469
97
2025-11-15 09:18
29813
68
2025-11-15 09:18
97362
68
2025-11-15 09:18
96123
78
2025-11-15 09:18
29483
45
2025-11-15 09:18
82613
95
2025-11-15 09:18
91736
14
2025-11-15 09:18
76254
74
2025-11-15 09:18
75842
47
2025-11-15 09:18
67931
16
2025-11-15 09:18
73149
72
2025-11-15 09:18
27419
85
2025-11-15 09:18
92316
13
2025-11-15 09:18
65731
62
2025-11-15 09:18
86129
24
2025-11-15 09:18
98421
52
2025-11-15 09:18
76518
89
2025-11-15 09:18
58314
93
2025-11-15 09:18
48537
27
2025-11-15 09:18
18259
96
2025-11-15 09:18
23598
93
2025-11-15 09:18
61589
37
2025-11-15 09:18
98351
92
2025-11-15 09:18
39217
27
2025-11-15 09:18
51879
86
2025-11-15 09:18
85461
58
2025-11-15 09:18
89317
51
2025-11-15 09:18
42937
69
2025-11-15 09:18
48621
23
2025-11-15 09:18
27931
57
2025-11-15 09:18
| 妖姬直播 | 伊人直播网站 |
| 小蝌蚪app | |
| 快猫 | 伊对免费下载 |
| 杏爱直播 | |
| 魅影直播 | 黄播 |
| 巧克力直播 | |
| 零点直播 | 比心直播 |
| 九球直播 | |
| 9i安装下载 | 秀色直播app下载安装app |
| 大鱼直播 | |
| 魅影视频 | 蜘蛛直播 |
| 夜魅直播 | |
| 奇秀直播 | 小妲己直播 |
| 桃鹿直播 | |
| 蜜糖直播 | 魅影视频 |
| 秀色直播app下载安装app | |
| 小妲己直播 | 樱花直播nba |
| 六月直播 | |
| 美女直播app | 魅影直播视频 |
| 花瓣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