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保羅8月9日電 (記者 林春茵)「中國—裡約熱內盧友好日」慶祝活動7日在巴西裡約熱內盧舉行。與會中巴各界人士表示,將進一步推動中巴友好往來,深化兩國在各領域的務實合作。 裡約州議會副議長、裡約州巴中議員陣線主席蒂婭·茹的代表、州議員羅薩娜·科蒂紐表示,巴中友好關係歷經風雨,日益堅實穩固,已成為連接兩國人民心靈的橋梁和推動經濟、文化、科技等多領域合作的紐帶。未來,雙方將深化理解、擴大合作領域,努力打造更加緊密、全面的友好合作新局面。 巴西中國友好協會主席恩裡克·諾布雷加說,協會一直是巴中友好的見證者和參與者,促進了兩國高校交流、企業合作、藝術家互訪以及公共機構對話。「這些不僅僅是項目,更是友誼的種子,將在未來結出豐碩成果。」 2018年,裡約州議會立法確定每年8月8日為「中國-裡約友好日」。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投資於當地電力、石油、清潔能源、綠色交通等領域,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中海油巴西公司總經理黃業華曾獲裡約州議會「蒂拉登特斯勳章」。他表示,公司紮根巴西十二年,積極踐行社會責任,資助科帕卡巴納要塞青年樂團、支持公立教育、推動中巴友好交流。去年,中海油聯合中國石油大學與裡約州聯邦大學成立中國—巴西科技創新中心,期望共享能源科技成果,為巴西能源產業注入新動能。 正在巴西實踐考察的清華大學唐仲英計劃社會實踐團受邀參加了活動。帶隊教師關曉壯表示,代表團是中巴友誼的受益者,相信未來同學們會成為見證者和建設者。清華大學日新書院學生樊景月說:「文化的橋梁一旦架起,便能跨越地理阻隔,拉近心與心的距離。」 巴西中國創新經濟研究院主席克勞迪婭·揚努齊,巴西山河文化促進中心副主席布魯娜·科曼奇,裡約華聯會會長陳秉文、副會長何雙蓮、秘書長蘇子梁等近百名中巴友好人士出席了活動。(完)
近期,廣東發生基孔肯雅熱疫情,截至8月2日已累計超過7700餘例。 基孔肯雅熱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主要經伊蚊叮咬傳播的病毒性傳染病,臨床表現主要為發熱、皮疹、關節和肌肉疼痛。這個病比較麻煩的一點是,有部分病人可能會出現持續數月甚至數年的慢性關節痛。 那麼,如何預防基孔肯雅熱?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感染基孔肯雅熱?萬一感染了,怎麼辦?科普中國邀請了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醫師李侗曾,圍繞基孔肯雅熱的傳播、症狀、預防等核心問題展開解讀,幫助大家科學認識、有效應對。 什麼是基孔肯雅熱? 傳播和流行有什麼特點? 基孔肯雅熱是由基孔肯雅病毒感染引起,經伊蚊叮咬傳播的急性傳染病。基孔肯雅熱 1952 年首次在非洲報導,由白紋伊蚊等伊蚊屬蚊蟲叮咬傳播。 近年全球伊蚊活動範圍擴大(從熱帶、亞熱帶向溫帶擴散),導致基孔肯雅熱、登革熱、寨卡病毒等經伊蚊傳播的疾病報告國家和地區增多。全球已有119個國家報告過基孔肯雅熱病例。我國伊蚊活動範圍也在擴大,北京、天津、河北等地也可發現白紋伊蚊,因此經伊蚊傳播的疾病可能出現地區性增加。 得了基孔肯雅熱有哪些症狀? 會有後遺症嗎? 基孔肯雅熱的主要臨床表現為發熱、關節痛和皮疹(約70%患者出現)。其發熱通常為中低熱,而關節疼痛可能早於發熱出現或與發熱同時發生(初期常累及1-2個關節,常見於手指、腳趾、手腕、腳踝或膝關節)。皮疹表現為紅色斑丘疹,主要分布於四肢、軀幹及顏面部。其他伴隨症狀可能包括頭痛、肌肉酸痛、乏力、噁心及嘔吐。 該病的特徵性表現是顯著關節痛(「基孔肯雅」在非洲當地語言中的意思就是"身體彎曲"),多數患者的發熱和皮疹症狀在1周內消退,但關節症狀可能持續數周,少數病例會遷延數月甚至數年甚至可能進展為慢性關節炎。 基孔肯雅熱、登革熱 和寨卡病毒感染有什麼區別? 基孔肯雅熱、登革熱與寨卡病毒均由伊蚊叮咬傳播,三者臨床表現相近,如發熱、肌肉關節痛、乏力、皮疹等,但細節不同: 基孔肯雅熱以嚴重關節痛為特徵,不過皮疹更為常見。 登革熱主要表現為中高熱,關節痛症狀相對較輕。重症登革熱可能發展為休克、出血(表現為血小板減少),其死亡風險實際上高於基孔肯雅熱。 寨卡病毒感染症狀相對較輕,典型表現為中低度發熱、明顯乏力、關節及肌肉酸痛,常呈對稱性,可能持續數周至數月,以及結膜充血。需特別注意的是,孕婦感染寨卡病毒可能導致胎兒小頭畸形,並引發中樞神經系統發育異常(包括聽力損傷、視力障礙及智力發育遲緩)。 基孔肯雅熱應該如何治療? 是否有特效藥或疫苗? 基孔肯雅熱、登革熱和寨卡病毒均無特效抗病毒藥物,目前國內也無獲批的基孔肯雅熱疫苗。 治療以對症支持為主,而登革熱患者需特別注意避免加重出血風險,但因為有時我們難以區分登革熱和基孔肯雅熱,因此在懷疑患這兩種病又未能做出區分時,要慎用布洛芬、阿司匹林等非甾體抗炎藥,避免出血風險。發熱、關節痛明顯時可使用對乙醯氨基酚等解熱鎮痛藥,這樣更為穩妥。 哪些人更容易感染基孔肯雅熱? 感染後危險嗎? 主要風險人群包括生活在白紋伊蚊活躍地區(尤其夏季蚊蟲密度較高時)的人群,以及前往基孔肯雅熱流行地區(非洲、東南亞)旅遊、務工的人員,前往國內廣東、佛山等流行地區的旅遊、出差者。 大多數人感染後表現為自限性疾病(約一周左右康復),但嬰幼兒、65歲以上老年人、孕產婦、免疫力低下者及嚴重慢性病患者更易發展為重症或出現後遺症,其中有基礎關節疾病者發生關節痛後遺症的風險更高。 基孔肯雅熱會發生「人傳人」嗎? 為什麼要採取隔離措施? 基孔肯雅熱本身不會通過人際直接傳播,但可通過白紋伊蚊叮咬在人際間傳播。 患者發病後血液病毒載量高,當白紋伊蚊叮咬患者後攜帶病毒,經體內繁殖後再叮咬他人即可導致傳播,因此需對患者採取隔離措施。不過這個隔離措施的重點是防蚊,包括安裝紗窗、使用蚊帳、配備驅蚊產品,避免患者被蚊蟲叮咬後造成病毒傳播。 應當如何預防基孔肯雅熱? 首先要控制傳染源,對疑似、確診及臨床診斷的基孔肯雅熱病例採取防護隔離措施,減少被白紋伊蚊叮咬的風險。還要切斷傳播途徑,清除蚊蟲孳生地,可以重點清理白紋伊蚊的繁殖場所如居民區閒置盆罐、水培植物積水、廢舊輪胎、塑膠袋等積水容器等。 還要加強個人防護,安裝紗窗/蚊帳,使用合格驅蚊產品。減少戶外暴露風險,日出前後 1-2小時及日落前後1-2小時是白紋伊蚊活躍時段,外出特別是去蚊蟲多的地方儘量避開活躍時段。外出時可穿著淺色長袖衣褲,裸露皮膚塗抹驅蚊劑,儘量避開植被茂密/積水較多的低洼區域。如需前往基孔肯雅熱、登革熱、寨卡病毒流行地區(東南亞、非洲、美洲)時加強防蚊措施。 總之,基孔肯雅熱的傳播鏈清晰,治療上雖無特效藥但以對症支持為主,多數患者預後良好。因此,對基孔肯雅熱無需過度恐慌,了解相關知識,做好防控工作尤其是滅蚊、防蚊工作,就能大大降低患病風險。 作者丨李侗曾 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醫師 北京預防醫學會感染病學專業委員會委員 來源:科普中國微信公眾號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秀色直播app下载 | 茄子直播 |
河豚直播 |
看少妇全黄a片直播 | 红杏直播 |
tvn直播 |
零点直播 | 尖叫之夜免费直播 |
蜜桃直播 |
美女直播 | 花儿直播 |
快猫 |
绿茶直播 | 樱花直播nba |
奇秀直播 |
看b站a8直播 | 樱花直播nba |
樱花直播nba |
直播黄台app凤蝶 | 免费直播平台 |
糖果直播 |
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 | 月神直播 |
秀色直播app下载安装app |
四季直播 | 桃子直播 |
秀色直播app下载安装app |
九球直播 | 春雨直播安装包 |
b站刺激战场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