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8月14日電 綜合消息:《文化遺產雜誌》近期刊發的一項研究顯示,由於海平面上升,海水可能最早於2080年到達復活節島的15座標誌性摩艾石像。島上約50處其他文化遺址也面臨海水的威脅。 智利復活節島是南太平洋上一個只有100多平方公裡的小島,以巨石像聞名於世。研究結果表明,海浪最早可能在2080年到達島上最大的儀式平臺。美聯社報導稱,該平臺上有15座重要摩艾石像,每年吸引大量遊客,是該島旅遊經濟的「基石」。 「海平面上升是真實存在的,」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夏威夷大學馬諾阿分校的博士生諾亞·帕奧阿說,「這不是一個遙遠的威脅。」 研究人員用計算機模擬未來海平面上升情形下的海浪影響情況,並將結果與島上文化遺址地圖疊加,以確定未來幾十年哪些地方可能被淹沒。 雖然這項研究的重點是復活節島,但其結論反映了一個更廣泛的現實:世界各地的文化遺產正日益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威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上個月發布的一份報告發現,約有50處世界遺產極易受到沿海洪水的威脅。(完)
南昌8月14日電 題:在梅汝璈故居回望東京審判:「斷不使戰爭元兇逃脫法網!」 記者 李韻涵 「在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上,梅汝璈力爭將7名日本甲級戰犯判處死刑,他為死難者同胞討回血債。」在江西省南昌市青雲譜區的梅汝璈故居,梅汝璈後人梅庭軍向參觀者講述著近80年前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東京審判的情景。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次年,東京審判拉開帷幕。審判持續了兩年多,開庭818次、判決書超過1200頁。面對死難者同胞,參與這場審判的中國法官梅汝璈立誓:「斷不使戰爭元兇逃脫法網!」 圖為位於江西省南昌市青雲譜區的梅汝璈故居內的梅汝璈雕像。劉思偉 攝 「東京審判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容易,在開庭預演時,庭長將中國的座次排在了英國之後。」站在梅汝璈的法袍前,梅庭軍向記者介紹了當時的「座位之爭」。 「梅汝璈在庭上表示,如果只是個人座位問題,自己不在意,但各位法官代表了各自的國家;而且,在這次戰爭中,中國受日本侵害最烈、抗戰時間最久。」最終,法官座次依照日本投降時各受降國的籤字順序安排。 對日本戰犯如何量刑,成為東京審判庭審時的最大爭議之一,一些來自未遭受日軍侵略國家的法官不贊成死刑。 面對不同的量刑建議,梅汝璈以智慧、勇氣和學識據理力爭。經過投票,法庭以6比5的微弱優勢判處東條英機、土肥原賢二、松井石根等7名日本甲級戰犯絞刑。同時,梅汝璈主張在判決書中單設一章對南京大屠殺予以說明,獲得了法庭的同意。 圖為位於江西省南昌市青雲譜區的梅汝璈故居外景。劉思偉 攝 「我不是復仇主義者,我無意於把日本軍國主義欠下我們的血債寫在日本人民的帳上。但是,我相信,忘記過去的苦難可能招致未來的災禍。」在故居內牆展板的顯著位置,書寫著這段出自梅汝璈一篇文章中的話語,許多參觀者會在此駐足沉思。 1904年,梅汝璈出生於江西省南昌市青雲譜區朱姑橋梅村,在清華學校(清華大學前身)畢業後赴美留學,先在史丹福大學學習,後入芝加哥大學法學院專攻法學。作為梅汝璈的第四代後人,梅庭軍經常到故居為大家義務講解東京審判的歷史,持續至今已經十二載。 梅庭軍說,「在梅村,老人們會時常講起梅汝璈的事跡,我也一直和梅汝璈的其他親屬保持聯繫,儘可能掌握更多詳實的史料,以便幫助大家進一步了解這段歷史」。 「正如梅汝璈當年提醒人們不要忘記過去的苦難,我講解這段歷史就是為了讓大家銘記那些苦難,更要珍視我們現在來之不易的和平。」梅庭軍說,抗日戰爭是有硝煙的戰場,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可謂沒有硝煙的戰場,都凝聚著無數先輩的奮鬥與犧牲,正是他們共同鋪就了如今的和平之路。 「看過後感覺很震撼,心情難以平靜,沒想到戰爭結束後還有一段這樣跌宕起伏的歷史。」在故居內參觀的南昌市民熊建平對記者表示,這段歷史應該被更多人知道。 自2013年梅汝璈故居免費對外開放以來,已接待觀眾超10萬人次。近年來,根據「修舊如舊」的原則,當地政府多次對梅汝璈故居內外進行了修繕。如今,故居所在的朱姑橋梅村將煥新升級成為南昌市又一旅遊目的地,相信未來會迎來更多前來了解這段歷史的參觀者。(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蜘蛛直播 | 夜魅直播 |
巧克力直播 |
奇秀直播 | 鲍鱼直播 |
香蕉直播 |
花儿直播 | 婬色直播 |
花椒直播 |
桔子直播 | 春雨app直播免费看 |
极速直播 |
樱花直播nba | 私密直播全婐app免费 |
伊人下载 |
花瓣直播 | 鲨鱼直播 |
樱桃直播 |
桃鹿直播 | 暖暖直播 |
花瓣直播 |
蜜疯直播 | 河豚直播 |
青草直播 |
小狐狸直播 | 小猫直播 |
橙色直播 |
咪咕直播 | 贵妃直播 |
五楼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