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藥價高得離譜,川普的降價承諾更離譜。 2023年,美國處方藥支出超過6000億美元,人均支出超過任何其他國家。蘭德公司2024年的一份報告更扎心:美國處方藥價格,比其他33個經合組織國家平均價格高2.78倍。 非法移民從墨西哥偷渡到美國的事情很常見,但面對高價藥的困局,其實也有美國人反其道而行之。比如,就有買不起胰島素的美國人越過國境,去墨西哥藥店購買這種「救命藥」。 在這樣的狀況下,美國總統川普也不得不「表態」。 近日,川普致函17家美國製藥商,呼籲它們降低美國本土的處方藥價格,使其與其他發達國家的處方藥最低價格持平。 更讓人咋舌的是,川普還放話稱,他不是要將藥價下降30%或者40%,而是要降1500%! 這種說法一聽就不對勁:降100%意味著免費吃藥,下降1500%,豈不是讓製藥企業倒貼錢?以後美國人吃藥都有錢掙了? 這顯然不可能。 川普為什麼會說這種「離譜話」?分析認為,一方面和他愛用誇張說辭的性格脫不了干係,另一方面,恐怕也說明他沒想認真解決這件事。 美國藥品價格之所以畸高,主要原因就是政府缺乏協商價格的能力。 獨佔專利的大型藥企可以隨意確定藥品價格,不受任何管制。凱澤家族基金會的調查結果顯示,近四分之一的美國人表示,自己「吃不起藥」。 這麼多年來,不管美國政府做出怎樣的嘗試想要改變現狀,都無法撼動藥企的巨大政治影響力。 當然,藥企有一套自己的說辭,稱「高藥價才能鼓勵新藥研發和創新」,如果藥價降低,那麼就沒有企業研製新藥,製藥技術就無法進步。 但根據本特利科學與工業融合中心的一項新研究,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 (NIH) 在2010年至2019年期間,為354種藥物的研究投入了1870億美元。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報告稱,NIH對新藥研發的投資,比製藥企業的投資要多。 這說明,美國政府機構才是新藥研發的主要投資人。說白了,美國納稅人自己掏錢支持新藥研發,到頭來還得花天價買藥,藥企成了最大贏家。 為了維持這種「躺著掙錢」的狀況,藥企花起錢來毫不手軟。 根據美國醫學會2020年的一項研究,從1999年到2018年,製藥行業和保健品行業共花費47億美元遊說,平均每年2.33億美元。 而在2020年之後,遊說費用繼續水漲船高。根據OpenSecrets的數據,製藥行業在2021年砸了近3.9億美元用於遊說。 錢花哪兒了?美國國會的議員身上。 2020年STAT的一項分析發現,當年超過三分之二的美國國會議員,收到了來自製藥公司的資金捐贈。 2024年,100名現任美國參議員中,至少有72人從製藥公司獲得了至少1萬美元,其中12名參議員獲得的捐款金額超過10萬美元。 美國製藥企業花了這麼多錢,為的是不讓政府插手藥價協商,以維持高價。 川普解決藥價的誠意也值得懷疑,不光是藥企的政治影響力很難撼動,更因為川普本人就是大藥企的「好朋友」。 川普嘴上說要降低藥品價格,可他做的事看起來像是「一屁股坐到了藥企那邊」。 2017年1月11日,還沒上任的川普就嚴厲抨擊美國藥企「逍遙法外」,並表示政府應該協商藥品價格。 但川普上任之後,就收到了輝瑞公司提供的100萬美元捐款。2017年底,川普還直接任命大型製藥公司高管亞歷克斯·阿扎爾領導衛生部,被批「讓狐狸看守雞舍」。而川普的減稅政策,更是讓大藥企獲益匪淺。 近日,川普剛宣布讓藥企降低成本,第二天輝瑞公司CEO便現身他的籌款活動……如果說他倆只是去打高爾夫,有人相信嗎? 如此看來,美國政治的遊戲規則下,想要讓藥價真降下來,恐怕是一件「很難完成的任務」。川普的「降價承諾」,聽聽就好。 (「三裡河」工作室)
臺北8月12日電 臺灣經濟事務主管部門日前證實,美國對臺徵收關稅採取「20%+N」的疊加計算方式,即在20%基礎上疊加貨品原有稅率。此消息引發島內業界震蕩。 親綠民調機構「臺灣民意基金會」12日公布的民調顯示,49%的臺灣民眾對民進黨當局與美國的關稅談判結果不滿,47%認為談判存在「黑箱作業」嫌疑。民眾對以卓榮泰為首的臺行政團隊施政不滿意度達55%,滿意度僅32%,創其上任以來新低。 綜合聯合新聞網、中時新聞網等臺媒報導,被稱為島內「四大慘業」的紡織、石化、鋼鐵、工具機行業受衝擊劇烈。紡織行業疊加關稅稅率達30%至40%,相關個股股價近日重挫,分析師直言該行業「景氣復甦至少需兩年」。工具機行業原稅率4.7%,疊加後升至24.7%。臺灣機械公會指出,相較日韓15%的關稅,臺灣機械產品稅率高出5個百分點,疊加新臺幣升值影響,與日韓的價格競爭力差距已擴大至20%,致出口訂單大幅減少。有工具機業者稱此為「40年來最慘烈的淘汰戰」。目前已有廠商實施「做三休四」運營模式以應對困境。 關稅疊加對島內其他產業同樣形成衝擊。農漁產品關稅跳漲至20%。自行車產業稅率高達31%,其年出口美國約9億美元的業務正面臨成本飆升壓力。汽車行業7月營收出現全面衰退,其中豪華車銷量跌幅達28.3%,消費端觀望情緒持續加劇。金融業雖未遭受直接衝擊,卻面臨市場風險、信用風險與匯率波動等多重壓力。 臺勞動事務主管部門發布的數據顯示,此次關稅衝擊或波及4.2萬名勞工,影響涵蓋減班休息、減薪及失業等多種形態。 臺行政機構副負責人鄭麗君11日召開記者會回應爭議,解釋「疊加稅率」為通行做法,並表示已推出產業支持措施。但未能平息質疑。各界擔憂,若關稅僵局持續,不僅將導致產業空洞,年輕世代就業與民生消費亦將承壓。(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87314
65
2025-10-24 12:12
94763
56
2025-10-24 12:12
49875
53
2025-10-24 12:12
54789
35
2025-10-24 12:12
95483
92
2025-10-24 12:12
16475
84
2025-10-24 12:12
13729
45
2025-10-24 12:12
59386
96
2025-10-24 12:12
41938
58
2025-10-24 12:12
17932
97
2025-10-24 12:12
31954
48
2025-10-24 12:12
94586
79
2025-10-24 12:12
54287
25
2025-10-24 12:12
53247
26
2025-10-24 12:12
74591
62
2025-10-24 12:12
74529
59
2025-10-24 12:12
51287
43
2025-10-24 12:12
62185
98
2025-10-24 12:12
58621
84
2025-10-24 12:12
75428
47
2025-10-24 12:12
26578
95
2025-10-24 12:12
54132
51
2025-10-24 12:12
54632
45
2025-10-24 12:12
69251
56
2025-10-24 12:12
12854
61
2025-10-24 12:12
98413
53
2025-10-24 12:12
76135
39
2025-10-24 12:12
58721
13
2025-10-24 12:12
54921
36
2025-10-24 12:12
29376
52
2025-10-24 12:12
83129
68
2025-10-24 12:12
23497
18
2025-10-24 12:12
84593
93
2025-10-24 12:12
71586
37
2025-10-24 12:12
43867
48
2025-10-24 12:12
68413
89
2025-10-24 12:12
85961
42
2025-10-24 12:12
87356
89
2025-10-24 12:12
69817
96
2025-10-24 12:12
86753
61
2025-10-24 12:12
89736
24
2025-10-24 12:12
21695
23
2025-10-24 12:12
39274
76
2025-10-24 12:12
63258
52
2025-10-24 12:12
56739
92
2025-10-24 12:12
91824
54
2025-10-24 12:12
82314
21
2025-10-24 12:12
98172
38
2025-10-24 12:12
56423
52
2025-10-24 12:12
45762
15
2025-10-24 12:12
41768
37
2025-10-24 12:12
| 97播播 | 黑白直播 |
| 520直播 | |
| 深夜直播 | 花蝴蝶app直播 |
| 杏仁直播 | |
| 快猫 | 魅影直播 |
| 榴莲视频 | |
| 免费直播行情网站大全 | 凤蝶直播 |
| 六月直播 | |
| 名模直播 | 免费播放片色情a片 |
| 69美女直播 | |
| 现场直播 | 魅影直播 |
| 现场直播 | |
| 魅影看b站直播 | 花蝴蝶app直播 |
| 桃鹿直播 | |
| 魅影看b站直播 | 私密直播全婐app免费 |
| 黄播 | |
| 快猫 | 小妲己直播 |
| 山猫直播 | |
| 月夜直播在线观看 | 柚子直播 |
| 蜘蛛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