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今年夏季,全國多地高溫持續。當熱浪襲來,「避暑遊」「清涼遊」成了很多遊客的選擇。近年來,推出各具特色的旅遊產品,創新消費場景,激發夏日消費活力。 安徽:人造冰雪溶洞消暑新體驗 在安徽淮南市,當地通過建設人造冰雪溶洞,打造了室內冰雪遊項目,讓遊客在暑期也可以暢玩冰雪,此外,夜間森林遊也讓遊客在避暑遊方面有了更多的選擇。 在淮南市焦崗湖畔的「冰簾洞天」景區,遊客們仿佛「穿越」到了冬天。1.5公裡長的遊玩線路涵蓋了冰上漂流、冰上保齡球等項目,大人、孩子們穿上厚厚的衣服,感受速度與激情。 在八公山國家地質公園,不少遊客選擇到森林裡避暑遊玩,特別是到了晚上,景區通過光影秀打造了夜間森林的遊覽路線,還發放了15000餘張兒童免費體驗券,吸引遊客到來。 內蒙古:去草原看藝術展 不一樣的遼闊壯美 去草原避暑是暑假期間不少遊客的選擇。除了騎馬、賞景,在內蒙古烏蘭布統草原,30多位國內外知名藝術家將8件大型作品搬到這裡,遼闊的草原變身為了一座露天藝術館。 來到烏蘭布統草原,騎馬、射箭都算是傳統的玩法,今年,赤峰市打破了固有模式,將「文化+藝術+生態」進行融合。藝術家們以紅山文化、草原遊牧文化為主題舉辦了藝術展,8件作品通過露天的方式向觀眾展出。 據了解,此次大地藝術季將持續至10月10日,在此期間,赤峰市還將舉辦篝火派對和民俗表演等活動。 貴州遵義:氣候涼爽 遊客賞景體驗非遺 在貴州遵義市播州區的烏江寨景區,夏季平均氣溫約在23℃。舒適的溫度和充滿民族特色的自然與人文風情,讓這裡成為了遊客們夏日旅遊的熱門選擇。 在烏江寨景區,江水碧波蕩漾,倒映著岸邊錯落有致的吊腳樓群。古寨被青山雲霧環繞,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畫。在避暑之餘,遊客們還可以體驗多種非遺項目。走進烏紙坊,親手製作花草紙值得一試。將花瓣、草葉融入紙漿,經傳統技藝打造出的紙張,透出了自然紋理,每一張都是藝術品。 在染坊,遊客們還可以體驗扎染項目。將布料摺疊、翻卷、綑紮,形成特定形狀後放入染缸染色。經過漂洗、晾乾,一幅獨一無二的作品就誕生了。 造紙、扎染、刺繡,傳統技藝化作了遊客們指尖上的樂趣。在避暑的同時,這裡也成為了學習傳統文化的生動課堂。 重慶豐都:演出精彩紛呈 暑期活動豐富 在重慶市,當地的暑期演出精彩紛呈,各種活動吸引了一撥又一撥的遊客。 夜幕降臨,在豐都縣太平壩鄉的民俗文化劇場,遊客與當地村民一起觀看演出。舞臺上,極具地方特色的節目接連上演,舞獅子是孩子們的最愛,大家來到臺前熱情互動。歌舞劇《石工號子》將舞蹈、音樂、戲劇等元素相結合,演員們在舞臺上全情投入,生動再現了昔日勞作的場景。 在太平壩鄉七躍山林場露營基地,這裡舉辦的民謠主題露營音樂會也吸引不少遊客。廣袤草坪化作天然幕布,悠揚的歌聲在林間迴蕩,遊客們手握螢光棒跟著旋律搖擺,在音樂與自然的懷抱中盡享夏日浪漫。此外,為了豐富大家的體驗,太平壩鄉還舉辦了特色農產品集市展銷、趣味摸魚等活動。
近日,在湖南省張家界市桑植縣洪家關白族鄉,來自致公黨省市組織的一行人帶著大包小包捐贈物資,在印有「同心聚力·情暖洪家關」的橫幅下拍攝了一張合影,將同心「和美湘村」建設基層行活動定格在影像裡。畫面之外,這個夏天,從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到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湖南致公黨各級組織秉持「致力為公」優良傳統,在廣闊鄉村貢獻「同心之力」。 張家界:從3座「致公橋」到同心「和美湘村」 同心「和美湘村」建設行動是湖南省統一戰線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舉措。根據相關工作安排,由湖南省民宗委為牽頭單位、致公黨湖南省委會為支持單位、2家工商聯企業為幫扶單位對口聯繫桑植縣洪家關白族鄉龍鳳塔村,開展同心「和美湘村」建設行動。 8月1日的「基層行」正是該行動框架下的行程。當天,致公黨湖南省委會向洪家關白族鄉中小學捐贈價值3.5萬元人民幣教學物資,6名醫療專家在鄉衛生院為鄉親們義診,來自司法、教育領域的專家開展了關于禁毒及未成年人保護主題的講座……一行人還到該鄉龍鳳塔村考察調研,為「下次再來」做足功課。 8月1日,致公黨湖南省委會、張家界市委會在張家界市桑植縣洪家關白族鄉開展同心「和美湘村」建設基層行活動。圖為團隊中的醫療專家為鄉親們義診。受訪者供圖 桑植縣位於湘西北武陵山脈腹地,是革命老區和民族地區。致公黨湖南省委會與桑植縣結緣,可追溯至30多年前。致公黨張家界市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道,從1993年開始,致公黨湖南省委會就在桑植縣開展扶貧工作。2000年,致公黨湖南省委會將桑植縣劉家坪白族鄉雙溪橋村作為扶貧開發試點村,幫助當地發展產業,改善基礎設施。 致公黨湖南省委會原副主委駱偉是早期參與扶貧工作的親歷者。他曾回憶,2001年致公黨湖南省委會籌資10萬元,在村裡3條溪流上建了3座石橋,村民到縣城的路程從一整天縮短為2個小時。村民將這3座橋命名為「致公橋」,還寫下一副對聯掛在橋拱上:「雙溪橋、致公橋,橋橋相連通大道;共產黨、致公黨,多黨合作為人民。」 7月31日,致公黨嶽陽市委會在平江縣虹橋鎮高橋村開展「致公光影行」活動。受訪者供圖 嶽陽:鏡頭裡的抗戰史和鄉村新貌 7月底,致公黨嶽陽市委會南湖總支走進嶽陽市平江縣虹橋鎮高橋村,開展「致公光影行」活動,為村裡老人拍攝照片。 「致公光影行」活動起源於9年前,拍攝對象包括山區「空巢老人」、抗戰老兵、歸僑僑眷等。2021年,致公黨嶽陽市委會走進平江縣上塔市鎮黃橋村。村中清代建築群「黃泥灣大屋」在抗戰時期被徵用為戰地醫院,8名墜機受傷的美國飛虎隊成員曾在此治療,300多名因傷重不治而犧牲的抗日將士長眠於附近的無名烈士墓。當天活動中,在寫著「本此針砭藥石,戰勝倭寇病魔」「要再痛定思痛,不忘裹創殺敵」等抗戰標語的斑駁牆壁前,攝影師們帶著敬意,按下快門,定格抗戰老兵泛起皺紋的笑臉。 如今,「致公光影行」服務範圍擴展到更多普通村民。鏡頭記錄鄉村的歷史,也記錄了鄉村新氣象。致公黨嶽陽市委會希望通過光影定格,讓美麗鄉村被更多人看見,吸引更多的人來助力鄉村振興,共建同心美麗鄉村。 致公黨湘潭市委會舉辦「田埂花開」特色致公班,助力鄉村文化振興。受訪者供圖 湘潭:鄉村美育之花在田埂盛開 同樣在今年7月,鄉村美育公益活動「田埂花開」特色致公班連續第四年開課。活動為期11天,由致公黨湘潭市委會、中共湘潭市雨湖區委統戰部等單位聯合舉辦。來自多家名師工作室的音樂教師和湖南師範大學文學院的師生在雨湖區姜畲鎮梅花學校開設音樂、閱讀寫作、傳統文化體驗、創意手工等課程。 「田埂花開」致公特色班始於2022年,初衷是將優質藝術教育資源帶給更多鄉村孩子,以助力鄉村振興。首場「送一串音符到田埂」音樂助學活動中,致公黨湘潭市委會向雨湖區金陵華銀小學捐贈100支陶笛,並每周安排專業教師教孩子們演奏陶笛;「田埂花開」美術助學活動不僅有專業畫家授課,還在專業美術館舉辦鄉村學校公益美術展;「田埂花開,微光築夢」三下鄉助學活動與師範院校合作,開設舞蹈、音樂、繪畫、手工、武術等課程,豐富鄉村學校孩子的暑期生活。 「在推進教育均衡過程中,保障每個孩子特別是農村孩子的應有權益,需要各方共同參與。」致公黨湘潭市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田埂花開」公益活動為鄉村美育探索更多「打開方式」,讓孩子們綻放屬於自己的光芒,為統一戰線助力鄉村文化振興貢獻力量。(完)(《中國新聞》報記者 程小路 報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暖暖直播 | 青草直播 |
打开b站看直播 |
绿茶直播 | tvn直播 |
零点直播 |
嗨球直播 | 青稞直播 |
花儿直播 |
蜘蛛直播 | tvn直播 |
迷笛直播 |
小白兔直播 | 蜜糖直播 |
免费直播 |
春雨app直播免费看 | 秀色直播app下载安装app |
9i安装下载 |
私密直播全婐app免费 | 快猫 |
榴莲视频 |
祼女直播app | 柠檬直播 |
蜜桃app |
抓饭直播 | 妖姬直播 |
春雨直播 |
小妲己直播 | 贵妃直播 |
九球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