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8月12日電 題:斯朗旺扎的鐵路人生:從馬背少年到高原復興號司機 記者 江飛波 「2003年,我離開西藏去甘肅蘭州讀書,在青海格爾木第一次坐上綠皮火車時,感覺太酷了,又快又穩。」近日,中國鐵路青藏集團有限公司格爾木機務段火車司機斯朗旺扎在受訪時回憶第一次乘坐火車。 目前,38歲的斯朗旺扎主要駕駛高原復興號行駛在西藏拉林鐵路和拉日鐵路線上,這位藏族青年如今已成為高原復興號動車組資深司機。 資料圖為2021年6月25日,西藏拉林鐵路開通運營,民眾在拉薩火車站與復興號拍照留念。當日,斯朗旺扎系首發司機。記者 江飛波 攝 「我出生在昌都洛隆縣,屬於半農半牧區,小時候騎馬放牛羊,也種過地,割過青稞。」斯朗旺扎說,在洛隆縣中學讀書時,他第一次在課本上看到了火車圖案,當時草原上流傳著青藏鐵路格爾木到拉薩段要開建的消息,「我問老師火車是什麼樣的。」他說,他至今記得初中老師的原話:「火車比你騎的馬快好幾倍。」 2003年初中畢業,斯朗旺扎報考了蘭州鐵路機械學校熱力機車專業。收到錄取通知書後,他踏上了千裡迢迢的求學路:從村裡到鎮上,再坐車到昌都、拉薩,隨後翻過唐古拉山到達青海格爾木。 在格爾木,斯朗旺扎第一次坐上了火車,「當時特別興奮,對火車上的一切都非常好奇」。 2007年畢業後,斯朗旺扎被分配到青藏鐵路西寧機務段擔任機車乘務員學員。「我第一次開火車進藏是2014年,那時我剛從西寧調到格爾木機務段。」斯朗旺扎回憶,當時西藏已經擁有了青藏鐵路,拉日鐵路也開通在即。首次駕駛火車進藏的經歷讓他終生難忘,「非常激動,我們有輪班機制,但那天我幾乎沒休息,像是實現了兒時的夢想。火車翻過唐古拉山後,看到沿路放牧的牧民,草原上的牛羊和藏式民居,感覺特別親切」。 2021年初,西藏拉林鐵路建設進入尾聲,斯朗旺扎迎來駕駛高原復興號動車組的機會。「當年3月,我去蘭州學習復興號動車組的操作,跟車學了半個月。」他回憶,2021年5月,高原復興號正式上線前的試跑階段異常緊張,持續近兩個月的時間裡,幾乎每天都在拉林鐵路和拉日鐵路上試跑。熟悉線路,了解機車性能。 圖為6月20日,斯朗旺扎在高原復興號駕駛室,如今他已成為高原復興號動車組資深司機。記者 江飛波 攝 2021年6月25日,西藏首條電氣化鐵路拉林鐵路正式開通運營,「提前一天晚上就很激動。」他回憶,當天他早早上了車,盤復每個細節。發車後,他在駕駛室看到山南民眾在站臺跳著古老而熱烈的久河卓舞歡迎,中午時分,高原復興號D2021次列車到達林芝站,民眾手捧哈達、載歌載舞熱情迎接。 「到達林芝後,我在車廂裡給我阿媽打了一個電話,阿媽說,她看了直播,並從新聞畫面裡看到了我。」他回憶,阿媽先是稱讚,然後又叮囑他,要開好每一趟火車。 如今,實現兒時夢想的斯朗旺扎經常回到家鄉洛隆縣宣傳鐵路工作,「村裡的小孩對鐵路很感興趣。」他說,這好比當年初中老師給自己種下了「夢想的種子」。 斯朗旺扎也深深感受到鐵路給西藏帶來的巨變:如今鐵路已經覆蓋西藏七市地中的五個,日喀則、林芝、山南等地的民眾和拉薩之間流行起了「雙城」生活。不少遊客選擇乘火車遊覽高原。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斯朗旺扎的家鄉昌都洛隆縣也正在修建鐵路,他充滿期待:「我想未來我應該可以開著火車到洛隆。」(完)
蘭州8月12日電 (馮志軍 九美旦增)11日,遭受重大山洪泥石流災害的蘭州市榆中縣開啟大規模清淤和洗路工作,為排隊進山的救援物資車輛提供更好的交通保障。從榆中縣城通往興隆山景區入口處約5公裡的道路沿線,布滿了轟鳴忙碌著的清淤工程車輛,以及清洗路面的工作人員。 8月7日以來,蘭州市榆中縣等地遭遇連續強降雨引發山洪災害,已致15人遇難,28人失聯,近萬人緊急轉移避險安置。目前,此次災毀公路全線搶通,受災民眾供電也已全部恢復。 11日午後,記者駕車順著亂石堆積的河道沿岸向山中駛去,山洪泥石流災害留下的滿目狼藉仍顯得觸目驚心。河道沿岸樓房的一樓有大半截遭洪水衝擊,一些房屋傾斜歪倒;隨處可見盆口粗壯的樹木被巨石斷成幾截,七零八落地躺在河道亂石堆裡;部分河灘被泥石流和亂石堆積隆起,近乎拉平了與河岸五六米的落差。 甘肅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興隆山臥橋在此次災害中被徹底摧毀。距該橋數十米外一家名為「農家餐廳」的老闆高偉元,與這座橋「守望」了30多個春秋,他11日正在清理餐廳內半米多高的泥石流,偶爾歇息時站在屋外殘留的半截臺階上,望一眼蹤跡全無的「熟悉風景」,連連搖頭。 8月11日,與興隆山標誌性建築臥橋「守望」30多載的「農家餐廳」老闆高偉元正在清理室內淤泥。九美旦增 攝 「臥橋是興隆山標誌性建築,是遊客必來的網紅打卡地,說沒就沒了實在太可惜。」高偉元告訴記者,為給遊客提供更舒適愜意的旅遊體驗,去年11月剛對店鋪進行裝修,沒想到一下子都白費了。好在家人都平安,餐廳建築結構也基本完好,先用幾天把店內淤泥清理乾淨,看能否搶救出一些還能用的物資。 「等一切好轉,我打算把餐廳裝修得比之前更好!」自稱連續幾夜從睡夢中抽搐驚醒的高偉元表示,能死裡逃生活下來就是最好的現實,他儘量不再去想那些生離死別,只有把更多精力用在餐廳重新營業上,這才是他和家人的未來。 8月11日,航拍榆中縣馬坡鄉上莊村,目前已有90名受災民眾在此安置。九美旦增 攝 「我們這裡吃喝的東西基本夠了,快送到其他地方吧!」11日午後,「85後」的榆中縣馬坡鄉上莊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陳萬凱,一邊聲音嘶啞地張羅著村民和志願者卸載救災物資,一邊衝著電話向上級組織匯報災民安置情況。 7日深夜,忽然聽到山下河道裡傳來奇怪的轟隆聲,預感到情況不妙的陳萬凱立即呼喚幾位村民,冒著滂沱大雨挨家挨戶去砸門,較短時間內將地質災害點和河道邊的135戶564人全部轉移到緊急避險點。儘管全村人有驚無險地躲過一劫,但該村也變為一座「孤島」,另有鄰近河道的9戶人家房屋被洪水捲走。 隔日,幾乎被山洪夷為平地的馬蓮灘村60多人,陸續被就近轉移安置到受災較輕的上莊村。面對亟待安置的90名受災民眾,尚處於斷路斷水斷電狀態的上莊村,開啟了「全村總動員」。 村裡兩家小賣部將所剩不多的方面便、火腿腸匯集到一起,供應災民;家中有柴油的村民拼湊了一些柴油,用於夜晚發電;一位身處外地的中藥材老闆,通過電話讓村民砸開其位於該村的廠院大門,供安置災民;還有一些村民,拿出家裡的麵粉,在安置點上用柴火為災民蒸出了饅頭…… 8月11日下午,榆中縣馬坡鄉上莊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陳萬凱(右)和村民分揀山外送來的救災物資。馮志軍 攝 10日午後,從榆中縣城通往上莊村的十餘公裡山路終於被打通,來自全國各地運送救援物資的車輛11日在該村村口堵得水洩不通。陳萬凱和志願者估算該安置點未來幾天所需的生活物資後,及時對後續物資「喊停」。他說,這幾天不時還有雷雨天氣,應該還有更需要物資的地方,要讓外界的愛心繼續傳遞到下一個點。 災後心理健康疏導工作11日也在上莊村災民安置點展開。馬坡鄉衛生院醫師胡雅雯告訴記者,她會有意無意地去找一些狀態不太好的老鄉拉家常,也會和志願者們帶孩子做一些有針對性的遊戲。另外,該衛生院還帶來了一個心理健康諮詢的線上小程序,有心理學專科醫生隨時待診。(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西瓜直播 | 零点直播 |
魅影直播间 |
妲己直播 | 花蝴蝶app直播 |
九球直播 |
密桃直播 | 花间直播 |
深夜大秀直播app |
青草直播 | 小妲己直播 |
糖果直播 |
直播黄台app凤蝶 | 樱花直播 |
抓饭直播 |
妖姬直播 | 打开b站看直播 |
糖果直播 |
花儿直播 | 69美女直播 |
阴桃直播 |
茄子直播 | 美女直播 |
伊人app |
妲己直播 | 魅影9.1直播 |
桔子直播 |
秀色直播app下载 | b站刺激战场直播 |
深夜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