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8月11日電 (記者 陳靜)2025國際通信大會(ICCC 2025)11日在上海正式開幕,匯聚全球700餘名通信領域的學者、產業界人士、研發工程師及青年研究人員,搭建一個高水平的學術交流與產業合作平臺,共同探討通信科技發展的前沿趨勢與未來機遇。 本次大會由中國通信學會(CIC)等聯合主辦,復旦大學承辦,以「塑造融合連接的未來(Shaping the Future of Integrated Connectivity)」為主題,共設置了13場分論壇、19場技術講座、26場研討會、38個特邀報告、16個演示,共同構成了一個多維度、跨學科的學術交流平臺。 德國德勒斯登工業大學教授傑拉德(Gerhard P. Fettweis)11日在滬發表演講。(復旦大學供圖)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張平在題為《智簡:未來通信技術的展望與實踐》的報告中為應對傳統網絡在可擴展性、適應性和靈活性方面面臨的巨大挑戰,提出了具備內生智能與原生簡潔固有特性的智簡(Intellicise)無線網絡的策略。該策略基於原生的認知與學習能力,將通信系統從被動的數據管道演進為主動的智能體,從而推動各行各業的廣泛數位化轉型。 德國科學院院士、德國工程院院士、德國德勒斯登工業大學教授傑拉德(Gerhard P. Fettweis)在《我的6G夢》的演講中前瞻性地探討如何實現6G——既將其視為一個技術裡程碑,也視為社會和商業的賦能者。在他的願景中,6G不僅被視為一項技術成就,更是構建賦能個人、保護隱私並為社會帶來切實利益系統的基礎。 來自知名企業的精英朱佩英介紹了一個以感知輔助人工智慧(AI)為核心的6G-ISAC框架。她在演講中指出,在該框架下,無線電網絡能夠動態構建物理世界模型,以支持具身智能(Embodied AI)。通過融合感知與智能,無論是骨幹節點(Bastion Nodes)還是AI設備,都能進化為具身智能體(Embodiment-AI),即:能在現實環境中感知、適應並行動的系統。這種融合將為類機器人化的服務與應用開啟一個全新領域,使6G成為大規模智能交互系統的平臺。 據悉,十餘年來,國際通信大會(ICCC)已成長為中國通信領域的國際學術標杆。ICCC 2025的成功舉辦,前瞻性地揭示了通信技術的演進方向。 據悉,ICCC 2025的技術講座環節匯集世界各地的知名學者,就AI深度賦能、硬體突破、多域融合、場景化網絡、內生安全等話題進行深入講解,傳播前沿知識,促進技術的普及和應用。(完)
湖州8月9日電(鮑夢妮 胡豐盛 方佳佳 王穎)2025綠色低碳創新大會將於8月13日在浙江湖州開幕。作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發源地,湖州有哪些綠色低碳應用成果?日前記者實地探訪尋找答案。 走進浙江大學湖州研究院,空地兩棲無人機、「太湖之鷹」巡檢無人機、智能駕駛垂直起降電動機等產品映入眼帘。該類產品通過全電驅動替代傳統燃油動力,可在工業巡檢、物流轉運等場景中減少碳排放,推動全電航空技術突破,帶動湖州航空產業集群向低碳化轉型。 「它不僅純由電力驅動,綠色低碳,而且應用創新設計,更節能高效。」浙江大學湖州研究院副院長張偉以「太湖之鷹」為例介紹,該無人機通過多旋翼實現垂直上升,到達一定高度之後再結合固定翼飛行。其高效能源轉換技術顯著降低單位作業能耗,較普通無人機飛行更省電且快速,可5小時不間斷飛行。據悉,目前「太湖之鷹」在同量級飛機中飛行速度最快,未來計劃向2座型800公斤級載人機邁進。 「太湖之鷹」巡檢無人機。 鮑夢妮 攝 在日常生活端,數位化也在助力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 7月中旬,湖州推出「生態身份證」數位化集成平臺,通過全景集成生態數據、倡導綠色行動、彰顯城市生態魅力,構建起政府引導、全民參與、企業轉型的生態共建機制。其中,個人生態身份證基於身份信息構建數智帳戶,實現綠色生活「一證全通」;企業生態身份證依託企業碼信息,以綠色碳效為標準,貫通綠色評級、金融等機制,推動企業綠色轉型。 「這一創新實踐有效激活了全民參與綠色低碳的積極性。」平臺建設方、湖州市新聞傳媒中心數據部工作人員姚滿琳介紹,居民可通過分類投放垃圾、步行、騎行單車等日常行為以及參加零碳相關活動獲取「綠幣」,再以「100綠幣等於1人民幣」的比例兌換消費折扣券、停車券等。自今年上線以來,「生態身份證」用戶量超100萬。 110千伏城北變電站。 鮑夢妮 攝 在能源供給端,位於湖州安吉縣的110千伏城北變電站(下稱「城北變電站」)碳排量只有常規變電站的35%,是全國首座全生命周期近零碳變電站。其實現該成績的原因,在於變電站創新應用20餘項節能降碳技術。 「通過房頂的採光罩,導光管能將室外的自然光漫射至室內,白天實現百分百自然採光。」國網湖州供電公司工作人員趙崇娟說。 此外,為減少變壓器運行碳排放,城北變電站選用天然酯絕緣油變壓器,全壽命周期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相比傳統變壓器降低約90%。在變壓器餘熱回收利用方面,圍繞「熱回收、熱發電、熱消納」三大關鍵環節,城北變電站首創變壓器餘熱回收利用系統,通過溫差發電和末端供熱雙重利用,實現「變」熱為寶。 據中國船級社測算,城北變電站全壽命周期因為建材生產、安裝施工、設備運行等過程預計產生19358.12噸二氧化碳當量。同時,變電站建設中因綠化碳匯、光伏發電等產生的溫室氣體清除量可以達到20000噸二氧化碳當量以上。一加一減,城北變電站可實現二氧化碳「負排放」。(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95438
14
2025-10-27 01:18
35479
62
2025-10-27 01:18
41876
27
2025-10-27 01:18
79542
63
2025-10-27 01:18
65397
85
2025-10-27 01:18
31782
41
2025-10-27 01:18
92364
19
2025-10-27 01:18
49317
61
2025-10-27 01:18
57146
81
2025-10-27 01:18
26534
42
2025-10-27 01:18
98426
32
2025-10-27 01:18
95674
37
2025-10-27 01:18
69148
53
2025-10-27 01:18
27189
28
2025-10-27 01:18
87569
95
2025-10-27 01:18
71384
89
2025-10-27 01:18
23897
23
2025-10-27 01:18
38769
74
2025-10-27 01:18
86297
78
2025-10-27 01:18
12597
43
2025-10-27 01:18
13874
59
2025-10-27 01:18
57423
24
2025-10-27 01:18
34651
61
2025-10-27 01:18
14768
58
2025-10-27 01:18
83572
41
2025-10-27 01:18
35974
17
2025-10-27 01:18
24936
58
2025-10-27 01:18
39185
26
2025-10-27 01:18
65417
14
2025-10-27 01:18
69352
63
2025-10-27 01:18
67385
19
2025-10-27 01:18
15834
79
2025-10-27 01:18
74681
75
2025-10-27 01:18
53182
68
2025-10-27 01:18
95874
14
2025-10-27 01:18
74391
48
2025-10-27 01:18
73614
84
2025-10-27 01:18
64325
97
2025-10-27 01:18
62857
93
2025-10-27 01:18
92617
32
2025-10-27 01:18
63514
91
2025-10-27 01:18
82654
64
2025-10-27 01:18
69823
72
2025-10-27 01:18
67815
42
2025-10-27 01:18
76421
95
2025-10-27 01:18
87316
86
2025-10-27 01:18
85694
52
2025-10-27 01:18
97513
28
2025-10-27 01:18
61582
16
2025-10-27 01:18
38794
96
2025-10-27 01:18
69132
52
2025-10-27 01:18
86142
14
2025-10-27 01:18
| 阴桃直播 | 蜜唇直播app |
| 大鱼直播 | |
| 凤蝶直播 | 夜月视频直播 |
| 直播黄台app凤蝶 | |
| 直播软件下载 | 520直播 |
| 伊人直播网站 | |
| 榴莲视频 | 莲花直播 |
| 红桃直播 | |
| 成人性做爰直播 | 魅影app免费下载安装 |
| 樱花直播 | |
| 私密直播全婐app | 杏仁直播 |
| 魅影app免费下载安装 | |
| 小妲己直播 | 妲己直播 |
| 绿茵直播 | |
| 九球直播 | 就要直播 |
| 绿茵直播 | |
| 黑白直播 | 迷笛直播 |
| 婬色直播 | |
| 富贵直播 | 直播全婐app免费 |
| 榴莲视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