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浪潮,深圳以增強現代化產業體系就業協同性為方向,探索建立與新質生產力相匹配的就業帶動機制,堅持多方協同發力引才育才,形成就業、產業良性互促的正循環。深圳將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等「四新經濟」和政府投資項目帶動新增就業崗位納入民生實事。截至今年5月底,「四新經濟」和政府投資重大項目帶動新增就業崗位累計達7.73萬個。 圍繞重點布局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深圳市動態發布高端緊缺崗位目錄清單,為產業升級提供精準人力支撐;創新實施重點企業「公益性招聘服務覆蓋率」和「新增崗位匹配成功率」雙提升計劃,建立重點企業「一對一」就業服務專員機制。截至今年5月底,深圳為6451家重點企業提供用工服務保障,公益性招聘覆蓋率達41.3%,崗位匹配成功率超70%。 平臺企業被稱為「就業蓄水池」。騰訊全球招聘負責人羅海波介紹,騰訊計劃在未來3年新增2.8萬個實習崗位,其中今年將招聘1萬名校招實習生並加大轉化錄用。同時,騰訊致力於為青年人才提供全方位的職業發展支持和終身學習機會,配套培訓、福利和導師制度,幫助畢業生完成從校園到職場的過渡。 為促進就業,深圳把「就業驛站」開在了家門口。近日,在深圳市羅湖區翠竹街道水貝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舉行的民營企業服務月直播帶崗活動中,31家企業共提供了1444個崗位。求職者不僅可應聘,還能享受職業測評、「一對一」職業幫扶、政策指導等服務。水貝社區黨委書記朱梅英說,「就業驛站」形成全鏈條跟蹤服務,成功推薦290多名學員實現就業創業。 「像這樣的標準化就業服務驛站,深圳已建成80家,今年已舉辦600多場就業服務活動,發布30多萬個(次)崗位信息,提供公共就業服務超100萬人次。」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就業促進與失業保險處處長蔡禹星介紹,深圳將為各類勞動者特別是重點就業群體,提供更加便捷智慧的就業服務。 作為製造業強市,深圳對技能人才的需求旺盛。在舉辦系列招聘活動幫助企業招引人才的同時,深圳還積極開展人才培育工作。聚焦人工智慧、新一代電子信息、工業網際網路等新產業、新技術領域,深圳市聯合行業協會、龍頭企業共同開發新職業新技能培訓標準,助推市場加速完善新職業培訓課程體系,加快擴大新職業技能培訓供給。 蔡禹星介紹,深圳有354家市級培訓載體、4家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5家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為高技能人才成長提供了廣闊舞臺。華為、欣旺達等47家「鏈主」單位還聯動數百家產業鏈上下遊企業和機構,共同開展高技能人才培育,建立從招生、培訓、評價、就業到技能提升的技能人才供應鏈。 2024年5月,深圳鵬城技師學院與華為公司籤約,依託華為公司「根」技術產業圖譜,共同培育數位化應用型高技能人才。深圳鵬城技師學院黨委書記、院長仵博說,雙方將共同打造「根」技術人才技能圖譜、深圳數字技能人才培養示範基地和「根」技術垂直應用研發中心,促進數字技能人才標準制定。 「深圳正在加速完善『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產業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的全過程創新生態鏈,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馬豔介紹,華為與深圳鵬城技師學院校企合作是產學研協同融合培養人才的生動實踐,也是踐行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戰略思路的生動實踐,將有力推動技工教育更好地滿足「高、精、尖」產業領域人才需求。(經濟日報記者 楊陽騰)
北京8月7日電 (記者 張楊彬)「張燈結彩喜洋洋,勝利歌兒大家唱,唱遍城市和村莊,臺灣光復不能忘。不能忘,常思量。」7日在北京舉行的一場研討會上,兩岸多名學者唱起《臺灣光復紀念歌》。學者指出,臺灣光復的意義不僅在於脫離殖民統治,更代表著兩岸割捨不斷的深刻連結。 第十屆京臺學者共研會當天在北京舉辦,100餘名專家學者和有關人士參加,圍繞「臺灣光復與兩岸關係」主題及秉持正確史觀、共同銘記歷史、臺胞抗戰史等議題交流研討。 「歌詞中所唱的『張燈結彩喜洋洋』,是臺灣光復時,民眾歡欣鼓舞的場景,慶祝臺灣擺脫日本的殖民統治、回歸中國。」臺灣東海大學教授潘兆民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臺灣光復作為兩岸同胞的共同歷史記憶,永遠無法磨滅。 臺灣歷史學者、統一聯盟黨榮譽主席戚嘉林指出,80年前,日本戰敗投降,臺灣光復,民眾爭相慶祝,這源於正確的民族認同和不可分割的民族感情。臺胞堅持抗日50年,湧現的英勇事跡數不勝數。 北京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李義虎表示,毋庸置疑,臺灣光復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重要成果,也是中國近代史的重要組成部分。日本殖民統治期間,臺灣人民進行堅決的反抗,付出巨大的犧牲。除武裝抗日外,臺灣人民也積極傳承中華文化,以對抗日本的文化侵略。 多位學者指出,臺灣光復的歷史正遭遇被篡改的危險。賴清德當局不斷在教育領域歪曲歷史,淡化兩岸連結,試圖將臺灣人民抗戰與臺灣光復的歷史從年輕一代的記憶中抹去,以混淆歷史事實的方式泯滅民眾的民族認同。 臺灣國際戰略學會理事長王昆義指出,在二戰的歷史敘事上企圖以所謂「終戰」代替「勝利」,會使臺灣年輕人更加難以辨識關於兩岸的歷史記憶。 「今年5月,我們在臺中舉辦了臺灣光復80周年研討會,學生們非常踴躍參與,他們從歷史角度了解和感受到兩岸的連結,類似的活動應該一直辦下去。」潘兆民說。 據悉,本屆共研會由民革北京市委會、北京聯合大學、北京海峽兩岸民間交流促進會聯合主辦,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協辦。(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85496
42
2025-11-11 14:29
57462
89
2025-11-11 14:29
92681
69
2025-11-11 14:29
61493
29
2025-11-11 14:29
15869
87
2025-11-11 14:29
63754
68
2025-11-11 14:29
68243
29
2025-11-11 14:29
96253
81
2025-11-11 14:29
48391
69
2025-11-11 14:29
15687
47
2025-11-11 14:29
86453
36
2025-11-11 14:29
35697
74
2025-11-11 14:29
93628
47
2025-11-11 14:29
21654
76
2025-11-11 14:29
67983
15
2025-11-11 14:29
35728
52
2025-11-11 14:29
91546
57
2025-11-11 14:29
69741
58
2025-11-11 14:29
96147
16
2025-11-11 14:29
12735
68
2025-11-11 14:29
35261
16
2025-11-11 14:29
43618
36
2025-11-11 14:29
13947
73
2025-11-11 14:29
28513
35
2025-11-11 14:29
93615
25
2025-11-11 14:29
36419
54
2025-11-11 14:29
28754
53
2025-11-11 14:29
45169
64
2025-11-11 14:29
71283
84
2025-11-11 14:29
37526
49
2025-11-11 14:29
43569
97
2025-11-11 14:29
69821
45
2025-11-11 14:29
25479
34
2025-11-11 14:29
73952
45
2025-11-11 14:29
76328
51
2025-11-11 14:29
59764
73
2025-11-11 14:29
41368
74
2025-11-11 14:29
75431
13
2025-11-11 14:29
64375
27
2025-11-11 14:29
17592
43
2025-11-11 14:29
64587
67
2025-11-11 14:29
19436
34
2025-11-11 14:29
76281
89
2025-11-11 14:29
93824
27
2025-11-11 14:29
68243
78
2025-11-11 14:29
21487
78
2025-11-11 14:29
62918
96
2025-11-11 14:29
46798
29
2025-11-11 14:29
59631
43
2025-11-11 14:29
43298
54
2025-11-11 14:29
17283
85
2025-11-11 14:29
51938
25
2025-11-11 14:29
| 趣爱直播 | 蜜唇直播app |
| 月夜直播在线观看 | |
| 私密直播全婐app | 魅影app下载免费版 |
| 心动直播 | |
| 苹果直播 | 魅影5.3直播 |
| 蜜桃视频 | |
| 打开b站看直播 | 520直播 |
| 黑白直播体育 | |
| 花儿直播 | 九球直播 |
| 婬色直播 | |
| 桃子直播 | 秀色直播app下载安装app |
| 绿茵直播 | |
| 巧克力直播 | 桃子直播 |
| 打开b站看直播 | |
| 柠檬直播 | 现场直播 |
| 魅影5.3直播 | |
| 魅影视频 | 抓饭直播 |
| 秀色直播app下载安装app | |
| 绿茶直播 | 花瓣直播 |
| 青稞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