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8月9日電 (記者 陳溯)紹興越城區地處浙江東部,錢塘江和杭州灣南岸,是一座底蘊深厚的文化名城,湧現過王羲之、陸遊、王陽明等藝術大家,也是魯迅、蔡元培的故鄉。近年來,這座文化名城著力發展以低空經濟為代表的新產業新業態,發展的生命力不斷增強。 「這款無人機機型具有通信中繼功能,已有近60架應用於應急管理部多項救災救援行動中,穩定飛行數千小時,實現了不少救人案例。」8日,在浙江紹興越城區低空經濟配套產業園,浙江大鵬縱橫無人機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姚星宇一邊介紹展廳內的無人機,一邊接受記者採訪。 浙江大鵬縱橫無人機科技有限公司是紹興發展低空經濟的代表企業。2024年,伴隨著紹興印發《關於推進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作為全國工業無人機「第一股」和國內全譜系工業級無人機系統龍頭,縱橫股份在越城快速落地投產,自2024年11月籤約後,越城區迅速啟動廠房建設,僅用一個多月便實現企業正式投產。 談及為何選擇越城落地,姚星宇說,紹興越城區空域結構矛盾小、低空開放條件好,是浙江首批低空經濟「先飛區」試點,這裡也有較好的產業配套基礎,周邊有複合材料、電機電控、電子軟體等產業鏈上下遊企業,人才較多,能形成產業鏈閉環。此外,政府創造了很好的營商環境,給企業發展帶來很大信心。「我們從接洽到落地只用了不到半年時間,因為這裡非常符合我們發展的需要。」 8月8日,浙江大鵬縱橫無人機科技有限公司展示廳。記者 陳溯 攝 越城區低空發展促進中心主任詹際濤向記者表示,2024年以來,在低空產業布局方面,越城區錨定「整機+器件+系統」三大核心賽道,依託集成電路產業優勢,招引了大疆、九洲、縱橫、中航特飛等一批標誌性項目,積極發展「低空+出行」「低空+治理」「低空+文旅」「低空+物流」等一批應用場景,累計引育低空經濟產業項目18個,計劃總投資266億元。 新產業帶來綠生態。為更好推動低空產業發展,越城區專門打造低空經濟配套產業園,該產業園的前身——旗濱玻璃廠地塊曾是區域能耗與排放的「大戶」,單位增加值能耗最高達6噸標準煤/萬元,2021年全年能耗10萬噸標煤,佔全區當年能耗的3.4%。隨著「雙碳」目標推進,該地塊因能耗問題成為區域產業升級的重點對象,2024年,在越城區搶先布局低空經濟賽道的背景下,其轉型為低空經濟配套產業園。如今,區域環境生態一改往昔,真正實現向「新」而行,向「綠」轉型。 築巢引鳳離不開全面周到的配套。紹興低空經濟綜合服務中心是浙江省內最完備的圍繞低空經濟打造的公共服務平臺。在服務中心,記者看到了低空飛行指揮中心的三個平臺,包括:低空飛行監管服務平臺,有效實現「飛得起、看得見、管得住」;無人機飛行服務平臺,集無人機自動巡查、數據採集、智能應用於一體,實現全域無人機自主飛行,全域無人機統一管理;公共安全管理平臺,有效實現低空飛行管控,讓黑飛「無所遁形」。在企業綜合服務中心低空經濟分中心,圍繞低空經濟產業審定準入、執照辦理、飛行實施三個階段,整合形成22個增值服務事項,讓低空經濟產業企業實現「進一扇門辦一類事」。 「發展低空經濟,最重要的還是要落到經濟上。」展望未來,詹際濤對區域經濟發展充滿信心,他表示,越城區將圍繞「522」產業體系,打造低空經濟產業集群,今年全區低空經濟產值有望突破40億元。 記者看到,在越城區低空經濟配套產業園內,建設如火如荼,低空產業的多個前沿項目正穩步推進。在新產業的加持下,文化名城也將持續煥發新活力。(完)
恩施8月11日電 題:湖北巴東:「科技+」助庫區鄉村結出「致富果」 作者 焦國斌 季夏時節,在巴東縣信陵鎮土店子村的梨園基地裡,村民張均先小心翼翼地將成熟的梨子從枝頭摘下,裝進簍子裡。這片湖北省首個高海拔山區標準化棚架示範梨園,正迎來豐收季。 村民張均先(左)在梨園基地採摘翠冠梨。焦國斌 攝 巴東縣信陵鎮地處三峽庫區,過去當地梨樹都是傳統栽培,樹形雜亂,管理起來費工費力,加上山區地形複雜,產量較低,品質也參差不齊。 「蛻變」發生在2017年,湖北省農業科學院果樹茶葉研究所的專家團隊,帶著研發的雙臂順行式新型棚架栽培新技術來到土店子村。「這個栽培模式實現了『高品質、省力化、機械化』,非常適應山區實際需求。」湖北省農科院果樹茶葉研究所研究員伍濤說。 8年來,從春天的花期管理到夏天的病蟲害防治,再到秋天的採摘指導,伍濤等科研人員全程跟蹤服務,並手把手教村民修剪枝條、調控水肥。經過不懈努力,土店子村的翠冠梨產量較8年前提升了20%,優質果率提高了30%以上。 巴東土店子村的翠冠梨迎來豐收季。焦國斌 攝 巴東縣將軍山農牧開發有限公司梨園基地負責人穆世銀介紹,今年該基地裡的翠冠梨產量預計有30多萬斤,預計收入為150多萬元,「按照今年的長勢,明年總產量再增加10多萬斤肯定沒問題。」 張均先是將軍山農牧開發有限公司的「股東」,與公司每年都是三七分紅,加上平時在梨園基地務工,一年下來,年收入近2萬元。「今年收成好,心裡踏實,比以前種玉米、土豆強太多了。」 如今,土店子村的翠冠梨不僅助農增收,還成了串聯起科研、產業與民生的「致富果」,帶動農旅融合發展。每到豐收季,前來採摘的遊客絡繹不絕,村裡的農家樂、土特產攤位也跟著火了起來。「汁水太足了,吃著很甜也很清爽。」遊客譚玉紅說。 遊客在土店子村的梨園裡體驗採摘。焦國斌 攝 伍濤表示,雙臂順行式新型棚架栽培技術已在湖北省推廣近10萬畝,為農旅融合起到了積極的助推作用,「它能讓果園既豐產又美觀,遊客進來體驗感好,農戶收益也高,推廣前景非常廣闊。」(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18295
42
2025-10-27 07:29
32679
35
2025-10-27 07:29
79421
37
2025-10-27 07:29
85716
95
2025-10-27 07:29
54896
43
2025-10-27 07:29
34582
73
2025-10-27 07:29
57193
83
2025-10-27 07:29
24718
98
2025-10-27 07:29
24873
14
2025-10-27 07:29
28639
47
2025-10-27 07:29
62574
12
2025-10-27 07:29
67213
78
2025-10-27 07:29
91763
36
2025-10-27 07:29
15794
14
2025-10-27 07:29
41562
32
2025-10-27 07:29
96872
36
2025-10-27 07:29
35946
27
2025-10-27 07:29
62815
67
2025-10-27 07:29
68219
75
2025-10-27 07:29
39152
83
2025-10-27 07:29
93257
65
2025-10-27 07:29
67912
19
2025-10-27 07:29
39546
51
2025-10-27 07:29
21395
92
2025-10-27 07:29
39246
65
2025-10-27 07:29
39751
54
2025-10-27 07:29
79326
16
2025-10-27 07:29
53746
69
2025-10-27 07:29
69735
43
2025-10-27 07:29
18345
27
2025-10-27 07:29
71985
97
2025-10-27 07:29
45162
71
2025-10-27 07:29
58174
41
2025-10-27 07:29
95861
46
2025-10-27 07:29
36498
32
2025-10-27 07:29
69235
97
2025-10-27 07:29
61235
39
2025-10-27 07:29
51862
79
2025-10-27 07:29
37296
95
2025-10-27 07:29
56743
72
2025-10-27 07:29
72469
12
2025-10-27 07:29
56482
57
2025-10-27 07:29
23761
34
2025-10-27 07:29
86297
86
2025-10-27 07:29
48921
96
2025-10-27 07:29
32897
86
2025-10-27 07:29
14587
72
2025-10-27 07:29
87492
17
2025-10-27 07:29
57429
91
2025-10-27 07:29
89271
21
2025-10-27 07:29
59647
24
2025-10-27 07:29
71859
54
2025-10-27 07:29
35629
89
2025-10-27 07:29
| 蝶恋直播 | 少女6夜半直播nba |
| 抖音成人版 | |
| 秀色直播app下载 | 色花堂直播 |
| 月夜直播在线观看 | |
| 西瓜直播 | 私密直播全婐app |
| 五楼直播 | |
| 魅影app下载免费版 | 密桃直播 |
| 黄瓜直播 | |
| 比心直播 | 成人直播app推荐免费 |
| 黄播 | |
| 浪花直播 | 奇秀直播 |
| 深夜直播 | |
| 彼岸直播 | 小妲己直播 |
| 红楼直播 | |
| 鲨鱼直播 | 牡丹直播 |
| 小蝌蚪app | |
| 尖叫之夜免费直播 | 橘子直播 |
| 五楼直播 | |
| 黄播 | 黄播 |
| 蜜疯直播 | |